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毒又高效的农用抗生素杀菌剂,你了解吗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1)

农用抗生素杀菌剂,是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质,对农业病害有着较为明显的防治作用(和医用抗生素特点类似),简单来说,就是以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如极具性价比的细菌病害常用杀菌剂农用链霉素(已被禁用)、新晋细菌性病害防治杀菌剂中生菌素、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井冈霉素、防治病毒病方面的宁南霉素、防治细菌性角斑病较为常见的多抗霉素、以及今天的主角,对细菌和真菌均有效的春雷霉素。

春雷霉素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由日本人在土壤中分离所获得的一种放线菌,并通过发酵所产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2)

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制成功并登记上市,并命名春雷霉素,上市之初便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功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应用,至今依然活跃在农用杀菌剂的市场前沿。

春雷霉素同样具有了抗生素类杀菌剂的特点,那便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同时其超强的内吸渗透能力及保护加治疗能力,更是奠定了其在杀菌剂群体中的地位。

据佰秀农业总结整理,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部获得的抗生素类杀菌剂中,春雷霉素以189个登记证件,仅排在老牌农用抗生素杀菌剂井冈霉素(294个)之后,遥遥领先于多抗霉素103个、中生菌素49个及宁南霉素15个。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3)

在农用链霉素遭到禁用,井冈霉素市场地位逐渐式微的前提下,春雷霉素撑起了农用抗生素杀菌剂的半边天空。

春雷霉素的杀菌性能及应用方式

春雷霉素的杀菌机理是通过干扰病原菌氨基酸代谢的酯酶系统,破坏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抑制菌素的生长和造成细胞颗粒化,使病原菌失去繁殖和侵染能力,从而达到最终杀灭病菌的能力。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4)

自便宜又好用的农用链霉素退出市场后,春雷霉素以其优秀的防治细菌病害性能,及时地补充了农用链霉素退出后的市场空白,同时,春雷霉素还具有农用链霉素对高等真菌的杀灭能力。

当前,春雷霉素在我国农业农村部所登记的防治对象主要有,水稻稻瘟病、番茄叶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及枯萎病、西瓜细菌性角斑病及枯萎病、大白菜黑腐病及软腐病、柑橘溃疡病、烟草炭疽病及野火病、马铃薯黑胫病、西兰花黑腐病等。

尤其是和喹啉铜、嘧菌酯、王铜、噻唑锌、氨基寡糖素、咪鲜胺、中生菌素、霜霉威及戊唑醇等混用后,不但增强了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还对高等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同样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5)

目前在辣椒、番茄、黄瓜、西瓜等经济作物上应用比较广泛。

施药方式有喷雾、灌根、沟施或穴施、拌种等。

春雷霉素在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春雷霉素虽然是抗生素杀菌剂,但依然为酸属性,因此,不建议和碱性农药进行混用,尤其是碱性铜制剂。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6)

最好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或进行预防病害时使用,这样更能发挥春雷霉素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用于防治已经发生或抗药性较大病害时,应采取混配的形式进行施药,如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往往采取春雷霉素 中生菌素、春雷霉素 王铜、春雷霉素 喹啉铜等混配制剂,往往会取得比单剂更为优越的防治效果。

抗生素类杀菌剂抗性产生较快,因此,在作物生长期内,不建议连续使用春雷霉素防治病害,这也是很多农户觉得初次使用春雷霉素效果挺好,使用几次后效果就不再明显的原因所在。

春雷霉素杀菌剂配方(农用抗生素杀菌剂)(7)

尤其对于黄瓜等生长周期长、细菌性病害较为严重的蔬菜作物,整个生长季节,使用次数不建议超过3次。

春雷霉素对大豆、莲藕等作物有药害风险,对苹果、葡萄等果树也具有一定药害风险,因此,大家在应用时,尽量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或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