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只聊历史,不聊抠图,不聊抄袭。那些场外的事,道德和法律自有公断。你问我反不反抄袭?

当然反,我的心血凭什么便宜别人。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

1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2)

沮渠心儿

“李未央”

据小编分析……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不是一个人!

她是两个人!而且,不是简单的“心儿 李未央”两个人设的重叠!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3)

首先看剧设的出身,北凉末主沮渠牧犍投降北魏,被封为河西王,是事实。沮渠牧犍在位时有一个王太后,北凉灭亡时仍然健在,是事实。沮渠牧犍后来卷入谋反事件被北魏太武帝即拓跋焘处死,是事实。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文成帝即拓跋濬,并且生下了儿子,是事实。

但小编为什么不说沮渠氏就是女主呢?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4)

先说一个细节,北凉灭亡后,北凉太后在北魏的都城平城去世,太武帝以王后礼葬,不是剧中的卷入儿子谋反事件导致非正常死亡。

更重要的是,那个嫁给文成帝的北凉公主,并不是文成帝的正室!她的儿子也不是拓跋弘,而是拓跋简,后来安装了孝文帝汉化系列补丁,叫元简,爵封齐郡王,非嫡非长,无缘帝位。

文成帝的皇后是北燕皇族的后裔,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孙女冯氏,即文成文明皇后,后来的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冯皇后除了和女主都做了皇后、太后以外,距离女主的定位就更遥远了,不是北凉后裔,也没有一个做末代帝王的爹。重合的是,她的爹也是获罪被杀的,然后她就被没入掖庭,正好她的姑妈是太武帝的冯昭仪,有人罩着就是好。她十四岁嫁给新登基的文成帝为贵人,后来成为皇后。

根据国产古装剧的男女主真爱一夫一妻潜规则,男主必须没有其他女人,男主的儿子必须是女主所出,但拓跋濬的长子、太子和继承人拓跋弘的生母,既不是北凉公主,也不是文明皇后,而是和拓跋濬发生一夜情产子的李贵人

事实上,对北魏历史略有了解的朋友们也应该明白,北魏有一项反人类的奇葩制度,它直接导致了李贵人的死,也导致在剧中那个年代,皇帝基本不可能有一个活着的母亲。

小编曾以为,如果一个宗室在未被立为皇储的情况下被拥戴为皇帝,而他有一个活着的母亲,便没有人敢要求皇帝处死自己的亲妈,这样皇帝的亲妈就能活着做圣母皇太后了。

然而,学习了一些东西以后,小编发现,小编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下文详。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5)

如果女主真的在当时做了北魏皇太后并且在之后还活了很久,那么她身边牵着的小皇帝,不可能是她的亲生儿子。文成文明皇后为什么能成为活着的太后,因为她无子。不过她是拓跋弘的嫡母兼养母,她可以名正言顺地牵着他,辅佐他。

——当然国产剧的HE潜规则是不能容忍女主无子及男主真爱女主却与其他女人生子的。

综上,女主的人设是北凉公主的前半生 冯皇后的后半生

至于李贵人,除了自己的姓(还只是重了女主的马甲)和娃以外,真的没啥和女主的共同点了。说李贵人身上有女主的影子?中文维基百科都不同意,它认为李贵人对应的另有其人(下文小编会提及,其实说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

历史书上只有简单的某某嫁某某。女主冒充尚书家小姐才能和男主相爱这种事嘛,电视里看看就可以啦。

2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6)

拓跋濬

十三岁登基,做了十三年皇帝,有十三个弟弟。当然,这些事在剧中全都没有体现。甚至他的母妃,也活到了他登基以后(虽然记载有分歧,但小编相信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采信的说法,下同)。

就这年纪,要他在登基前谈恋爱,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其实小编也知道原著是架空的,编剧能落地到这个程度已经比较可以了。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7)

剧中拓跋濬的戏份主要是登基前。事实上,他有高阳王之名,而无其实。

《资治通鉴》曰:(正平元年(451年))十二月,丁丑,魏主封景穆太子之子濬为高阳王;既而以皇孙世嫡,不当为藩王,乃止。时濬生四年,聪达过人,魏主爱之,常置左右。徙秦王翰为东平王,燕王谭为临淮王,楚王建为广阳王,吴王余为南安王。

当事人太武帝这个做爷爷的,早就把这位长孙当做继承人了(《魏书》:帝少聪达,世祖爱之,常置左右,号世嫡皇孙。)。且他自己都评价过这位长孙:此儿虽小,欲以天子自处。不过《资治通鉴》这里有乌龙,拓跋濬当时是十二岁,不是四岁,不然他就是七岁当爹了。

他有的是皇太孙之名,而无其实。而且,太武帝也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把四个幼子的王爵从霸气的一字改成了两字,隐隐有将诸子赶到一边,为长孙铺路之感。按《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这是把国王改成郡王了。

四个皇子剧中只上线了两个,另两个小编只能放在后面慢慢聊了。

魏收:世祖经略四方,内颇虚耗。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高宗兴时消息,静以镇之,养威布德,怀缉中外。自非机悟深裕,矜济为心,亦何能若此!可谓有君人之度矣。

《资治通鉴》:初,魏世祖经营四方,国颇虚耗,重以内难,朝野楚楚。高宗嗣之,与时消息,静以镇之,怀集中外,民心复安

按剧设,拓跋濬刚登基就急于为亡父故太子拓跋晃平反。当然,拓跋晃作为故太子、新帝之父,被追尊为皇帝是顺理成章的。按正常的套路,他会得到拥立功臣和亡父旧部的拥护,和他们相辅相成,共创大业

然而,很遗憾,不是的。

拓跋濬不是小白兔。他登基后不久,亲戚、大臣死了一片。而且在后来的日子里,还不断地有高官宗室非正常死亡,虽然上述对拓跋濬的赞语未必掺了太多水,但北魏的国力还是受到了影响

虽然也许他也有他的身不由己,有些事并不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为有一个人,他肯定是不希望她死的,却无力阻止。下文详。

那一串死亡名单,使得看起来哪怕仅仅是在对亡父旧部的处理上,他还不如一个按剧设巴不得拓跋晃去死的人。

3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8)

拓跋余

事实上,如果要从太武帝诸子里选一个和最可能与拓跋晃交好的,尽管关于拓跋晃和弟弟们的互动的史料有限,尽管剧中拓跋余是毁了拓跋晃的小黑手,但看过有限的史料后,小编会选择拓跋余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9)

因为,拓跋余做了皇帝以后,将原先辅佐拓跋晃监国的古弼、张黎分别用为司徒、太尉。

宦官宗爱虽然弄权,但在拓跋晃之死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他,怎么可能是提拔拓跋晃旧部的主使呢?

想想虚构剧《琅琊榜》里靖王对兄长深深的爱和执念吧。

当然,拓跋余的一切加官进爵都可以被视为收买人心。

还有一件事,剧中拓跋余的养母闾左昭仪在历史上是他的生母。

而拓跋濬的母妃也叫闾氏。

闾者,郁久闾也。这个姓在《陆贞传奇》里露过脸,高欢娶的柔然公主就是这个姓。

所以,拓跋濬、拓跋余这俩皇帝都是柔然的外甥。拓跋濬母在柔然家是哪一支哪一辈,尚待考;而拓跋余的外公大檀生前是柔然君主。451年的柔然君主正是大檀的孙子吐贺真,算起来和拓跋余还是表兄弟关系,但已经和太武帝兵戎相见多年了。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0)

编剧既然想到了引进柔然,咋没想到拿二位皇帝的娘家做文章加强戏剧冲突呢,真是遗憾啊。

剧中女主以此暗示男主去找柔然外援,这话也没错,毕竟男主流着一半柔然之血。虽然,拓跋余也是。

虽然吐贺真和拓跋余的生年都待考,但小编有把握说,就从军旅生涯而言,吐贺真无疑是表兄。

因为军旅经历实在是拓跋余的短板。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的拓跋余一定会感激编导。

451年末,太武帝伐宋的时候,拓跋谭、拓跋建都随军参战,立下战功,而拓跋余在干什么呢?蹲在家里守京城。

拓跋晃死于451年,活了二十四岁,他的弟弟们不可能在年龄上超过他。而拓跋余做了皇帝以后,爱饮宴爱打猎,也不像小孩行为。

历史上拓跋余登基不久,就遭遇南朝宋北伐了,他也不走亲征路线,派侍中、尚书左仆射、征南将军韩茂击退了入侵济州的檀和之。

历史上杀死拓跋余的是宗爱。虽然宗爱扶持拓跋余后,没再胡乱杀人,但当拓跋余意图削弱宗爱的权力时,宗爱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拓跋余的妻妾子女于史无载,所以小编这里没法聊李常茹母子了。

拓跋余被杀后,百官包括宗爱都不知道立谁继位,很可能的情况是,拓跋余压根还没生出儿子来。稍次一等的可能性是,儿子年幼。

窃以为历史上的拓跋余享年不到二十岁

与拓跋余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拓跋濬登基不久,就干掉了古弼、张黎。一说他们既然接受了拓跋余的提拔,就被当做拓跋余党羽给处理掉了。

拓跋濬疯起来连拥立自己的人都杀,比如长孙渴侯

还有一个人,被拓跋余任用典宿卫,在拓跋余被杀后参与拥立拓跋濬,全身而退。他叫吕罗汉。

虽然六号楼倒塌后,住户和宗爱似当反目成仇,最终由一号楼的住户干掉了宗爱,但不是所有志在复仇的六号楼住户只要跑到一号楼进行声援就都能活下来的。

比如有一个出身、地位和辈分都很尊崇的女人,就因为住进过六号楼,最终被一号楼的年轻楼长送走了。下文会说到她是谁的。

4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1)

李长乐

历史上的李贵人至少和文成帝有一夜情,有名分,还生下了后来成为皇位继承人并登基的儿子,本人虽然当时被赐死,在那时也被追尊为皇后了。

而李大小姐和她的重合之处只有:姓李、嫁给文成帝、被赐死。按国产剧男女主真爱的潜规则,她和拓跋濬之间连一夜情都没有。

剧中,李大小姐为爱痴狂,最后因爱生恨,直接害死了拓跋濬的母妃,间接造成了拓跋濬的早逝,受到那样的下场,活该。

但她若是泉下有知,可以死而瞑目了。因为,她对拓跋濬的痴情,不是完全没有回报的——

拓跋濬的次子生母也姓李,名唤拓跋长乐!

至于此子下场不好,那是后话了。

5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2)

拓跋焘

魏收:世祖聪明雄断,威灵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廓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叡经纶,事当命世。至于初则东储不终,末乃衅成所忽。固本贻防,殆弗思乎?

虞世南:太祖(曹操)、太武,俱有异人之姿,故能辟土擒敌,窥觎江外。然善战好杀,暴桀雄武,禀崆峒之气焉。至于安忍诛残,石季龙之俦也。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3)

司马光:(北魏)继以明元、太武,兼有青、兖,包司、豫,摧赫连,开关中,枭冯弘(这位就是冯太后的爷爷),吞辽碣,掳沮渠(这位就是沮渠夫人的父王沮渠牧犍),并河右,高车入臣,蠕蠕远遁;自河以北,逾于大漠,悉为其有;子孙称帝者,百有余年。左衽之盛,未之有也。

魏主(指太武帝)为人,壮健鸷勇,临城对阵,亲犯矢石,左右死伤相继,神色自若;由是将士畏服,咸尽死力。性俭率,服御饮膳,取给而已。……每以为财者军国之本,不可轻费。至于赏赐,皆死事勋绩之家,亲戚贵宠未尝横有所及。命将出师,指授节度,违之者多致负败。明于知人,或拔干于卒伍之中,唯其才用所长,不论本末。听察精敏,下无遁情,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甚爱之人,终无宽假。常曰:“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然性残忍,果于杀戮,往往已杀而复悔之。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4)

以上是历史给太武帝拓跋焘的评价。便是语文教材里,也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缅怀(?)着他。

但需要注意的是,忠臣们拥戴拓跋濬、声讨宗爱的时候,并没有提出宗爱弑了太武帝这条大罪。

上文各位先贤提到的太武帝好杀,大概就是大家对他的死悲(xi)痛(wen)万(le)分(jian)的真实原因吧。

6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5)

李萧然

如果剧中结局强行代入历史,可认为女主已经穿上了冯太后的马甲,李未央这个马甲从某一时间起是没有继续用了,总不能告诉天下,太后昨天还姓李,今天姓冯了。

自从和女主有了父女之缘,李尚书死了次女、儿子、老婆、小弟媳、侄女、侄女婿(?)、长女,大弟媳疯癫,小侄子不是亲的,老李家彻底绝嗣,一旦女主丢了马甲,他就连国丈都不是了,心底里该恨死女主了吧?最终男女主还是以皇后家属名义尊封了真李未央的祖母和母亲。老李还是认了吧,别和皇后作对。

锦绣未央十大未解之谜是什么(历史上锦绣未央背后的那些人和事)(16)

冥冥之中巧合的是,历史上李贵人还真的和非血缘人士攀过亲,不过认的是哥哥而不是爹。而且这个干哥哥最终把自己作死了,倒是有些像李敏峰同志。他叫李洪之(咳咳,不是某教主,别查小编水表)。咦,小编挖掘了李贵人和女主的又一个重合点出来吗?

李贵人的父亲叫李方叔,当然不可能叫李萧然,官职也不是尚书,而是济阴郡太守,甚至都不是北魏的公务员,而是南朝宋的。

其实历史上李方叔儿子还是挺多的,八个,五王二公一侯,家族称顿丘李氏,又称五王李,不用担心绝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