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言

名人口吃那些事儿 名人口吃那些事儿(1)

从国王到影星——名人与口吃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年轻时曾饱受口吃之苦。他的痛苦状态与焦虑心情,在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中被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由于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约克公爵成为最后一个从怀特岛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的学生。他甚至不能回答一半的一半是多少,因为他无法拼读出“四分之一”(quarter)这个单词,单词开头的辅音字母对他来说太难读了。

公爵的父亲国王乔治五世对儿子的痛苦也没有太多同情,当听到儿子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时,他就不耐烦地对儿子说“给我滚出去”。害羞、内向,又被他外向、人缘好的哥哥大卫(即后来的国王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的阴影笼罩着,再加上无比的焦虑,乔治得了很严重的胃溃疡,最后他不得不做手术接受治疗。

约克公爵和伊丽莎白•鲍斯•莱昂结婚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寻求专业治疗。由朋友介绍,乔治找到了在澳大利亚出生的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Lionel Logue),他每周都会来到位于伦敦哈利街的罗格治疗中心接受治疗。从1926年10月20日到1927年11月22日,乔治一共接受了82次预约治疗服务,而且利用所有空闲时间每天刻苦练习,完成罗格布置给他的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在开着的窗户前面张开嘴大声模仿每一个元音发音,然后保持口型15秒钟)。在那一年年末,乔治的口吃症有所减缓,并可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联邦议会上比较流利地发表公开讲话。

与菲利浦和国王乔治六世一样患有口吃者大有人在,而且很多都是名人:罗马君王克劳狄一世、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提尼(Demosthenes)、达尔文、年轻时侯的丘吉尔、玛丽莲•梦露。

还有一些作家也和他们同病相怜,毛姆、刘易斯•卡罗尔、亨利•詹姆斯、爱德华•霍德兰、菲利普•拉金、乔治•厄普代克(他因为“说话结巴,不能表达自如,这才去写作”)。

痛,并焦虑着——口吃治疗千年史

由口吃病导致的人类焦虑情绪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公元前几世纪,我们就能从米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模板中看到一位祈祷者向上帝乞求解除自己的口吃痛苦。有记录以来第一个接受口吃病治疗的人是希腊神话中的巴图斯王子,在公元前7世纪,他乞求特尔斐(古希腊圣城)的神庙治愈他的口吃缺陷。神谕给他的“治疗方案”代价高昂而且还令人沮丧:巴图斯王子必须召集军队,收服怀有敌意的异邦族人,而且永远不能返回故乡。他服从了圣人的安排,之后赢得了战争胜利,并成为地中海地区具有雄辩口才的君主,最后他还统治了古希腊殖民地古利奈(今天的黎巴嫩)。

从前,人们认为语言障碍是一种生理缺陷。据说亚里士多德也是结巴,他相信口吃者的舌头笨拙,不是长得太厚就是太硬,“跟不上头脑的思维”。2世纪时,古罗马名医盖伦认为,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身体体液不平衡导致口吃,而且口吃者的舌头又湿又冷,所以弗朗西斯•培根建议喝热酒,用来“融化舌头,因为冰冷的舌头易打结”。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御医阿米达认为口吃完全是由于舌头畸形引起,建议治疗时实施手术,分开舌头上的系带。19世纪德国医生约翰•迪芬巴赫甚至为口吃症患者做手术,割下他们舌头上的一块肌肉。后来在欧洲大陆、英国和美国,人们争相模仿这种治疗方法,在做手术时连麻药都没有,患者的痛苦可想而知,而且还有性命之忧。

法国的著名外科医师尚•马克•加斯让•伊塔尔的治疗方法很人道,但是也没什么效果。他认为口吃是由于舌头及喉部的肌肉僵化引起的,他把金质或象牙小叉子放在下颚牙槽弓处,用来支撑舌头的运动。

治疗师叶慈在大洋彼岸的纽约发明了“美国式治疗方式”,他认为声门的痉挛导致了口吃。他还以“寡妇林恩”的名义开办了一家治疗院并做广告招收学员,林恩是他女儿的家庭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不使自己的职业威望受损。叶慈的治疗院很受欢迎,其实叶慈治疗法成功的秘决非常简单:病人在讲话时,要使舌尖紧紧抵住上颚,不得动弹。

门德尔松坚持认为口吃其实是心理问题,讲话人会因为有无数个想法同时涌入大脑而产生了混乱,所以说话时结结巴巴。

几十年后,语言理论学家逐渐找到了接近现代科学的结论。之后,人们相信口吃不是身体缺陷造成的,发音时错误的换气、发音器官的使用不充分都是口吃形成的原因。亚历山大•梅尔维尔•贝尔是一位聋人教师,也是电话发明者贝尔的父亲,他和儿子一样都嘲讽当时的流行说法——认为口吃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贝尔父子坚持认为口吃是个坏习惯,只要是习惯就可通过发音器官训练矫正错误。

之后,口吃理论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口吃者所处的社会及生活环境。其中,堪萨斯州研究员温德尔•琼斯认为,口吃者的父母最有可能是那种急于跻身上流社会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在经济及社会地位上都更成功,并且焦虑地意识到语言技能对孩子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影响。然后,父母就会很夸张地关心孩子们说话时的语言模式、总是打断他们的语言节奏,最后形成的习惯很容易使孩子们患上口吃。

口吃症二三事

世界上大约有1/10的成年人及2/5的未成年人患口吃病。2岁到5岁是口吃病的易患期,然而,即便他们在早期有口吃症,大多数人在青春期也会恢复正常。巴里•吉特在著作《口吃的全面探究与治疗》中,言之凿凿地谈到很多孩子都被老师麻木的行为伤害过。作者吉特还在书中写道,很多聪慧的孩子仅仅因为口吃就会被老师嫌弃,即使被叫到回答问题,他们也只说“我不知道”,因为他们不愿意被嘲笑或看到老师不耐烦的表情。

很多口吃患者,如亨利•詹姆斯和已故的《纽约时报》评论人乔治•罗赛尔只是在讲母语时才结巴;两个人精通法语,有时为了避免窘境他们干脆直接讲法语。有些口吃患者只在特定场合或和特定的人群谈话时才能表达自如,例如,他们和动物或小孩子说话时非常流利;有的人在独处时即使大声朗诵也不会结巴;有的人在骂脏话时嘴皮子很溜。有些人在唱歌时不会卡壳,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告诉我们,亨利•詹姆斯总是为他的朋友吟诵他最喜欢的诗歌。

我们这一代最有名的口痴患者是乔治•瓦西契柯夫,他来自俄国贵族家庭,是美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瓦西契柯夫会讲法语、德语、英语,他讲母语俄语时口吃很严重,但是如果手里有麦克风,他的口吃症又消失了。

对于口吃患者来说,每个字母的难易程度都不一样。国王乔治六世最尴尬的时刻就是发“s、f、k”这几个音节时,其中“k”音最令他苦恼,因为他总是要向自己的父亲——国王(King)及大英帝国(United Kingdom)祝酒。就这样,乔治在演讲时,发音困难的所有单词都会被替换掉,例如“government”会被“ourselves”代替,“call”会替换成“summon”,语言治疗师还让国王乔治六世练习绕口令。

口吃病症和亲代遗传也有重要关系。马克•歇尔的回忆录《口吃》就提到过他的父亲意识到他的叔叔和大儿子都是口吃患者时的焦急心情。歇尔不仅有口吃症,他还患有小儿麻痹,所以他的童年生活真是不轻松。“那时我只有八岁,还刚刚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父亲有时就会冲我嚷嚷,因为我连一句话都说不连贯。”老歇尔担心他的儿子会和家族中的男性亲戚一样都有口吃病。一些语言理论研究专家指出,口吃病可能具有遗传性,《纽约时报》曾经报道印度有一名患有口吃病的妇女,她的父亲、祖母、两个孩子都是口吃。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口吃和遗传有任何关系。

战胜口吃——国王与首相的故事

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莱纳尔•罗格为国王乔治六世治疗时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细节。莱纳尔坚持让国王来到他位于哈利街的语言治疗室接受预约治疗,根据一般性礼节,治疗师应该到国王指定的地点完成预约服务。其实,莱纳尔是希望给国王施加压力,因为他认为这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当国王要发表演说时,罗格就会来到国王的行宫帮助他准备演讲——揣度语调、纠正错误、润色每一个词汇并替换掉存在风险的词语。国王非常喜欢罗格,他也经常被邀请留下来和国王的家人共进晚餐——国王夫妇、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公主(未来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玛格丽特公主。罗格和国王最后成了好朋友,两人经常互送圣诞或生日礼物,他们还互寄了很多信件。

之后,国王乔治六世的长兄爱德华八世为了和辛普森夫人结婚放弃了王位。从这时起,罗格又成了国王的良师益友,两人一同努力并整整用了5个月的时间准备加冕礼演说。接着,罗格又和国王并肩完成了一系列演讲任务,从宣布第二次世纪大战的开始到诺曼底登陆日,再到一年后战争的胜利结束。尽管国王的演讲不能说是最完美、最雄辩的演说,但是有了莱纳尔•罗格的帮助,乔治六世非常流利且经常口才不错的演说的确令他的臣民们感到非常高兴,并使他成为战时艰难岁月中倍受尊敬的君主。

国王乔治六世的故事完全不同寻常——经过莱纳尔•罗格的严格训练、勤勉地完成罗格交给他的训练任务,再加上超强的毅力与决心,罗格帮助国王乔治六世战胜了自开天辟地以来很多君王都日思夜虑的口吃顽症。最后,这位语言治疗师这样赞扬国王乔治六世——“他是我见过最勇敢、最有毅力的人”。

严格的训练和坚毅的决心是口吃病患和语言治疗师应该共同具有的坚不可摧的信念。“是我,亲爱的”,这是玛丽莲•梦露在电影《热情似火》中的一句台词。虽然台词简单,但是对于梦露来说却非常难,这位性感女星一共重拍了47遍才把这句话说得很顺口。

丘吉尔说:“有时,并不令人厌烦的小结巴会帮助你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然而,认识丘吉尔的人相信,口吃是丘吉尔演讲时的最大障碍。丘吉尔天生就患有口吃,而且说话时还口齿不清,他根本分不清楚“S”和“Sh”音应该怎样读,他在1897年时还看过皇室医生菲利克斯•西门。西门在回忆中写道,丘吉尔的口吃病不是生理缺陷造成的,他还评论说,“勤于练习和坚持不懈”是他克服困难的唯一方法,“我从未见过如此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看历史EYEON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