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篇文章标题起的很工科论文范,后面的内容其实也挺干枯的,有可能导致一些君迷看不下去,没关系,希望大家起码可以看到结论,心里有个数。

曾经的我,热爱邓丽君,整理照片视频,对于唱片版本也仅仅是存图整理知道有这些东西,从来没有深入研究,只到后来考虑到对于这张“君迷理应人手一张”的极致专辑要选一个完美版本收藏的时候,才有了以下的发现,才有了这篇包含着不少“首次发现”的文章……

邓丽君粤语专辑全部(关于淡淡幽情专辑在发烧角度分析)(1)

淡淡幽情(1)

淡淡幽情这张专辑,在邓丽君音乐生涯上的地位,以及邓丽君和其他工作人员付出的心血不必赘述,这张专辑从发行起到今日,出版了各种版本,也无数次的被邓丽君的歌迷、音乐爱好者、CD发烧友们提及,甚至被推上神坛。今天不谈淡淡幽情的地位与价值,而是谈谈这张唱片多个数字版本的缺点与问题。

淡淡幽情(2)

找到宝丽金和歌林黑胶来看频谱,果然发现了问题,歌林是在20-21kHz直接有一条明显的直线,而宝丽金是在相近位置有一条有跳动的线。歌林和宝丽金两家公司出版相同东西的时候都是用分轨母带自行重混的,说明问题不是出在多轨混音,而是录制。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也不可能叫邓丽君重录。LP的制作肯定是混好的带子就送厂刻录,那当年的CD还有一步转换到数字去,虽然转换的时候没有什么多余步骤,但是可以根据频谱来滤波,于是有问题的这个频率以上的频段都被砍掉,这也就是为什么西德银圈以后的CD在20.4kHz以上都被砍掉了,因为这是解决瑕疵最简单直接的问题,而且不会单纯的被听出来。

根据推测,在制作CD的母带时,为了贴近模拟音效,制作人员把人声和伴奏做的非常融合,企图营造温暖的效果,所以德银韩银CD保留的是类似老版黑胶磁带那种最原始也最闷的音频,这是当年歌迷最直观的感受。很多人推崇韩银音效是觉得这种温馨的感觉很舒服,但如果客观的讲,这其实是最糊的音效,人声和伴奏太贴近导致人声不突出。但是由于银圈数量之少,音效贴近母带,年代久远等原因,西德银圈作为CD的头版被推上了神坛,韩银也风生水起,两张都属于整个华语乐坛中的天价版本,1983年同期还有德银cash,韩国胶圈,普通胶圈等版本,不否认这一批当年的CD在音效上很模拟很原始,不过频谱的小缺陷是硬伤,但是因为后面的版本都是这样的,也就不算什么了。

1983香港银圈CD之后的版本,就是日本金牛宫和新星堂在1991年联合推出的CD版,这是除了前两张以外最后一个邓丽君在世时的淡淡幽情CD版,批次很多很复杂,封底侧标区别也都存在,这些不细说。日本制作肯定是母带制作,但是那时有了调音的技术,日本方面调音比较细腻,闷的问题有很大改善,不过频谱还是一刀切。因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对于音效的选择是不同的,有人认准了贴近母带的效果,有人认准了清晰贴近现代录音的效果,而这张金牛CD就属于后者。加之年代早,碟面是金牛传统设计,而且一些歌迷迷信日本版本,所以这张CD也被推上神坛,成为天价之一,音质清晰没问题,但是频谱一刀切。

1995年邓丽君去世,日本金牛宫为了纪念,再次出版了淡淡幽情这张CD,碟面使用彩色照片,非常美丽,音频沿用之前的日本调音,JVC压碟,虽然频谱也是一刀切,但仍旧是很不错的版本之一,再版价格合理。

邓丽君粤语专辑全部(关于淡淡幽情专辑在发烧角度分析)(2)

淡淡幽情(3)

1999年香港环球公司收购了宝丽金之后出版了一系列光辉印记CD,碟面复黑样式,纸盒包装,淡淡幽情也包含其中。由于第一批淡淡幽情将《有谁知我此时情》误植为粤语版,所以在2000年重新发行了胶盒版的淡淡幽情光辉印记。没有听到首版,只听到再版,很遗憾,再版已经使用了失败的数字母带,没有特殊调音,音效闷而且是走音的。

2000年香港环球开始挑选旗下名盘出版XRCD这个格式的系列CD,淡淡幽情入选,这版调音属于不错水平,没有走音,可能是动用了模拟母带去做,因为可以看到LP音频里也能看到的那条线,而且21kHz以上的频谱并不是被切掉的,比较自然的过渡,JVC压盘,属于物美价廉的选择之一。XRCD还有一个使用SHMCD盘基的2011年再版,对于高档机器音响的歌迷来说,这张的解析度会更好,也是不错的。

2000年香港环球应该就在进行模拟母带数字化的工作,这样原始开盘式母带就可以封存,此后做东西统统动用数字母带文件即可。但是很遗憾,这次转换中绝对是有失误发生,导致淡淡幽情中几首歌曲的前奏走音,《思君》最为明显,大家可以去比较一下就懂了。

2002年,香港环球开始尝试Super Audio CD这种格式,所以2003年淡淡幽情以这个格式出版,但是这时候制作CD已经是统一使用数字母带了,所以SACD应该是最早的用了走音音源的CD,加上当年新格式可能技术不佳,整个SACD的调音很闷,虽然格式很高,但是并不好听。

2005年基金会普金公司和台湾环球发行了淡淡幽情XRCD DVD,虽然是XRCD格式,但是很遗憾,音质一般而且是走音的,除了DVD以外毫无价值。

2005年香港环球的复黑王系列,虽然是走音的,但是频谱被人为补满了,也算有心,同理漫步丽君路复黑也是补满的。小画册不错,价格也不贵,可以当欣赏用的摆设版本留一张。

2005年天国的情人套装里的就是普通再版,有更好的选择这个就可以忽略,而且根据风评整个天国的情人系列20张的音质都不怎么样。

邓丽君粤语专辑全部(关于淡淡幽情专辑在发烧角度分析)(3)

淡淡幽情(4)

2010年台湾环球发行了24K皮革版,香港环球发行了K2HD版。24K的调音非常清亮,第一次听觉得很抓耳印象很深,但实际上就是因为这样强烈的调音导致音频底噪很大,并不是好的追求。K2HD并不是一种格式,而是一种统一的调音手法,这系列CD的音频都是经过了这种处理的。但是这两张的音频,频谱一刀切而且走音,可以忽略。皮革版因为量很少现在价格很高,真是莫名其妙……

2011年的香港环球1:1母带直刻,虽然不知道是什么音源,但是可以肯定不是用数字母带,因为没有走音的问题,不过频谱被砍,听着有点点闷,分轨有小问题,初始价格太高,并非一般歌迷所能承受的好选择。

2014年香港环球的24K系列,没什么特别的,不用想也是走音的,可以忽略。2014年的SACD再版也是没长进,不推荐。

2015年香港蜚声环球系列首批选了淡淡幽情,是经过了英国ABR调音的,其实调音技术很出色,音频不闷了,人声清晰有层次而且很自然,听着是非常舒服的,没有其他强行调音之后硬邦邦的感觉,但是很遗憾,虽调音出色,但是用的数字母带还是走音的那一版。我最早发现走音这件事也是因为买了这张CD才发现的,虽然我喜欢这个调音,但是为之遗憾。

2016年日本环球纸仕样复刻第三批有淡淡幽情,采用的是日本保留的母带,没有走音,调音是新调的,很多乐器细节很亮不刺耳,是很不错的调音,不过因为沿用日本母带,频谱也是被砍掉的。

没有分析到大陆引进版,推测是不走音的音源做的,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只考虑数字音频,香港环球复刻的黑胶和彩胶不在分析范围。其他的版本暂时没有想到。

邓丽君粤语专辑全部(关于淡淡幽情专辑在发烧角度分析)(4)

淡淡幽情(5)

原文由百度邓丽君吧“一寸相思未了情”发表于2017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