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救创伤的治疗是从现场的一般急救开始如发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必须立即抢救,否则病人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即使发生心搏呼吸停止,只要可能抢救,就应立即施行复苏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对各种类型的创伤妥善地急救处理能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使病人能顺利治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创伤急救的基本流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创伤急救的基本流程(创伤处理和简单的急救)

创伤急救的基本流程

急 救

创伤的治疗是从现场的一般急救开始。如发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必须立即抢救,否则病人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即使发生心搏呼吸停止,只要可能抢救,就应立即施行复苏术以挽救病人生命。对各种类型的创伤。妥善地急救处理能为后继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预防或减轻并发症,使病人能顺利治愈。

(一)现场管理

1.保证致伤因素不再继续伤害人身。如,交通道上除了肇事车辆必须扣留外,其余一般车辆应迅速疏散;火险或带电的电缆必须立即设法熄灭或断电流;不安全的建筑物周围应疏散人员。

2.维持秩序和交通 现场只留有工作人员和伤员,使救援车辆和伤员的运送不受阻挡。保管好伤员的财物。

3.清点伤员人数 初步估计每个伤员的伤情,伤员人数较多时,重伤者应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处理,轻伤者也可请有一般急救常识的人员协助,至少能起安抚作用。

4.保持与急救中心、消防部门等的通讯联系,及时报告现场情况,以取得支持和配合。

(二)现场检伤

重点是区分伤情轻重,使危及伤员生命的损伤能及早得到处理。

1.神经系统,神志清醒,能对语言准确反应,表示中枢神经功能尚好;否则,表示功能障碍。

2.呼吸生命体征,呼吸平稳,每分钟20次左右,发音清楚,表示气管和肺的换气良好;否则表示气道不通畅或肺功能障碍。

3.脉搏在桡动脉上触知清楚有力,一般反映收缩压>90mmHg;桡动脉搏动不够清楚,但颈动脉搏动尚可触清,一般反映收缩压可达 50mmHg。

4.面色苍白且手足发凉,表示失血较多或有休克。

5.受伤部位明显的表现,如伤口、外出血、剧烈疼痛、局部肿胀、畸形或不能运动等。

(三)一般的急救

迅速施行伤口止血、包扎、固定(制动)等,并将病人搬运到医院。即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工作主要是保护性措施,即减轻创伤刺激,防止再损伤和避免增加细菌沾染,有下列注意事项。

1.伤口止血常用的填塞压迫止血法,如果病人的止血功能原有缺陷,填塞压迫法就不能有效地制止伤口出血。

对四肢伤口出血,用止血带是最有效的临时止血法。但是止血带远侧的组织缺氧,可使细胞受损破坏,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止血带使用不当还可损伤神经、血管等。所以,用它阻断血流的持续时间愈短愈好(勿超过1 小时)。注意阻断部位和松紧度。需要施行断肢(指) 再植者不应用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伤肢也须慎用止血带。抗休克裤(服)可用以控制下肢或骨盆大出血,保持上半身血容量和心脑的灌流,兼有固定下肢骨折的作用;但头颈和胸部有创伤时禁用抗休克裤,以免加重局部出血;取下前必须扩充血容量和准备确定性止血,且必须缓慢地排出囊内气体,防止血压骤降。

2.包扎伤口需用无菌敷料,缺少敷料时应选用清洁的织物。包扎要松紧适宜和稳固,以免移位、脱落或阻碍血循环。从伤口脱出的肠管等,原则上不应在现场还纳,覆盖保护物品和包扎,待清创时处理。

3.创伤部位的制动,不仅骨折时需要,其他的创伤也需要,可减轻疼痛刺激、防避再出血或损伤。肢体制动可用夹板副木之类,躯干的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应注意搬动病人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