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百亿空白市场,迈步机器人要做外骨骼机器人领头羊

11月11日,来自深圳的迈步机器人新品即将发布。

文 蓉蓉

对于脊髓损伤和脑卒中患者而言,能够站立行走似乎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而外骨骼机器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随着我国康复医疗行业春天的来临,我国医疗机构对康复机器人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深圳智能健身外骨骼机器人哪里有(深圳一家外骨骼机器人即将面世)(1)

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瘫痪患者重新站立起来

国内康复机器人行业尚处早期,百亿市场亟待开发

根据第三方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年,广义康复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其中康复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1%,外骨骼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47%,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医疗机器人的平均增速,预计到2021年增长到140亿元以上。

医疗机器人市场预测图(2016-2021)

回看国内,我国肢体残疾人群基数庞大,且人数仍在递增。根据卫计委数据,截止2012年底,在全国近万家二级以上医院中,实际拥有康复科的综合医院约3288家。另据残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6914个,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2181个,就目前人力物力而言,可对36.7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而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中,肢体残疾2472万人。因此,康复装备供应与临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据保守估计,潜在市场空间在180亿左右。

此外,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极大缺口,供需比高达1:10000左右,因此引入康复机器人不仅可大幅提升行业康复水平,还可有效弥补康复医师短缺的问题。智能康复机器人在精度、稳定性、力量等方面有着人类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改变传统“一对一”的繁重训练过程,吸引患者短期内完成高强度、多频次的康复训练。

深圳智能健身外骨骼机器人哪里有(深圳一家外骨骼机器人即将面世)(2)

人体外骨骼的3个进化阶段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贾勇说,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的残疾人,其中6亿是在亚洲,中国的残疾人口达8500万,肢体残疾人135.7万,肢体残疾的庞大基数以及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康复装备供应和康复临床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非常需要相应的康复治疗器械。此外,随着老龄化的加深,伴随着老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失能老人与肢体残疾人群叠加,更放大了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巨大需求。

但目前,中国医用康复机器人市场才刚刚开始启动,医疗康复机器人仍处于早期,国内进入到临床应用的以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居多,在外骨骼方面,还没有任何一款外骨骼机器人拿到认证,能够实现量产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来自深圳的一家初创企业——迈步机器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驱动器 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1/3

迈步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外骨骼机器人切入市场的初创企业,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重新获得行走能力。相比于其他外骨骼机器人,迈步机器人的外骨骼最大的优势是采用了柔性驱动器以及和此驱动器相匹配的控制算法,可以提供精确稳定的人机交互控制,极大的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目前现存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均采用的是刚性驱动器。

深圳智能健身外骨骼机器人哪里有(深圳一家外骨骼机器人即将面世)(3)

迈步机器人公司

作为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驱动器的外骨骼机器人企业,迈步机器人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短短1年时间便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第三代柔性驱动器和外骨骼机器人、机器人外观设计、机器人系统软硬件集成、与医院达成联系及后续合作、完成天使轮融资、达成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机器人项目两个,均已完成第二代机器人研发。

目前,迈步机器人研发团队占总人数的85%以上,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硕士、博士组成,并拥有强大的创始人团队。CEO陈功,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及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控制,人机交互控制,大脑控制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等。CTO叶晶,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博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生命理工学(机器人)专业,师承于日本“机器人之父”加藤一郎的弟子、著名医疗康复领域教授藤江正克,主要研究开发针对脑中风患者的新型康复与移动机器人系统,有着深厚的机器人技术功底。COO胡峰为RFC成员,在机器人行业有运营以及管理经验,曾参与创立WXS人形机器人并成功上市销售。

深圳智能健身外骨骼机器人哪里有(深圳一家外骨骼机器人即将面世)(4)

迈步机器人创始人团队

“迈步机器人从成立之初的立项到现在已完成第三代样机的研发,是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驱动器的外骨骼机器人企业。”迈步机器人CEO陈功表示,自2016年成立初始,公司便致力于开发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长期计划是根据市场需求在医疗康复领域推出多款机器人产品。同时,公司还积极探索基于柔性驱动器的人机交互技术,并将此技术推广至服务机器人、工业、军用等领域。11月11日迈步机器人将正式推出新品,进一步将产品推向市场。

当然,除了技术更实用,机器更智能以外,价格是横亘在用户面前的一个障碍。不管是以色列的Rewalk还是日本的Cyberdyne,平均一台机器人的价格在60~100万元,有的同类产品甚至达250万元人民币,往往只能通过租赁的方式供需要者使用,毛利率相当高。“而我们的产品投入市场后,不仅功能更多,价格也将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甚至1/3,在价格上是很有优势的。”迈步机器人COO胡峰对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表示。

由于迈步机器人主打专业医用级的外骨骼机器人,其客户以医疗机构为主。通过骨骼级的分析,可以方便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步态与足底状况,且能够进一步挖掘激发患者残存的肌体功能,纠正患者的行走姿态,最终恢复正常行走能力。

目前迈步机器人团队共20人,公司计划今年年底之前完成Pre-A轮融资。同时,迈步机器人正在申请CFDA认证,预计明年底完成注册。

TIPS(小贴士):

外骨骼机器人,又称动力外骨骼系统,是将机电一体化、生物力学、人体传感网络、步态分析等多领域科技融合而成的产物。其主要针对肢体残疾患者,帮助他们实现坐、站、行走、上下楼梯等基本功能。最初常用于军事领域,但随着近年来医疗康复市场的扩容,越来越多的公司切入了康复市场,将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医疗与日常的应用场景中。其中以色列的Rewalk、日本的HAL、美国的Elegs等都是外骨骼机器人的典型代表。

根据 GCiS 的调研,中国现在有不到20家医疗机器人的生厂商,其中六七家新兴公司处在产品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一些企业的产品已完成临床试验,正等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