西直门外的贵与贱

西直门外有三样东西贵:火绒,金膏,大薄脆。为什么呢?其实都是跟他的地理位置有关。

过去,慈禧,光绪呀夏天去颐和园消夏办公,必出西直门,西直门外也就是必经之路了。

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去颐和园,刚出了西直门就想抽烟,拿出火镰,刚好没有火绒了,正好好路边有个中兴烟铺,有火绒,一下救了急。从此,中兴烟铺的火绒的价格就涨起来了,因为这是皇家御用火绒。

老北京人才知道的京味(西直门外的贵与贱)(1)

火绒

金糕和大薄脆,也是因为进奉过宫里而身价倍增。

当然,金糕和大薄脆确实也是做的好,绝没有浪得虚名。‘金糕刘’做的金糕,盛夏的时候,都可以存放七天而不坏,北下关的大薄脆,也是薄如纸,不断裂,香脆可口。不是因为如此,也进不了皇宫呀。

又贵必有贱,西直门外有三样东西贱:驴车,土娼,烂肉面。过去,西直门关城门晚,所以,有很多城外拉脚的驴车都走西直门。这个驴车拉脚进城,回去就是空车了,不划算。所以,他随便拉个人,给几个小钱也比他空车跑回去强,所以说,驴车贱。西直门出城不远,有个‘裕泰轩’,以卖烂肉面出名,关键是他的烂肉面比别人家便宜一半,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捞了一个烂肉面贱。在榆树馆住着许多贫民,有些苍果以卖淫糊口,换几个可怜的钱(老舍的骆驼祥子里提到的西直门外白房子,是不是指的就是这里呀?)这就是西直门外的三贱。

老北京人才知道的京味(西直门外的贵与贱)(2)

这就是西直门外低等的妓女

进门踹

过去的天津,没有电灯。出门都是点一个手提灯或者种灯。有的人临时出个门,时间也不长,犯不着还得找灯笼,找油找蜡的,怎么办?就需要这种进门踹了。

进门踹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一次性使用的鲜明工具。它就是用苇篾子扎成的粗制小灯笼,外面糊着白纸,里面点上一个蜡头,。这种灯肯定能照亮,但亮不了多久。一个是它用的是蜡头,蜡头本身亮的时间就短,蜡头一灭,灯笼就灭了。二一个,这个也不是正经的灯笼,点不了多一会,可能灯笼就着了。这是,人们就会把它扔掉,踹灭,因此得名进门踹。

这种灯笼最早在一些大饭馆和候家后的妓院兴起来的。进门都是客,他走的时候也不能黑灯瞎火的走呀,就想了这么个方法,拿这个灯笼送给客人,反正你从我这里走是有亮的,至于路远的,能不能坚持到家,我就不管了。不过,这也确实是一种解决一时之需的简易照明工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从赠品进化成商品,慢慢的流行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