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字:反复修改调整了五个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泊船瓜洲是王安石什么时候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什么时候写(王安石为泊船瓜洲一诗中的)

泊船瓜洲是王安石什么时候写

王安石为《泊船瓜洲》一诗中的“绿”字:反复修改调整了五个词。

中国古诗词创作过程中的

那些轶事、趣事系列(106)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瓜洲 》王安石

这首诗是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第二次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接到诏书进京时,坐船到了瓜洲时写的。第一次改革失败后,王安石被罢相,离开京城后,朝里的事没有人管,无法正常运转。第二年,宋神宗只好再次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

王安石从老家江宁坐船出发,沿着长江北上,到了长江南岸的京口,然后过江来到北岸的瓜洲。这时,天色已晚,船只好停靠在瓜洲的一个古渡口。王安石走出船舱,深情地眺望着自己曾经住地钟山,一幅幅熟悉的生活画面从他的眼前里闪过……。

往事让王安石陷入沉思,触景生情,他要写一首诗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回步走进舱里,拨亮了油灯,铺开纸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京口瓜洲》。

诗从京口渡江到达了瓜洲。接着写在船上远望钟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钟山住所和家人的依恋。接着想描绘江岸美丽的景色,便写了此句“春风又到江南岸”。句子写出来后,他读了一遍,感觉得“到”字太平淡,就把“到”花了一个圈,还在旁边注了两个字:“不好”二字。接着,又把“到”换成了“过”字。“过”字能表现春风吹过大地的情景,比“到”字好一些。他又读了几遍,觉得“过”字还是不能准确地表达不了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接着又提起笔把“过”字换掉,改成一个“入”字。看了看,还是觉得不满意,又把“入”字换成“满”字。但又觉得“满”字不足以表达诗的意见,于是又把这个“满”字也勾掉了。

这是王安石索性

地放下手中的笔,走到船的甲板上,脑海里一直未放下自觉不完美的这一句诗。此时王安石抬头望了望郁郁葱葱的远山,忽然,他眼睛一亮,灵感来了,走到桌前慎重地写上了一个“绿”字。

他又把这句诗读了一遍,感觉这就是他要诗的意境。看着满眼的春色,引起怀乡之情这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他提起笔一气呵成写出了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修改《泊船瓜洲》这首诗,已成为诗坛的千古佳话。他这种诗文的严谨态度,不断修改完善、反复推敲、注意炼字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认真学习领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