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依山傍水的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构成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今天的《锦绣乡村》系列报道,我们一起去看这片种满黄桃、枇杷、花椒的紫色页岩大地上,村民的笑容在阳光下绽放。

【标题一】 锦绣乡村 醉美栗江 山水六合

  地名:王家宗祠、法华寺、长冲湖、长冲湖桃园、千亩花椒基地

【标题二】 锦绣乡村 六通四达 美满合意

  六合村被群山环绕,从前,满目都是荒芜的石头山。这些年,石头山上种出了致富的花椒,结出了幸福的黄桃,村民都喜欢往山里跑,群山环绕都是宝。村里还有新铺的水泥路、修缮的新祠堂、添置的新路灯、开放的新球场……让我们看到了“六通四达,美满合意”的新六合。

衡阳花桥镇畔塘村(衡阳锦绣乡村栗江镇六合村)(1)

【现场】贫困户和村民哼着歌在果园劳作

  修剪疏果、遴选果实、拿出套袋、扎紧袋口…蒋星娥喜滋滋地给黄桃套袋,纸起手落间,一个个黄桃就套好了。每年5月,六合村的村民们都会在桃园忙碌好一阵子。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蒋星娥

  杀虫 剪枝 套袋 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陈书梅

  果子成熟了 我们收入就可以 我们真的还是开心

  欢快的情绪在劳动的人群中传递开来,能歌善舞的妇女们边干活边哼唱着歌,让乡村沉浸在欢歌笑语的幸福生活中,在六合村,幸福也正变得多种多样。

【人物】电视声  “别墅大爷”宁资解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宁资解

  以前住的是土砖房,烧火(厨房)的屋子倒了后,家中没有积蓄修缮房屋,村里得知情况,拨了资金帮助我改造了新房,还加盖了一层。

  早年因治病穷困的大爷宁资解,在国家政策和村集体经济的帮助下,有了安心居住的小屋,如今闲时坐在屋口和邻居喝口茶,日子悠哉悠哉。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宁资解

  没想过自己60多岁了,还能住进新房子!我很开心!

【人物】  “果蔬奶奶”王贵诚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王贵诚

  这是我家菜园子,6亩多地分成24块,种满了瓜果蔬菜,绿油油的,充满生机。每周,我种的新鲜蔬菜都会送到市住建局的食堂里,这样一年可获得1万多收入。

  2015年,衡阳市住建局与王贵诚签订协议,由她为单位食堂提供蔬菜。数年来王贵诚每周保质保量供给,靠勤劳的双手解决了家中实际困难。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王贵诚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欢迎来我家吃有机蔬菜水果哦!

【人物】    “带货达人”王黎燕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王黎燕

  我是六合村的 “乡村带货员”王黎燕。虽然我手脚残疾,但我从不放弃自己。从2019年10月开始,我承担起村里的电商代购业务,这让我反而有了帮助他人的能力,忙碌的生活让我享受其中。

  互联网催生的新职业,善于“冲浪”也能绝处逢生。在六合村,王黎燕每月在家手机接单收货就能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小燕子”依旧在飞翔。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带货达人”王黎燕

  生活再难我也要靠自己努力增收,实现人生价值。加油,王黎燕!

【人物】  “猪猪姐姐”宁小莲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宁小莲

  以前我在深圳外资企业打工,虽然收入可观,但上不能顾老,下不能陪小,2005年我回到家乡开始养猪。

  虽然今年行情不如意,但她脸上却始终挂着满足,那是因为身后有母亲,身边有孩子,手里有活干,这就是“猪猪姐姐”宁小莲简单的追求。相比打工的大城市,家乡虽小,却是依靠和心安之处。

衡阳花桥镇畔塘村(衡阳锦绣乡村栗江镇六合村)(2)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宁小莲

  希望以后的生活都像可爱的猪仔一样,白白胖胖、生活旺旺!

  六合村一片片开阔的花椒树、枇杷树、黄桃树在阳光下迎风招展,村民在长冲山劳作。

  眺向远方,升起的炊烟,是家人温暖的守候。

【标题三】 锦绣乡村 六合村:有事就找“赵小华”

  除了看得见的变化,六合村还有许多看不见的人文关怀。在六合村民的手机通讯录里,村服务中心和村党总支书记赵小华的电话一定是拨打频率最高的,无论好事难事,大家有事就找“赵小华”。

衡阳花桥镇畔塘村(衡阳锦绣乡村栗江镇六合村)(3)

【现场】扫马路的赵小华

  赵小华是个重情义的汉子,六合村对于他来说是家乡、是事业,所以上任六合村“大家长”时,他拍着胸脯向村民郑重承诺,“矛盾纠纷不需打110,突发疾病不需打120,打村干部电话,打我电话,我们15分钟之内必赶到现场”。

  67岁的村民王继旺身体患有多种疾病,两个女儿都已远嫁,每每犯病动不得时,老伴第一时间就会打给赵小华。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村民 王继旺

  元月1号 2021年 赵支书和这干部开着车子下午5点半 差一点会死了 赶紧赵支书把我送到衡阳去(治疗)

  在村里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赵小华,不是他有多厉害,而是如家人般的信任。所以村里搞建设一有需要,大家也是出钱出力毫不吝啬,这个768户组成的“相亲相爱”大家庭才是最为宝贵的。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党总支书记 赵小华

  现在大部分村民都积极参与 为村里排忧解难 能出钱出钱 能出思想出思想

  巨大的变化离不开村支两委的付出,更离不开“领头羊”赵小华,从基础建设到产业建设,从环境卫生到乡风文明,一点一点的变化,让村子的人心渐渐凝聚起来。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党总支委员 赵海南

  我能感觉到这些年,六合村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家的精气神十足,邻里和睦友爱

  赵小华还十分关心村里一老一小的生活,每年重阳节都会看望慰问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高考考上一本二本的学生都会给予奖学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六合村党总支书记 赵小华

  我希望看到我们六合村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生活越来越美好

衡阳花桥镇畔塘村(衡阳锦绣乡村栗江镇六合村)(4)

【标题四】 锦绣乡村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的栗江样板

  如今的栗江镇,产业兴了,村庄美了,乡风更文明了。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过程中,栗江镇将始终做到“七个坚持”,在规划、文化、人才、产业、农民、生态和组织7个方面发力,盘活农村资源,做大做强栗江油茶、花椒、中药材种植和玫瑰香猪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同期声】衡南县栗江镇党委书记 颜小国

  做好栗江的山水田园文章,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厕所革命等工作,建设宜居栗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