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1)

文|令狐伯光

2020年,因为“疫情”袭来的关系,中国电影停摆了很久。

这么一来,原本很多比较活跃的电影演员们,也像消失了一般,其中就包括近年的中国电影票房第一人的吴京。

——吴京!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2)

最近吴京因为成为了奥斯卡评委,立刻又掀起了一波对于吴京的争议。

背后的原因自然就是《战狼2》,这个争议一点不比吴京少。

同时中国网络上围绕吴京和《战狼2》的讨论,一直都是经久不衰的。因为这部电影已经单单是部电影,而是成为了文化现象。

所以《战狼2》到底是部神作,还是被高估了呢?

01《战狼2》的影响为何很大?

现在国内观众讨论吴京和《战狼2》这部电影,其实争论的焦点一直陷入了两个误区。

一是围绕《战狼2》电影本身的质量。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3)

他们只要拿《战狼2》和国外的同类电影比较,认为这部电影本身质量其实不怎么样,沽名钓誉甚至远远被高估。

二是《战狼2》里面爱国主义情怀点燃了国人的情绪。

为此,全国人民推动这部电影成为中国票房第一,再和电影的质量结合起来,自然加深了《战狼2》这个被高估。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4)

这两点确实也是《战狼2》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关于《战狼2》为何能够成为文化现象。

我个人认为,还有两点几乎被国内观众忽视掉了。

02《战狼2》之打破流量经济

第一个是《战狼2》打破了之前的香港魔幻片和情怀片,与流量明星的乱象。

如果从历史环境看待国产影视产业发展的问题。

从大环境上讲,中国影视产业上面的限制严重,中间影视资本充斥着圈钱投机的行为。

2017年之前真的尤其严重,当时是是“香港魔幻片和情怀大片”,与“流量经济”的天下。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5)

中国观众的观影水平,确实有很大一部分的观众审美观处在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上,这些都是客串存在的事实。

这里举个例子。

中国网民一旦谈到“流量明星”的话题,有多少人破口痛骂小鲜肉横行、买ip、五毛特效、影视剧轻而易举圈钱,那些为国家做贡献的科学家如何如何——

结果呢?

有些观众一面痛骂流量明星容易赚钱,没有认真做事的导演演员了。另一面,当吴京这种认真拍戏的出现过后,换个角度继续痛骂——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6)

其它不再赘述,现在说回《战狼2》上面。

2017年《战狼2》之前的国产商业大片,虽然票房是在节节攀升很高,但是口碑和质量真的饱受诟病,题材类型也相当匮乏。

当时除了《寻龙诀》和徐克《狄仁杰》系列。

你会发现其它商业特效大片,质量评分和观众那里的口碑都不太好。

比如郑保瑞《西游记》系列,许诚毅《捉妖记》系列,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澳门风云》系列,再到各种各样的香港魔幻片。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7)

是否你脑海中已经有种票房确实很高,但是美术不中不洋,故事稀烂,和特效水平五毛的感觉了?

2017年,吴京的《战狼2》出现,严谨认真的制作水平,搏命和硬气的现代军事动作题材。虽然此前便有《战狼1》和《湄公河行动》了。

但《战狼2》的中国票房第一,前所未有的文化现象,一举扫除了中国影视圈的浮华奢靡风、虚假梦幻般的“流量经济”。

实际上,《战狼2》同期上映的小鲜肉魔幻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最鲜明的一个例子。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8)

《战狼2》票房不断突破中国影史记录,当时观众更是好评如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粉丝和路人吵个不休,但票房遭遇了大滑坡。

两部电影形成最鲜明的对比,同时也是中国商业电影一个难见的现象。

这个背后是2017年左右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到达一个转型的临界值,绝不是吴京和《战狼2》一部电影的功劳。

《战狼2》确实是恰好的出现的一部作品,但这部电影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它又正面推动国产电影产业的加速转型。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是也!

03《战狼2》之突破国产电影类型

上面已经说过,2017年的《战狼2》之前。

国产商业大片虽然票房很高,但是口碑质量都不太好,尤其是类型题材非常稀缺。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9)

2017年的《战狼2》还有有两个成就,一是为中国现代战争片的执牛耳者,二是对于中国电影工业的探索。

吴京的《战狼》系列,正是国产商业大片迅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应运而生的一部对于国产类型商业大片。具有突破性和开创性,但学习痕迹也很明显的国产现代战争动作片!

国产商业电影《战狼》系列前,是没有什么现代战争动作片这个类型的。

中国香港以前同类题材是警匪片,《英雄本色》和《警察故事》系列可以说非常的典型。

毕竟香港一座城,上升不到国家的层面上。而大陆同类的题材,早期二战战争片自然不是现代战争片了,我个人能想到大概只有两个。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10)

《代号美洲豹》和《冲出亚马逊》。

《代号美洲豹》是1989年的作品,《冲出亚马逊》则是2002年的作品。

而且《代号美洲豹》严格算来还是警匪片,其中只有《冲出亚马逊》是现代战争片题材。

《战狼1》诞生于2015年,时间距离跨度整整13年(在此之前,香港导演林超贤拍过一部《逆战》,但除了前面几分钟,后面还是警匪片模式)。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11)

所以,《战狼》对于国产商业类型开创的意义,可以说非常明显,缺陷和局限同样一目了然。不去分析故事情节,在制作上很多人口中的电视剧质感。

不管如何,2015年《战狼1》的问世,意义大过了电影本身。

个人英雄主义的现代战争片,与《湄公河行动》的主旋律现代战争片有着较大差别。

2017年的《战狼2》,吴京又将电影全面升级,还是其中集大成的一部,它是国产现代战争动作片的执牛耳者。

中国观众对于《战狼2》电影质量本身感觉一般,主要原因是中国商业电影发展得太晚。但是,美国好莱坞同类电影的发展很早,非常非常的成熟。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12)

美国同类个人英雄主义片,《第一滴血》1982年的作品,后续同类题材电影更是数不胜数。

普通观众用中国作品对比美国同类作品,输得底儿掉实属正常。

但是,近年来美国这类作品数量减少,受欢迎的战争题材表达方式已经完全不同。这就是一国的现实社会情况,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反映在了影视文化上面。

大家想想欧美的现实问题,再想想中国的现实问题!

说到底,吴京的《战狼》系列之于国产现代战争片,一如《唐人街探案》系列之于中国悬疑商业片,《流浪地球》之于中国科幻片,《哪吒》之于中国商业动画电影,对于中国商业类型电影具有探索性、开创性和引领作用。

如果你直接去套美国同类美国作品,那是完全忽视两国文化产业发展。

尾声

最后,现在的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信息化的世界。

普通观众并没有义务和责任去了解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现状如何,在消费体验上自然而然会形成固定消费观念。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13)

错是没有什么错的,但是会出现一个常见的现象。

普通观众习惯拿全世界最成熟最完善的文化产品,对比本国发展时间更晚,并且处在学习模仿融合本土化的文化产品上。

这个东西放在其它行业也类似。

国内除了发展最好的科学技术,比如军工和航天等。

其它如汽车、大飞机、电脑芯片,所有国内落后不擅长的工业门类,每当国内同行推出了或者学习模仿出同类产品,一大堆人对其冷嘲热讽和道德优越感爆棚。

影视文化的黏性更高、更强、更顽固和更加的可怕,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吴京战狼二为什么这么火(吴京战狼2远远被高估)(14)

事实上,这个它又没有什么错,毕竟现在是商业世界,消费者自然会消费质量口碑更好的商品,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依赖和维护自然是理所当然。

我们客观上讲,吴京的《战狼2》对比美国的同类电影自然落后太多。

但是它的出现了一扫国内香港魔幻烂片、情怀烂片和流量经济。再到对于中国现代战争动作片的突破,这些确实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管国内某些观众喜不喜欢。

吴京和《战狼2》历史地位都放在那里,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