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情感故事大全(厌倦维系无爱的婚姻)(1)

本故事已由作者:十封,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谈客”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1

阮静离婚了,净身出户。

这个消息像个重大炸弹在朋友圈落下,炸得我们体无完肤。

“不正经”,“抛夫弃子”,……一堆又一堆的标签砸下来,落到她的身上。

我知道,在这么个“把别人当笑话”的圈子,她注定必死无疑了。

2

看到消息的时候,我正在认命地收拾着儿子散落一地的玩具。

微信声响起,另一个好友崔小凡的声音从语音里传来,“安安,阮静那个天杀的疯了,她离婚了!听说她背叛丈夫,净身出户,连孩子都没得到!”

没等我回复,又一个消息进来,“我不跟你说了!你等我,到时候细说!”

我咽了咽卡在喉咙里的话,把手机放进兜里,继续收拾。

可思绪,却一下子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夏天。

3

记不清楚那是哪一年了,自从有了孩子,连最后一点多愁善感的调调都没了。

刚结婚时候的甜蜜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点点“逢秋悲寂寥”的小女生心态都没了,活活像个女金刚。

只记得,那年夏天校园旁的榆树下,三个小女生叽叽喳喳,却也亭亭玉立。

崔小凡,最是活泼,遇到事情咋咋呼呼,听风就是雨,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

梁安,也就是我,前头已经交代了,如千千万万个妈妈一样,每天上演着“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的场面。

而今天故事里的女主角,阮静,算是最稳重的一个了吧。

阮静从小家里条件不好,走路总是有点驼背,胆小怕事,是个写作业都要把标点符号写得规规矩矩的人。

而这个以前规规矩矩,现在却翻天叛逆的女孩,此刻正站在我的面前,比那位风风火火的还早来了一步。

4

我看着身穿白色风衣的这个女人在我家里漫步。

一会儿摸摸我的鱼缸,一会弹弹我的花草,像是酒足饭饱后的一个嫖客。

“呦,大美女,这是给你儿子买的新玩具啊?呵呵,不错不错,赶明给我家那小子也来一个!”

我望了望桌角上准备好的一大包抽纸,吸了吸鼻涕,“阮静,你不哭会儿?”

对面的女人甩给我一个白眼,“你家那小混蛋呢?”

“我怕你惊天地泣鬼神的模样吓着他,把他快递给他爹了!你忘了?上上个月你家那条鱼死的时候,你来我家的那场‘哭戏’把他生生吓尿了!”

阮静狠狠瞪了我一眼,“你能不能别老拿以前说事?”

我无语到极致,这姑娘是不是被雷劈了,怎么性情大变呢?

我正要开口,身后的门被再次打开,“哐当”一声,崔小凡河东狮吼般的话放进来:“好!不说以前,说现在!你这又离婚又净身出户的,是要闹哪般啊!是为了啥?”

我心疼地摸了摸我家的门,“崔小凡,你能不能对我家的门温柔点?”

崔小凡还没答话,阮静要死不能活的声音飘过来:“为了爱情。”

正要关门的我被这话吓到,“哐当”挤了我的手,“疼疼疼……”

我顺眼望过去,崔小凡一脸懵逼,好像吃了一桶的过期泡面……

5

阮静装模作样地吹了吹我可怜的小手,“你们有这么夸张吗?”

我和崔小凡面面相觑,“你是不是有病?”

“没有啊,就是为了爱情啊!”阮静一脸无辜。

崔小凡一脸杀气,“说人话。”

阮静慢悠悠收起药箱,“我真的是为了爱情。你们年少的时候至少经历过,我呢?我连别的男人的手都没牵过,还不如电影里那个死了的‘阮莞’,至少,她爱过啊!”

阮静一脸的风轻云淡让我们愣住,好像面前坐着的,不是多年前“奉子成婚”的那个女孩。

阮静没有上完学就结婚了,结婚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岁,为了孩子而结婚。

阮静家里穷,刚上了高中一年就被逼辍学,打工一年后,阮静的妈妈就逼着她去相亲。

农村的女孩没有那么多选择,辍学了,嫁人就变成了头等大事。

而阮静的母亲,独自一个拉扯大了阮静和她的弟弟,着实不容易。阮静,是拒绝不了她母亲的安排的。

经人说和,安排相亲,订下日子,她只等待嫁。

挣扎着念了多年的书,终归败给了柴米油盐。

6

阮静挣扎过,也做过反抗。

农村订婚后,一般都不是同年结婚,阮静那时候是要等到隔年才结婚的。

阮静信誓旦旦地打包行李,“走啦!走啦!我出去打工,遇到好工作,就回了这事!”

在我们那,订婚散了的,比比皆是。

可不久,我们就接到了她结婚的消息。

原来,在阮静准备去打工的前几天,和她订婚的小伙子,也就是她的前夫,约她进城,做了不该做的事……

结婚前,阮静哭得像个泪人,“妈,我不要结……我还小啊!”

阮静母亲赶紧打住她的话,“别瞎说了,你迟早要嫁过去的,这是早晚的事儿!再说你又怀了孩子,可不许再说婆家的不是了!”

奉子成婚,彩礼一落再落,娘家像泼水一样把她洒出去,这事儿,就这样板凳上钉了钉。

7

婚后的日子,也是不好过的。

带着肚子嫁过去,满村的风言风语,连带着婆婆也不喜欢她。

女人出嫁,娘家还会有别的兄弟姐妹的另一半,自己就成了外人。在婆家,与他们是真的都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还是外人。

这样的落差,到了阮静这里更是明显。

阮静嫁过去一两年,阮静的弟弟就娶了媳妇。回娘家,总是被弟媳妇有意无意的讽刺环绕。

自己从小呵护到大的弟弟,也对媳妇唯唯诺诺,就连自己唯一的长辈至亲,自己的母亲,也总是疏离道:“静静,怎么三天两头跑回来,让人家笑话!”

阮静笑着应付,心里却是又酸又冷。打小好赖就这一个家,不回这里,又去哪儿呢?

婆婆每天对自己横眉冷对,丈夫早早背上行李出去打工,一年也回不来一次,挣的钱却还不够他自己花的。

阮静在家带孩子,婆婆更觉得她碍眼,“谁像你在家待着,谁家孩子不是跟着爷爷奶奶,什么留守不留守的,不都是这么过的!”

唾沫星是能淹死人的,可她为了孩子,只能熬着。

8

这么熬着熬着,竟也走出了村子。

自从辍学后,我和崔小凡了解她只能靠少许的电话联系,大多从别人口中得知。

按照崔小凡的话来说,我们三个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换得今生的友谊。

再次遇到阮静,是在一个咖啡馆里。我和崔小凡在那里蹉跎岁月,抱怨人生,扭头却看到了一身素衣的阮静。

“我么?我那丈夫些许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吧,做了生意发了小财,就在这里买了房子。”阮静开口,还是唯唯诺诺,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

久别重逢,自然要好好庆祝一下。

我简单给家里打了电话,三人奔向更喧嚣的地方。

无巧不成书,就是说生活的。

我们头一次进那人头攒动的迪厅,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确切的是,阮静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

她的丈夫,正在舞池里和一个女人打得火热。

阮静在洗手间脸色煞白,掉了眼泪。

9

开始是加班忙,各种各样的聚会,晚归,香水,头发,直到后来撞上。

男人一脸的波澜不惊,女人却像见了鬼似的仓皇而逃。

那晚,崔小凡狠狠扯住阮静,“走!我们怼他去!”

阮静吓得退后了几步,“别别,别让他看到我,这种场合不太好。”

崔小凡的脸都扭曲了,又蹦出那句话:“你是不是有病?错的是谁啊!”

我拉住崔小凡,看着阮静哭得昏天暗地,“我能怎么办呢?我最美好的时候都给了他,我却与这个社会脱轨了,闹开有什么好?孩子怎么办?他不会给我的,我这辈子就这样了,逃不掉了……”

多年的重逢变成了一场哭诉,彼时,崔小凡刚刚从一段恋情走出,我也因为现实已经步入婚姻。

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无奈,看着最好的朋友痛哭,我们除了拥抱,别无他法。

10

“诶!你倒是说话啊!”旁边的崔小凡撞了我一下,“你们写字的怎么一天到晚都在神游!”

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那么,孩子怎么办呢?净身出户,你至少有手有脚,可是孩子,却不是能护得过来的。”

坐在沙发那头的阮静终于有了动容,她突然笑出了两行清泪。

“这一辈子,这个孩子是我最大的福气了。”阮静开口。

所有当妈的都知道,自从有了孩子,自己突然就变成了三头六臂,以前不会的不敢的,在孩子的哭声里也已经信手拈来。

这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也是生活对我们的恩赐。

我们陪着孩子一步步长大,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走路……都填满了我们的生活,垄断了我们的自由。

可是,孩子的一声“妈妈”,总是能轻易化解我们的疲惫,消散我们对生活的压抑。

这,就是母爱吧!

11

阮静在说到孩子的时候,掉着眼泪却还在微笑,“我的孩子很乖,他不愿意跟我,他说他不愿意拖累我,他想让我幸福。他知道,即使离婚了,妈妈也会爱他。”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阮静的学问还是发挥到了作用。

阮静带孩子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对他讲出爸爸或者奶奶不好的话,她总说:“所有的亲人都爱宝宝。”

可孩子是有眼睛的,他能看到妈妈的不开心,也能看到爸爸的不在乎。所以,在法庭上,孩子平静地选择了父亲。

他对阮静只说了一句话:“妈妈,我等你幸福。”

彼时,对面的女人已经哭得妆容全无。

崔小凡红着眼睛咳嗽,“这样的好男人,为什么不让我遇到?!呜呜……”

我无语地看着旁边的女人——连小孩子也不放过。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阮静所向往的爱情,却刚刚让她万劫不复过……

而我,不好不坏,就像在划日历,直到我离开世界的那一天,期间也不知道结局会怎么样。

尾声

我轻轻戳了一下崔小凡:“你不打算把你的故事给阮静讲一下吗?她正在往另一个火坑里跳……”

崔小凡吸着鼻子念道:“我能怎么劝呢?她是要去追求幸福啊!只希望她能不遇到诸如那样的渣男吧!话说,到底是谁让你背叛婚姻啊?”

阮静哈哈大笑起来:“哪有谁啊?如果非要说,那就是我自己。我自己要自己驶出这趟早应该停止的婚姻列车!”

原谅我吧,我竟然在心底为这个女人点赞了一下。

阮静的脸上还带着泪痕,“最坏还能怎么样呢?还能差过我这段婚姻吗?即便如此,我也要去,人活几十年,总要去尝尝自己所向往的滋味!”

我笑笑,没有什么能说的,一个人要跑向希望,是谁也拦不住的。

只希望,她能在她的那场爱情里,就算哭着,却也爱着。

对一个女人来讲,对她最痛苦也最向往的一件事,莫过于爱着,亦或者,爱过。(作品名:《还自己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