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风带的季节移动,我国夏季、冬季的盛行风向不同:

①夏季: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由印度洋、太平洋吹向大陆,水汽充沛,为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

②冬季: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水汽较少,常带来大风降温天气。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我国的夏季风与冬季风


例题

22、下图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是____,原因是____。

(2)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是____,原因是____。

答案:

(1)东南部降水少、东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多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在深入内陆的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成云致雨

(2)东侧高、西侧低

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武夷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入侵

精讲精析:(1)分析降水的分布。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福建省东南部降水少、东北部和西北部降水较多;②这主要是由于夏季风和地形的影响,福建省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在深入内陆的过程中,遇到了东北部的雪峰山、西北部的武夷山的阻挡,被迫抬升,成云致雨(地形雨)。

(2)分析气温的差异。①山脉两侧的气温,主要受盛行风和地形的影响;②福建省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的温度较低(冷空气),武夷山脉的西侧为迎风坡,因此温度较低;③武夷山脉的东侧为背风坡,由于山脉的阻挡、背风坡的焚风效应,因此东侧的温度较高。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夏季风的风向、地形,分析降水分布的原因;②根据冬季风的风向、地形,分析武夷山脉东西两侧的气温差异。

迎着风的一侧为山脉的迎风坡,背着风的一侧为背风坡,两个坡向的区域小气候不同:

①迎风坡。携带水汽的风(冷湿)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水汽冷凝,成云致雨地形雨);

②背风坡。风越过山顶后(冷干),开始下沉,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风越来越温暖干燥(暖干),到达坡脚时,容易带来森林火灾、农作物枯萎等灾害。

高中地理太阳直射点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迎风坡与背风坡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