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0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杨昱 通讯员 毛建平 廖杰锋)7月以来,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的娄底涟源,遭遇罕见干旱天气,急得农户四处求水。在涟源市渡头镇洪家村,种了1550亩双季稻的黄光明,每天都在为农田灌溉奔波,打井、引渠、借水,使尽了各种办法来抗旱保收。(详见《打井、引渠、借水,娄底涟源种粮大户全力抗旱保收》)今日,记者从涟源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黄光明经营的平康种植合作社喜迎丰收,奋战百余天,换来的是金灿灿的稻穗。

抗旱保水有奇招(打井引渠借水)(1)

“今年大旱、长旱这么久,与天斗,合作社赢了。”在涟源市渡头塘镇洪家村平康种植合作社基地内,黄光明看到稻田里金灿灿的谷子时,自豪之情溢于黝黑的脸庞上。

自7月9日开始,涟源市境内一直无有效降水。起初,黄光明抱着“等雨来”的心态,并不怎么着急。到8月中旬时,看着龟裂稻田里,青中泛黄的稻穗因缺水而干瘪,“等雨无望”的黄光明开始变得焦急起来,在市农业农村局、渡头塘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了粮食的丰收,开始了“与天斗”之路。

抗旱保水有奇招(打井引渠借水)(2)

经渡头塘镇党委、镇政府协调,申请到涟源市农业农村局支持水管、水泵等基础设施。黄光明和村民经过3天3夜连续奋战,一条2000米的管道爬沟过坎、依山顺坡,从水量充沛的洋河铺到了洪家村胡家组的蓄水塘。蓄水塘与洪家村缺水的稻田,又通过1000多米长的沟渠和水管相连。8月14日,清流哗哗流进了洪家村的稻田,合作社100多亩一季优质稻“喝”水以后,在9月初获得了好收成。

抗旱保水有奇招(打井引渠借水)(3)

艰苦的“战斗”还在后面,1000多亩双季稻仍然“嗷嗷待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涟源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五洋多次来到基地了解抗旱情况,并嘱咐黄光明,“有困难要及时向镇里和上级部门反映。”黄光明不惜花大量资金从7.8公里外的涟水河三度引水,又花费8万余元打了两口深水井。同时,从四家冲水库引水来灌溉稻田。9月初,正是禾苗抽穗期间,涉及日升、增加4个村的稻田需要大量水来灌溉。为了引水,合作社最多沿河12个泵同时抽水,确保了抽穗禾苗都“喝”足了水。

目前,千余亩优质双季稻长势良好,即将开始收割,这让黄光明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黄光明说,合作社今年的粮食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能有这样的收成,我已经很欣慰了。”

(一审:郭文雯 二审:黄京 三审:张军)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