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继续教孩子背诵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上一篇已经介绍了金圣叹的基本情况以及他写的不亦快哉的情况,这次就不赘述了,直接看这则的原文吧。

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

我们一句一句来分析, 重阴匝月, 重,有两个读音,chong和zhong,在这里我觉得应该念chong,因为形容天气阴沉我们都会说重云密布,这里就念做chong,重阴[ chóng yīn ]也就是浓厚的阴气。引自《文选·成公绥·啸赋》:「济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匝月”是什么意思呢,匝,就是一周的意思,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乌鸦和喜鹊围着树飞了三圈,还是没有找到可以栖息的树枝。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

匝月,就是满了一个月。重阴匝月,就是重阴密布已经满了一个月了。

如醉如病,感觉自己像是喝醉了,又像是生病了。如果长时间见不到太阳,人就会变得晕晕沉沉,就像住在地下室里面一样。唐朝诗人冯延巳在《采桑子》中写道“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惆怅的心像醉了一样,也像病了一样,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

朝眠不起,早晨睡不醒,不想起床。古人对于早起床是很看重的,《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院”,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3)

东晋的祖逖还会半夜就闻鸡起舞。

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突然听到外面有鸟声嘈杂似乎天气晴好。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4)

众鸟毕作,群鸟一起的意思,在《兰亭集序》中写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5)

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赶忙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向外看。我自己觉得这句话有点奇怪,引手搴帷,为什么一定强调引手呢?拉窗帘难道不用手吗?我觉得这两个字是多余了。就好像说“我用嘴咬了一口苹果”,这不是废话吗,直接说“我咬了一口苹果”不就完了吗?咬苹果不用嘴还能用什么?所以不太明白为什么金圣叹会在这里加上“引手”这两个字。推窗视之,推开窗户向外看,不知为什么,一说推窗,我总是想起《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推窗的那一幕来。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6)

日光晶荧,林木如洗,阳光灿烂,树木像雨后那样干净鲜亮。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7)

金圣叹在这篇不亦快哉中所提到的感受,我们在前几年也能感受到,最近几年北京的雾霾已经很少见了,但七八年前,北京的雾霾是经常发生的,每次都会持续一周左右,在那一周当中,人的心情确实是很低落的,然后一夜狂风过后,碧空如洗,太阳高悬,阳光普照,树木都显得挺拔和勃勃生机,人的心情确实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每到这时候,微信朋友圈里都是各种晒蓝天的。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8)

天气、气候和自然环境却是可以塑造人的性格,这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比如在美国的加州,虽然同样是在加利福尼亚州,但北加州和南加州的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这当然是和北加州南加州的气候完全不一样有关的,南加州气候炎热,阳光普照,人的性格也开朗热情,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9)

而北加州呢,常年阴冷,难得见到太阳,人的性格也孤僻一些冷漠一些。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0)

再比如,北欧人就比较高冷,南欧人就比较热情火辣。不知道处在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如果半年都在极夜当中,会是一种什么性格?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1)

从行文角度看这篇不亦快哉,我们可以发现通篇几乎都是四字一句,这个长句子“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当中,重点部分“”弄晴之声、引手搴帷“”,也都是四字一句,这就使得整篇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之极。

金圣叹的不亦快哉影响了后世的许多文人,梁实秋先生就模仿这种形式也写过不亦快哉,当然了,梁实秋先生写的很幽默,基本上是在讽刺社会上低素质的人的行为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关于童年勤学苦读的文言文(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