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平安证券 易永坚 付丹婷)
一、塑料餐饮具龙头企业,生物全降解材料前景可期1.1 公司简介:深耕日用塑料制品领域,客户资源优质
家联科技是一家从事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为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全国生物基全降解日用塑料制品单项冠军产品的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餐饮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航空等领域。
餐饮具为公司目前占比最大的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刀叉勺、杯碗盘、吸管、航空餐饮套件等,国外客户主要为大型连锁超市及餐饮,近年来外销规模较为稳定;国内市场中,公司近年来新开发连锁餐饮客户,包括 KFC、必胜客、蜜雪冰城、喜茶等知名品牌,业务增速较快。
家居用品方面,主要产品包括收纳箱、鞋盒、椅子面板、滤篮、浴室物品架等,公司主要通过与宜家的合作打入国内外家居市场,销售规模呈放量增长。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是公司重大的战略方向,国内外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发展前景良好。
1.2 发展历程:塑料餐饮具起家,产品边界持续拓宽
公司以塑料餐饮具起家,后通过与宜家的合作,逐步将产品拓展至家居用品领域,近年来公司开始向生物全降解材料领域延伸;客户方面,公司也逐渐从以外销为主转变到开拓更多国内客户,形成了目前国外客户稳基本盘,国内客户放量增长的局面。
详细来看,公司历史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创始阶段(2012年以前):公司主要将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上,逐渐丰富产品线,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为塑料刀叉勺、杯碗盘、吸管等,客户包括众多海外知名连锁超市,如 Tesco、ASDA超市(沃尔玛旗下)、美国 Jarden、Walmart、Target、Safeway、USFood、Costco 等。
2)积累阶段(2012-2015年):公司开始对 PLA 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产品拓展至 PLA 餐饮具系列;客户方面,公司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海外客户,同时试水国内市场;在生产上,公司实现了生产工艺自动化,开始澥浦新厂区的建设。
3)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公司继续加大对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研究与相关产品的研制,取得了大量研发成果与技术积累,同时公司通过与宜家开展合作,打入了国内外家居用品市场;客户方面,公司开始重点开发国内外餐饮连锁及家居用品客户,与 KFC、蜜雪冰城、盒马鲜生等企业达成合作;在生产方面,公司在澥浦新厂区建成多个自动化注塑、吸塑车间以及数字化车间,并建成了国内先进的生物全降解材料数字化车间。
1.3 股权结构:市场化决策机制,股东行业经验丰富
股权结构简单清晰,非家族式企业,伟星高管为其股东。
家联科技于2009年由王熊、张三云、蔡礼永共同出资设立,王熊、林慧勤夫妇为公司实控人,直接持有公司 38.16%及 1.22%的股份;镇海金塑和镇海金模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王熊、林慧勤夫妇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共持有公司 45.94%股份;张三云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16.88%股份,其同时为上市公司伟星股份及伟星新材的实际控制人之一,目前担任伟星新材董事、伟星股份副董事长及伟星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裁;蔡礼永持有公司 2.63%股份,其同时为伟星股份董事兼总经理,伟星集团董事。公司非家族式企业,决策机制较为市场化,且公司董事均具有多年行业经验,眼光较为长远。
1.4 主要客户:客户均为国内外头部,不存在大客户依赖
客户占比均匀:2017年-2021H1,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分别为57.14%/50.29%/49.12%/46.68%/50.37%,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单客户占比较为均匀,不存在大客户依赖,单一客户风险对公司影响较小;主要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并与公司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整体客户结构较为稳健。
目前在大客户中,对宜家主要销售塑料家居用品,其他客户主要销售塑料餐饮具。
客户为国内外行业内头部:公司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包括宜家、沃尔玛、百胜中国、蜜雪冰城、喜茶等知名公司。
2021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客户为宜家,宜家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公司,2017年开始与公司合作,合作第二年即成为公司前五大客户,目前公司是其潜在优先级供应商,未来可能成为优先级供应商,宜家塑料产品类别的优先级供应商全球约 5家。前五大客户中 Team Three和 Jarden主要为美国沃尔玛、US Food、Wendy's 等大型商超及连锁餐饮供货,需求量较大且稳定,公司分别是其核心供应商及主要供应商之一。
国内客户中百胜中国及蜜雪冰城在2021年上半年也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公司是二者餐饮具全品类供应商,合作以来国内业务呈放量增长。
二、财务数据拆分:公司确定性迎来收入爆发 盈利改善
2.1收入:公司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内外销齐增助推公司爆发
2022年公司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Q2 单季度收入同比增加 111.82%。
2017-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8.08/9.48/10.20/10.26/12.34 亿元,CAGR为 11.19%;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9.95 亿元,相较 21H1 同比增长 71.76%。
公司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切入家居用品市场带来的增量、国内外生物全降解用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塑料餐饮具新客户的开发;季度营收来看,2022Q2单季度营收达 5.80 亿元,相较 21Q2 同比增长 111.82%,公司下半年营收普遍会高于上半年收入,随着海运价格下降、海外需求复苏以及国内客户迅速放量,公司收入将持续高增。
收入主要来自塑料餐饮具,生物全降解制品增长快。
分产品看,1)塑料制品:公司90%以上的收入来自塑料制品,总体呈增长趋势。塑料制品中餐饮具占比超过 90%,总体趋稳;塑料家居用品占比较小,2017年占比为0.69%,2018 年开始起量,占比上升为 5.60%;2019年后受海外限塑令的影响,部分传统塑料家居用品转为可降解塑料家居用品业务。
2)生物全降解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业务自2017年后呈放量增长,从2017年的600.56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9188.94万元,2018-2021年同比增长281.68%/57.81%/29.13%/96.72%,CAGR 达97.8%。由于生物全降解制品还处于发展早期,市场竞争者少,且原材料供应较少,所以单价要大幅高于传统塑料制品,2018-2020年传统塑料制品单价在16 元/kg,生物全降解塑料制品单价在40元以上/kg,2021年上半年单价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生产了更多单价较低的膜袋产品。
3)纸制品及其他:公司纸制品业务主要为纸质吸管,业务量极小,2020年我国“限塑令”升级后开始起量。
公司以外销为主,内销增速迅猛。分销售地区来看,
1)外销:公司以外销为主,2020年以前外销占比超80%,其中北美为公司主要销售地区,占比在50%以上。
2)内销:公司内销增速较快,从2018年的6723.32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 3.65 亿元,占比由2018年的7.11%增长到2021年的29.53%,2019-2021年分别同比增长64.36%/81.72%/81.53%,复合增长率达75.67%。
2.2 毛利率:原材料价格下行 美元兑人民币升值,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回升
2021年公司毛利率触底,2022Q2公司毛利率已迎来修复,回升至23.4%。
2017-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0.18%/18.01%/24.13%/26.13%/18.02%,分季度看,2020Q3-2022Q2公司的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7.23%/25.92%/19.50%/20.11%/18.79%/14.11%/18.17%/23.36%,整体波动较大。
2021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至18.02%,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及国际运费高涨而公司延后提价、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2022年随着美元兑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出现下行趋势,2022Q2 毛利率已回升至23.36%。
公司毛利率受塑料制品影响最大,生物全降解制品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分产品来看,塑料制品是公司最主要的毛利来源,占比超过85%,其毛利率与公司毛利率相近,决定公司整体毛利率的变动;生物全降解制品的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2017-2021 年分别为37.22%/43.90%/37.54%/32.04%/22.56%,主要系生物全降解产品尚处于发展早期,行业内供货商较少,因此毛利较高,同时由于目前行业市场较小,所以毛利率随产品形态及客户不同变化较大,2021年毛利下降主要系膜、袋制品大幅增加,该产品性能要求 PLA含量较低导致。
成本最主要受原材料影响,与国际原油价格高度相关。
公司主营成本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运输服务费构成,其中材料成本是成本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占比超过 70%。
公司产品的原材料主要涉及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塑胶原材料以及聚乳酸(PLA)等,塑胶原材料与原油走势密切相关,整体走势与原油价格一致,但变动幅度小于原油。
公司原材料成本受原油影响:2017年年中至2018年第三季度,受产油国减产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影响,国际油价及塑胶原材料价格处在历史高位,因此2018年公司毛利率处于低位 18.01%;2018Q4-2020Q3,油价大幅下跌,塑胶原料价格呈下降趋势,因此公司2019-2020年的毛利率处于较高位置,分别为 24.13%和 26.13%;2020 年四季度以来,PP、PS 价格受国际油价的影响而快速增长,因此公司毛利率自 2020Q4 开始下降;2021年整年原材料价格都处于较高位置,毛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18.02%;2022年 6 月原材料价格出现下降趋势,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
2.3 期间费用:费用率总体较为稳定,重视生物全降解制品研发
2018-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5.69%/5.83%/4.67%/5.08%,管理费用率为4.38%/4.59%/5.07%/3.72%,研发费用率为 3.03%/3.72%/3.76%/3.09%。
销售费用率总体较为稳定,2020年下降主要系收入准则调整,2021年上升主要系公司拓展国内客户较多导致费用有所增长;管理费用率在2018-2020年小幅上涨,主要系收入持续增加导致员工数增加;研发费用在2019年增幅较大,主要系公司该年加大对生物全降解制品及生产自动化的研究导致。
2.4 净利润:净利率波动较大,主要受毛利率影响
2022H1 净利率显著改善:公司净利润率波动较大,主要系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年公司净利率已明显改善。
2022H1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8018.96 万,同比增长138.2%;扣非净利润达 7115.66 万元,同比增长136.85%。随着毛利率的改善,公司净利率显著改善,由2021年的5.77%上升至 8.06%。
三、逻辑一:日用塑料品长坡厚雪,家联可提升空间巨大
3.1 我国是塑料制品主要生产国,日用塑料品市场覆盖广
全球塑料产量较为平稳,中国为塑料主要生产国。
塑料凭借其廉价、质轻、绝缘、不腐的特点,已成为与钢铁、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且其应用范围更甚于其他三种基础材料。
目前塑料的产量已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根据欧洲塑料协会数据,2010-2020年世界塑料产量的复合增长率为 3.12%,2020年世界塑料产量达 3.67 亿吨。
其中,中国为塑料的最大生产国,2020年中国生产了全球32%的塑料;亚洲为最大塑料生产地区,共生产全球52%的塑料;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地区排在第二位,塑料生产占比在19%。
我国塑料制品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出口增速较快。
近年来,中国塑料产业发展良好,除2018年产量大幅下滑外,总体呈增长趋势,2021年产量达 8004 万吨。
塑料制品出口的增长较为迅速,2009-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的占比由12.74%增长到 17.39%,提升 4.65 个百分点;数量由 656 万吨增长到 1423 万吨,十年复合增长率达8.06%。出口的国家以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为主。
日用塑料制品涵盖生活各个领域,是塑料制品中一个巨大的市场。
日用塑料制品是塑料行业的重要分支,属于必需消费品,覆盖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塑料鞋、碗盘等塑料餐具及厨房用品、浴缸等塑料卫生洁具、收纳盒等塑料家居等等,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据智研咨询测算,日用塑料制品为塑料制品第三大品类,2021年占塑料制品总市场的8.76%。
政策监管对日用塑料制品有一定冲击,但总体产量较为稳定。
2010年以前,我国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增速较快,由1997年 的 118.51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 645.86万吨,CAGR达 13.9%;2011年后,限塑令等环保政策的影响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下滑,行业中小生产商受到冲击,落后产能被淘汰,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近几年随着快餐外卖、家居用品等快速增长,日用塑料制品需求爆发,对冲了一部分政策监管对产量的不利影响,近几年总体产量保持稳定,2020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达到 651.10万吨,接近历史峰值。
细分市场来看,塑料餐饮具及塑料家居用品材质分为传统塑料和可降解塑料材质两种,传统塑料主要采用 PE、PP、PS、PET 等材料,可降解塑料主要采用 PLA、淀粉基降解塑料等材料。塑料餐饮具包括餐盒、盘、碟、刀、叉、筷、碗、杯、罐、壶、吸管等,下游应用集中在餐饮行业、民用航空、家庭日用消费等领域;塑料家居用品包括收纳盒、储物箱、小桌 椅等小型家居用品。
3.2 行业内成规模企业较少,家联是具备一定议价能力的龙头
竞争格局优,行业内成规模企业少,家联和富岭是行业龙头。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据企查查和塑料加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塑料制品相关企业注册数为 71.59 万家,规模以上塑料企业数量为1.66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为 2.32%。目前在国内供应塑料餐饮具的企业中,家联科技以及富岭股份是行业内绝对的龙头,是在华国际连锁餐饮业的首选项。
日用塑料制品龙头公司市占率较低,未来可提升空间大。
家联及富岭作为行业龙头,市占率很低,经测算,2020年家联和富岭的产量占日用塑料制品全部产量的 0.94%和 0.93%,CR2 的市占率合计不到 2%。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技术研发实力与产品设计能力,生产规模较大,产品质量高且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市场遍及全球,与国内外大型零售和餐饮等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行业市占率低的原因主要系低端产品进入门槛相对低。
日用塑料制品行业有一定进入壁垒,但低端产品进入壁垒较低,一方面系我国是世界塑料的第一生产大国,塑料制品已发展为全产业链行业,上游原材料产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另一方面系塑料制品的制造相对容易,部分工厂投入成本较低,以家庭作坊式即可经营生产。
低端塑料制品缺乏市场议价能力,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家联等领先厂商更具议价能力,净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低端塑料制品由于初始资金投入低导致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整体设计、研发方面投入均有不足,多数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以模仿为主,生产出的产品粗糙,同质化情况严重,产品结构普遍单一,致使低端塑料制品行业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具备产品议价能力,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行业内的领先厂商则依靠高自动化水平、规范化经营以及品牌力等优势建立起一定议价能力,保有较大利润空间。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5-2021H1 期间,行业平均利润率最高为 2020 年的 6.43%,同期家联的净利率达 11.14%,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3 行业出现新的变化,加速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
2021年高海运 高原材料进一步压缩中小厂利润空间,叠加行业严监管加速中小企业出清。
2020年下半年开始,疫情影响致发往欧美的海运运费暴涨,2021年年底宁波至欧洲的集装箱运价指数达到2020年 6 月初的 9 倍多,海运价格高企;同时原油价格上涨致塑料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厂商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随着环境监管和安全生产政策的收紧,中小型企业受到较强的冲击,生产不规范、产能落后的厂商逐渐被淘汰,市场中小企业出清,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近 6000 家塑料相关企业注销。
家联在此行业背景下拥有较为强劲的优势:
1)公司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18-2020年,公司的总产能分别达到 5.70/6.42/7.30 万吨,塑料制品的产能利用率均在 85%以上,生物全降解制品的产能利用率均在70%以上,同时,公司在 IPO 募投计划中规划新建 2.4 万吨的产能,使用超募资金新建 12 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家居用品项目,近期公告拟在广西投资 10 万吨甘蔗渣可降解环保材料制品项目。公司作为产品加工商,现有产能可根据政策及行业的变化灵活运用不同原材料生产产品。
2)相较于中小微企业,公司高自动化生产可以确保交期稳定、产品质量稳定以及更具成本优势。
公司拥有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已积累如“注塑产品的自动收集技术”、“杯子自动包装技术”、“碗盘系列自动包装技术”、“航空多件套产品自动包装技术”、“全自动改性造粒(生物基全降解材料)生产线”、“产成品输送、包装自动线与智能化物流、储存系统”等优化生产过程,有别于中小微企业或家庭作坊式的塑料加工企业,在2021年海运不稳定的情况下,公司高自动化的生产更大程度保障了产品的交期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稳定,同时,生产成本更具优势。
四、逻辑二:国内下游需求觉醒,国外需求旺盛&产能转移开启
4.1 国内下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餐饮市场连锁化率提升
家联自 2018 年开拓国内市场后,内销收入呈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国内下游需求足够多,近几年外卖、快餐、茶饮等市场的繁荣为国内塑料餐饮具行业提供足够大的土壤,家联还处于开拓国内客户初期,可提升空间大;另一方面是 随着下游品牌连锁化率的提升,整个餐饮产业链都在蓬勃发展并逐渐完善,品牌方对高质量、高安全保障性的塑料餐饮具需求旺盛,此前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大厂在国内市场几乎为一片空白,家联开始发力国内市场为餐饮品牌带来更优选项,且日用塑料品应用范围广,家联未来将不仅局限于餐饮业,还可以应用于更多消费产品,随着家联新产能逐步落地,公司国 内业务将继续呈爆发式增长。
国内业务爆发式增长:目前家联国内客户包括必胜客、肯德基、蜜雪冰城、喜茶等快餐及茶饮品牌客户,充分受益于快餐及茶饮市场规模的扩张及连锁化率提升,2018-2021年,家联内销收入从 0.67 亿元快速增长至 3.65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75.67%,近两年同比增速均高于 80%,国内业务的占比也从 7.11%提升至 29.53%。
2022年上半年国内营收微增 4.16%,主要系上半年国内需求释放不明显,来自蜜雪、喜茶、奈雪等 B 端采购需求在暑期开始放量。
下游市场扩大:外卖、快餐市场迅速扩张,推动国内塑料餐饮具需求上升。
塑料餐饮具下游主要应用于外卖、快餐及咖啡茶饮等领域,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关,此前国外塑料餐饮具需求更盛,近年来,国内下游市场的增长也带来塑料餐饮具需求的爆发。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配送效率的提升,我国外卖市场迅速扩大,艾媒数据显示,2011-2021年期间,我国外卖市场规模由 216.8 亿元增长至 7855.8 亿元,CAGR 达 43.2%;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多地在午餐、晚餐等传统正餐时段选择以快餐代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快餐服务业营业额由2008年的 441.3 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338.0 亿元,总体增势稳健。
国内外卖及快餐市场的发展均为塑料餐饮具带来更为广泛的需求。
下游集中度提升:餐饮业连锁化趋势显著,倒逼行业龙头市占率提升。
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品牌规模化趋势明显,茶饮及快餐店品牌集中度持续提升,据《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饮品店位列我国连锁化率第一位且增速最快,2019-2021年,饮品的连锁化率由 31.5%提升至 41.8%,增加 10.3 个百分点;小吃快餐连锁化率增速也较快,由2019年的 14.5%提升至2021年的 20.4%。
随着下游品牌连锁化率的提升,新消费品牌快速崛起,相关监管措施也逐渐完善,餐饮业产业链进一步得以规范,品牌商一年或面临上百次检查,食品安全方面的舆情风险对品牌将产生重大影响,倒逼行业加大对上游高质量塑料餐饮具的需求,龙头日用塑料品厂交期稳定、安全性高、质量保障度强等优势更受下游品牌商欢迎,行业市占率将获得持续提升。
限塑令对公司国内业务影响:目前家联国内传统塑料业务主要为现制茶饮杯具、超市包装盒以及快餐店餐具,大部分不受限塑令影响。
2020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重点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四个领域提出禁止及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时间节点。
其中跟公司产品相关度较高的是关于一次性塑料餐具的限制,具体要求为:
1)到2020年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2)到2020年年底,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3)到2022年底之前,对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4)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限制范围与公司国内业务重合度较小,中短期内对公司不产生影响。此外,公司的优势点是与客户已建立的稳定合作关系,公司同时具备生产不可降解塑料与生物全降解塑料产品的技术积累,产能可根据市场需求切换,限塑令并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很大冲击,如2020年我国完全禁止不可降解塑料吸管的使用后,公司转为向客户提供纸吸管及可降解塑料吸管。
4.2 海外疫情致家居产品消费旺盛,美国传统行业劳动力短缺致产能转移
家联海外业务此前较为稳定,海外客户主要来自宜家以及欧美连锁商超。作为宜家供应商名录内公司,宜家每年会为公司带来稳定增量;欧美商超方面,受益于疫情下海外日用品需求增长及美国传统制造业劳动力短缺,公司海外业务也迎来高增,2022H1外销收入同比增长101.76%。
2022年海外业务迎来高增:2018-2021年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8.78/9.08/8.14/8.70亿元,其中以北美、欧洲业务为主,2021年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51.92%、11.60%,海外客户产品去向多为商超类客户,最终客户包括宜家、沃尔玛、Kroger、Costco等知名连锁商超。
作为宜家供应商名录内公司,宜家每年会为公司带来稳定增量,近三年公司欧洲区收入增速都在10%以上,2021年同比增长了20.68%;随着海外塑料餐饮具及家居用品需求增加,美国本土产能劳动力短缺,公司迎来海外大幅增长的订单,2022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 8.1 亿元,同比增长101.76%。
此前公司产能有限,为保障公司第一大客户宜家订单,公司北美收入并未显著增长,随着公司新产能逐渐落地,北美区收入有望持续获得高增。
疫情居家政策致海外日用品、家居用品需求大增,我国相关塑料制品出口近两年持续高增。
以美国沃尔玛及家得宝(Home Depot)为例,二者近两年收入仍保持正增速,主营家居建材用品的家得宝在2020Q2收入暴增,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速超过20%。
由于我国较早恢复生产,海外家居用品需求旺盛致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大增,据海关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塑料制餐具、厨房用具、其他家庭用具及卫生用具出口值疫后大幅增加,2021 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均维持30%以上,2022年上半年在去年较高基数的情况下,同比增速均在 20%以上(2 月春节除外)。
疫情致美国劳动力短缺情况加重,传统制造业产能对我国依赖程度增加。
疫情前由于美国年轻人进入工厂工作意愿低,美国制造业的职位空缺率已位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新冠疫情后,美国大笔支付失业金引发“离职潮”,制造业劳动力短缺情况进一步加剧,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美国非耐用品制造业职位空缺率由 3%左右上升至 4%以上,到2021年 6 月,职位空缺率已上升至 7.8%,职位空缺接近 40 万人;近期劳动力短缺情况有所缓解,但职位空缺率仍大幅高于疫情前水平,2022年以来职位空缺率均在 5%以上。制造业劳动力短缺导致美国传统制造厂生产低迷,订单向我国转移。
五、逻辑三:“限塑” “双碳”背景下,可降解新材料迎来广阔市场
5.1 海内外“限塑”政策趋严,可降解塑料迎来高速发展机遇
国内外限塑政策逐渐趋严,塑料治理进入新阶段。
传统塑料作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难以分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际上多个国家出台了限制传统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极大促进了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2022年3月,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 案)》,来自17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环境部长和其他代表批准签署了该决议。决议指出,建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涉及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其生产、设计、回收和处理等。该决议将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
欧盟 “禁塑”力度最强,美国力度稍弱。
在世界各地限塑法令中,欧盟及中国政策力度最强,已逐步将“限塑令”升级成“禁塑令”,并将禁塑产品范围从塑料袋扩大至一次性塑料用品。欧盟的“禁塑令”包括“从2021年 7 月 3 日开始,彻底禁止生产、购买和进出口一切可选用纸板等其他替代材料生产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餐具、吸管、气球杆、棉棒,甚至包括用可分解塑料制成的袋子和外包装”。美国的限塑力度稍弱,根据各州情况不同实施情况不同。
我国已将“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各省市积极推进,吉林、海南、山西最严。
我国自2008年起开始第一次“限塑”,到 2020 年 1 月,限塑令升级,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续各省区纷纷出台政策限制不可回收塑料的生产与使用,其中吉林、海南、山西“禁塑”最为严格,在 2015 年,吉林省最早施行“禁塑令”,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海南和山西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规定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
随着各国限塑令逐步落地,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以 CAGR10.64%的增速增长。
欧洲和北美较早开始关注环降解塑料领域,在我国升级“限塑”令之前,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由西欧和北美消耗,2019 年二者分别消耗了全球 55% 和 19%的可降解塑料。随着各国限塑政策的实施,全球生物降解塑料行业都将获得快速发展机遇,据 GrandView Research 预测,全球生物降解市场规模将从2016 年的 25 亿美元增长2027 年的 76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 10.64%。
我国“限塑令”主要涉及外卖包装,可降解外卖包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日用塑料制品领域中,2020年我国颁布的限塑令影响最大的是外卖包装袋和包装盒,此前受限于成本过高,可降解塑料外卖袋盒在2021年以前的规模较小,随着政策的推动和产能的扩张,我国可降解外卖包装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其中2025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节点,《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 30%。
根据政策节点及艾瑞咨询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外卖包装袋及包装盒渗透率将分别达到 30%、50%,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30 亿、465 亿。
5.2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PLA 替代传统塑料将更有利于减碳
各国“双碳”规划逐步落地,我国力争2030年实行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碳排放规划逐步落地。
目前,2020年排名前十五的碳排放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达峰,中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承诺将在2030 年以前实现碳达峰。
许多国家已将碳中和达标时间和措施具体化,其中我国在2020年首次宣布,要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将加快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其中以 PLA 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将更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减少传统塑料的使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力度。
塑料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排放温室气体:
1) 化石燃料的开采和运输,几乎所有塑料都源自化石燃料;
2) 塑料的精炼和生产制造:塑料制造是通过将烷烃裂解成烯烃,将烯烃聚合和塑化成塑料树脂,以及其它化学精炼工艺,这个过程将产生极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 塑料废弃物的管理;
4) 塑料进入海洋、水体和陆地环境后产生的持续影响。
根据《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塑料工业消耗了全球 8%的石油,仅塑料制造阶段(将树脂制成塑料产品)就产生了全球1%的碳排放。若从全生命周期考虑,塑料生产和使用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 3.8%。
可降解塑料按照原材料可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 PLA(聚乳酸)、PHA (聚羟基烷酸酯)、PGA(聚乙醇酸)和淀粉混合类生物塑料等;石油基可降解塑料包括 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以及 PCL(聚己内酯)等。由于 PLA、PBS 和 PBAT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力学强度,所以三者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包装领域。目前,由于 PLA 与 PBAT 有较好的性能且成本相对更低,二者的市占率最大,PBAT 及 PLA 全球产能占比分别达 29.9%和 29.4%。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通过“生物质—生物基产品—循环利用或燃烧—CO2—生物质”可以形成完整闭环,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减少当前石油路线生产塑料的碳排放。
根据《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的研究,以接近国内 PLA 的生产环境为前提,PLA产品的碳排放系数远低于 PE、PP、PBS、PBAT 等石油基塑料产品。所以,以 PLA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替代以石油基传统塑料构成的高碳产品将更有效减少碳排放。
5.3 公司掌握 PLA 核心改性技术,同时发力甘蔗渣新材料
公司生物全降解塑料业务放量增长,“限塑”法令将持续推动内销收入增长。
伴随生物全降解塑料行业快速增长的趋势,公司的生物全降解制品收入呈爆发式增长,从 2017 年的 600.6 万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9188.9 万元,CAGR 达 97.8%。2020年前主要系外销推动,2018-2020 年外销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 284.2%、58.4%、24.8%。
2020年我国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公司针对国内明确限制品类,大力发展 PLA 吸管及 PLA 膜袋等产品,客户包括 “盒马鲜生”、“7 分甜”、“蜜雪冰城”、“吉野家”等知名品牌,内销收入大幅增加,2020 年同比增加 15.8 倍,2021年上半年收入已达到 2020 年全年收入的15.0 倍,随着我国“禁塑令”持续推进,公司生物全降解塑料收入有望持续放量。
PLA 材料需改性使用,公司多年研发积累,已掌握 PLA 核心改性技术。
PLA 等生物降解材料直接加工出的产品在硬度、色泽、韧性、抗压、抗高温、抗水解等指标都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标准,生物全降解餐饮具制品对上述指标及加工精细度要求更高,所以一般需要对 PLA 材料进行改性以提升制品的性能。
公司自2012年起开始 PLA材料改性技术的研发,目前已自主开发并掌握对生物降解材料进行定制化改性的工艺技术和流程,以聚乳酸(PLA)为基础的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已取得多项专利并投入规模化生产,可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品类的产品生产需求。
除生物全降解塑料制品外,公司还发力甘蔗渣新材料领域,收购浙江家得宝,并拟新建年产 10 万吨甘蔗渣产能。
甘蔗渣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可塑性强:能制成各种结构、形状和厚度的包装;
2)循环效率高:90 天自然堆肥可完全降解;
3)更利于减碳:甘蔗在生长过程中即可做碳吸收,更符合“双碳”概念。
所以在包装盒领域,甘蔗渣等植物纤维新材料在欧洲限塑严格地区更有市场空间,我国的甘蔗渣材料还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公司目前对该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收购浙江家得宝,同时拟在广西来宾市投资新建“年产 10 万吨甘蔗渣可降解环保材料制品项目”。
六、盈利预测
2022-2024年财务假设:
营收预测:
1)北美业务,北美传统制造业劳动力短缺,产能外移至中国已成确定性趋势,预计22-24年北美业务会持续增长,营收变化为 65.0%、40.0%、30.0%;
2)欧洲业务,受益于欧洲严格“限塑令”及双碳目标,宜家稳定增长的订单需求,预计公司在欧洲区业务也将获得持续较高增长,22-24年营收变化为 50%、35%、40%;
3)大洋洲业务,预计公司22-24年大洋洲营收变化为 50%、10%、10%;
4)亚洲(除中国)业务,预计公司亚洲(除中国外)22-24年营收变化为 40%、40%、40%;
5)内销业务,公司仍处于进入国内市场新开客户的早期阶段,可拓展空间大,预计公司亚洲(除中国外)22-24年营收变化为 50%、60%、50%。
期间费用方面,预计2022-20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5%、4.3%和 4.3%;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4.5%、4.3%、4.3%;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0%、3.0%、3.0%。
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 19.42亿元、27.87亿元和 38.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7亿元、2.68 亿元和 3.76亿元,EPS 为 1.47元、2.23元、3.13元,对应目前股价的 PE分别为 24.5倍、16.2倍、11.5倍。
七、风险提示海外业务不确定性风险:海外经济存较大不确定性,导致下半年海外客户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对高质量塑料制品的需求处于快速发展期,若众多新的大型公司进入行业,或对公司地位有影响。
原材料暴涨风险:公司净利率与毛利率相关度较高,毛利率主要由原材料价格决定,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暴涨,将极大程度影响到公司净利润。
美元大幅贬值风险:2022年上半年美元兑人民币大幅升值,利好海外出口,若未来美元大幅贬值,或对公司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
现有客户业务收缩风险:公司的增长主要依托于下游行业的大β,单一客户的收缩不会对公司长期逻辑有影响,但公司寻找新客户需要时间,短期内或造成业绩波动。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官网】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战略报告|管理文档|行业研报|精选报告|远瞻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