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字体的演变教学实录(你真的识字吗)(1)

汉字字体的演变教学实录(你真的识字吗)(2)

美餐、美妙、美滋滋,和美字相连的词儿,大多都是褒义的。可能对于某些国家的一些人民来说,美国不是褒义词,但是仅从语言文字范畴来说,这个观点也是靠不住的,一是国家名多是中性的,二是“美”在“美国”这个词里更多是音的翻译,一开始并不代表美丑,只是早期的翻译家们都有着赠人玫瑰的精神,绝不会将美利坚的美改译成“霉”。

还是正经点儿,说说美字。“羊大为美”,是社会上对美字最常见的字形分解和字义阐释。从今天美字的楷化字形看,与“羊”比,除了上部一竖划没有穿透第三横之外,仿佛“羊大为美”的描述是恰当的。

但是若从字源角度看,一上溯至商朝,就能看出“美”的甲骨文字形上部与“羊”的甲骨文字形之间的区别。那时的美字不像今天是上下结构,而是上下合一,是作为一个独体字存在——整个字就像一个头顶有所装饰的人,甚至似乎能见到这里的人在舞动四肢。因此美的本义与人、与头部有装饰的人、与舞动的头部有装饰的人有关,可能美的初始义就藏在这头部的装饰中,也或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因为那舞动也像是在庆祝丰收或举行祭祀......

汉字字体的演变教学实录(你真的识字吗)(3)

第一排是羊字的字形演变,

第二排是美字的字形演变。

在美、鲜和羡的小篆字形中,每个字都有一个近似羊字的小篆字形,只是美字在那时上面的近似羊字形和下面的近似大字形是连为一体的。三字的这个构件的趋同,便使得它们的字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鲜、羡中那时的羊字,真的就是指羊这种动物或它的肉,整个字构意明显,都和食物相关。鱼、羊味佳,鲜字字义显露;人看到羊或羊肉流口水,羡字字义体现【1】。美字的小篆字形上部定为近似羊形,与下部大字形一起,合解为“羊大为美”,也似乎与鲜和羡的字义相映照。

汉字字体的演变教学实录(你真的识字吗)(4)

第一排为小篆字形,第二排为楷体;上下两字形彼此对应。(涎是后起字,上图它的小篆字形直接对应的是“㳄”,读音同“涎”,现在已经作为“涎”的异体字处理。)

可是在美的小篆字形里,不像鲜和羡里的羊,独立为一个构件,而是黏合的。鲜、羡二字的小篆字形中(包括鲜字在周代某个时期的字形),都是明确指的羊,美中只是近似羊形。味道鲜确实是美的一种,但美不光只是羊大、鱼羊鲜。“羊大为美”可以视为对美字的俗解,帮助记忆,但我们也要知道这不是对其本源的解释。了解并承认这一点,我们将更好地感受到,美字所指不光只停留在食物的美味,也有其他方面、其他层次的美好。

汉字字体的演变教学实录(你真的识字吗)(5)

左边是美的小篆字形,右边是楷体。

另外,美字写成“上羊下火”(近似羊、火叠加之形)的状况,在秦简牍文字中就有见到,后期隶书到唐楷都有这种写法。有人为了证明这种写法的合理性,说王羲之、欧阳询这些大书法家都这么写过。对于某个字,书法大家写过的一些字形,写得美观工整,不代表它与字源一脉相承,和最初的字理吻合。现在有些字失去字理跟“草书楷化”有比较大的关系。

汉字字体的演变教学实录(你真的识字吗)(6)

美字写成近似“火上羊”

(字体来源:汉碑)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能够深入思考和富有同情之心。当一个人把美字写成“火上羊”并洋洋得意时,好似少了点同情与感恩之心。当人类能使用的工具有限时,在与野兽搏斗取得食物的过程中,英勇可赞;而当一种动物已经完全不是人的对手后,宽博的超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爱就显得尤为可贵!

况且羊字作为构件,在鲜、善和祥等字中都蕴着美美的涵义,究其原因,除了羊肉的滋养与美味之外,在早期我们的祖先还处在从采集狩猎到种植农业转变的漫漫长路上,羊这种动物从个头到习性对人类都没有大的威胁和伤害。作为食物来源,羊肉优质而取得的危险性低;作为附属产物,羊毛柔软而保暖。这段历史真实又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对羊群怀有一颗感激之心,又何妨?

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汉字知识博大精深,书法审美是一个角度,字源和字理分析也是一个分支。我们鼓励百家争鸣,把事实说出来,供读者去分辨、取舍。

值得补充的是,对于幼儿、小学生学汉字和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的字理研究和字形分析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今天的主题,这个美字——对于一个事物、一套系统,特别是对汉字这种复杂系统的研究,如果全方位多角度去观察和剖析,将更趋于美满!

注:【1】.有关羡字,如有不明,可参考拙作:汉字里水的形态综述。文章正文之后的第3张配图,加图下面的解释,把羡字说的相对明白。

作者:秋元

原创文章,引用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