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典故出自 《史记·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奇货可居的典故与谁有关(典故探究二十八)(1)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是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凭借聪明的头脑,灵敏的市场信息,往来于各地,低买高卖,所以家累千金。

秦国的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其中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又名异人)。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子楚也跟着遭殃,年纪轻轻就被派到赵国作了人质。

因为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所以赵国对子楚礼遇很差。 他乘的车马很简陋,日常的花销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志。

奇货可居的典故与谁有关(典故探究二十八)(2)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经常到邯郸(赵国都城)去做生意,有一次偶尔见到子楚,就感觉这人不一般。然后商人灵敏的信息发挥了作用,经过吕不韦的综合分析盘算,认为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屯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于是,吕不韦就主动前去拜访子楚,直接开门见山对他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子楚听完,笑了,嘲讽道:“你不过一个商人(那时,商人的地位很低),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吧,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

吕不韦诚恳地说:“要知道,当你的门庭光大了,我的门庭也就跟着能光大。”

子楚见吕不韦态度很诚恳,所言也有道理,就和他坐在一起,仔细地听吕不韦分析。

奇货可居的典故与谁有关(典故探究二十八)(3)

吕不韦剧照

吕不韦很自信地说到:“秦孝文王已经老了,安国君已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对她言听计从。只有华阳夫人能够选立太子,但是华阳夫人却没有亲生儿子,是这样吧?”

子楚点头称是。

吕不韦继续说道:“现在你们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本来就不怎么受秦王宠幸,况且又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以后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那么争太子之位,同你长兄和早晚都陪伴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相比,你也没有多大指望啊。”

子楚很失望,无奈地说:“是这样啊,那我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微笑着说:“你不富裕,又客居在赵国,拿不出像样的物品来奉献给亲人,也没有花销来结交宾客。我虽然不富有,但是,家产也有千金,请允许我出钱,为你西去秦国,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争取让他们立你为太子。”

子楚听完,非常感动,叩头拜谢道:“一定会实现了您的计划,到那时,我愿意与您共分享秦国。”

后来,经过吕不韦的一番长袖善舞的操作,果然子楚被立为太子,再后来,子楚继承王位,吕不韦也跟着光大了门庭,由地位低下的商人成为一代权相。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常比喻凭借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谋利。《史记·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原文: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奇货可居的典故与谁有关(典故探究二十八)(4)

吕不韦剧照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柰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