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豆腐)起源于扬州,属于淮扬菜、苏菜系。它选料极严,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补虚养身等功效,是老人、儿童选择的上好菜谱

淮扬菜用豆腐做的(体现淮扬菜刀功精细)(1)

文思为僧人名。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僧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

相传与乾隆皇帝游江南有关。有一天,乾隆微服探访民情,来到了扬州西宁寺,已近午饭时刻,随身侍从赶紧请住持准备午餐。

正等待用餐的乾隆,听到几位香客对刚才吃完的豆腐菜,赞不绝口。乾隆就好奇地问他们:“那豆腐菜可有特殊风味?”其中一位答道:“本寺有名的豆腐菜,人人皆爱,味道清香爽口、滑嫩鲜美,吃了唇齿留香还想再吃。

”乾隆一听,也想尝它一尝,又问:“这豆腐菜可有名称?”他们异口同声:“无名称,只知道是文思大师烧煮的。”乾隆到了斋堂,点名要尝此菜。正当乾隆拿起筷子品尝时,却不见一块豆腐的踪影,只见那千万根的白丝线在碗里漂浮,正觉得纳闷之际,住持赶忙解释:“那白丝线就是豆腐切成的!”乾隆迫不及待地品味几口,龙颜大悦:“文思豆腐!文思豆腐!果非浪得虚名!刀工非凡,汤味鲜美,豆腐丝滑嫩,清香爽口。”于是命人将它列入宫廷御膳中,也因为这段境遇,使得它在淮扬菜中地位显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