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吴王决定攻打荆楚,并对大臣说谁敢劝谏我就杀了他!在他的谋臣中有一个年轻人,想要劝阻又担心激怒吴王,既要不犯天威又能说服吴王放弃对荆楚用兵,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计策。

这个年轻人用自己的反常举动吸引吴王注意力,一连三天,每天早上都拿着弹弓在吴王的后花园游荡,不顾露水打湿了衣衫。吴王感到非常的好奇,他哪知是小年轻故意用自己的反常行为激起吴王的好奇心,变被动为主动,为说服吴王打下基础。吴王问他:你一早就来这里,露水打湿了衣衫,这为何故?年轻人答到,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蝉在树上吸着露水高兴地唱着歌,全而不知螳螂就在他的后面。螳螂躬着身体,挥舞着镰刀,想要吃貂蝉,却不知道黄雀就在他的身后伺机而动。黄雀伸长了脖子,正想吃掉螳螂,可是万万想不到我拿着弹弓早就瞄准他了!

螳螂捕蝉的真实故事(历史典故螳螂捕蝉)(1)

吴王看罢,恍然大悟。这个简单的自然现象不正是春秋争霸各国争雄的缩影么?于是重新分析了当今局势,梳理了各国关系,从而放弃了对荆楚用兵的计划。

这个故事警示人们,不能光盯着眼前的利益,往往诱惑的后面蕴藏着陷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被利益冲昏头脑。

换个角度来看,又能启发我们,很多时候好心劝谏并不一定能收获好的效果。往往人们都很难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年轻人没有直接劝谏,而是开动脑筋,通过一个自然界存在的正常现象,从而引发吴王的思考,让吴王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收获了满意的效果。看来转变思路也是我们应对困难很有效的方法。

看完这个故事您有什么收获呢?请在留言处讨论,你知道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