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很多人总是认为只要自己有钱了就什么都会变好,有些人明明自己已经有了一些经济能力,吃喝不愁,却依旧拼了命的去挣钱,在此过程中,他们甚至觉得什么都没有挣钱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正确教育,舍弃了可以陪伴父母的时间,无形中失去了很多东西,也为未来埋下了很多遗憾的种子。其实,富人有富人的烦恼,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很多时候财富并不是越多越好,在满足了人的生活基本所需之后,其余的便是个体自身的欲望了,金钱就不再是越多越好了。

决策如何有效读后感(读后感逆转边际递减效应)(1)

刚刚阅读完了《逆转》中的相关内容:边际递减效应。作者在文中表示,拮据的生活会毁了人们,但是富足的生活也会毁了人们,处于一件事请的两个极端都很难。而在富人家庭成长的孩子,并不一定能被教育的更好,父母教育和财富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如果父母很穷,的确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一定程度上,财富可以让父母教育变得更容易,然而,当它到达某个点的时候,财富对父母的教育就没什么影响了。某位研究幸福感的学者提出过,在年收入到达一定的生活水平之后,拥有更多的财富并不会带给他们更多的幸福感。此后,便会出现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边际递减效应”现象。因为当父母的收入足够高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又变难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成长的这个世界的价值与我们给孩子创造的那个世界的价值没什么不同,但是对那些富有的人来说并非如此。财富本身就隐藏着自我毁灭的因子。如果你是一位有钱的父母,就不要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因为孩子处在那样的环境里是不会相信的,应该转变成对孩子说“我们不会买”。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和亚当.格兰特曾在一篇优秀的文章中指出:几乎所有的结果都是倒U形发展的,在心理学领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完美的,那些高成本的积极措施、规定和实践,很可能已经开始对收益施加反作用。

通篇来讲,作者的意思并不是反对努力奋斗或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我们说,很多时候我们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比我们的对手强大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当变得太强大的时候,就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了。前面一章节中我们讲述了巨人歌利亚和大卫对决的故事,歌利亚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是因为他太强大了。我们总是认为,做一个更强大、更富有的人才能让我们获得最佳利益,但是巨人歌利亚的对手大卫的事迹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做什么总要遵循一个适度的原则,否则极有可能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