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是常见动物,但如果是身长约1米的巨型青蛙呢?在非洲喀麦隆和赤道几内亚两个国家,就栖息着这样的巨型青蛙,它们叫做巨谐蛙,或者被称为非洲巨蛙。
蛙中“巨无霸”
普通青蛙(我们非常熟悉的田鸡)体长一般为60-80mm,体重在250g左右。非洲巨蛙体长为30cm,体重可以达到3千克,将巨蛙的后腿伸展出去,体长将近1米。一只非洲巨蛙约等于10只普通青蛙,它们被认定是现存体积最大的蛙类,也是蛙中“巨无霸”。
非洲巨蛙在外观上和蛙类没有太大的区别,整体呈三角形状,鼓鼓的眼睛,褐绿色的背部表皮布满一列一列的疣粒,你一眼可以看出它是一只青蛙,只不过会惊讶于它的体积为何会如此巨大。
别看它们体型硕大却一点都不笨重。前腿短小粗壮,后腿超长健硕,皮下没有多余的脂肪,靠着这样发达的四肢,它们成为蛙中弹跳冠军。据当地人描述,它们可以轻松跳上4米高的房顶。20世纪80年代,有人带它们到美国去参加“蛙跳比赛”,测出一跃之下离地距离足有5米之高。
后腿伸开后足有全身的一半
普通的青蛙一般以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为食,但这些小体积的动物不一定能填饱非洲巨蛙的大胃口。鱼、虾、老鼠……只要是那张宽大的嘴巴能够吞下的,都可以作为囊中之物,甚至它们还会吞食其它种类的小型青蛙。为了更好地在嘴中固定这些较大体积的动物,上颌还进化出了小齿,锋利的小齿扎入猎物的身体,到口之物哪还能有逃走之理。
我们都知道蛙类的眼睛十分特别,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但对动态的捕捉却异常灵敏。非洲巨蛙也是如此,它们的眼睛除了正上方和后方无法看到,其余角度都在视野之下。不仅如此,这双类似“雷达”的眼睛直径足有2.5cm,眼睛和口腔之间只有一层薄膜,在吞咽中它们不时闭上眼睛,口腔顶壁的薄膜向下挤压,以此帮助自己快速吞咽食物。
和其它蛙类相比,非洲巨蛙身材彪悍、食性凶猛,但它们也有温柔的一面。在交配时节,雄蛙没有呱噪的鸣响,而是张开嘴巴发出长长的啸叫声,雌蛙寻音而来。大多数蛙类都是体外受精,雌蛙将卵子排出体外,附着于植被,随后由雄蛙来完成受精过程,受精结束后雌蛙与雄蛙就会离去,但非洲巨蛙在体外受精结束后,仍然守护在旁,并为子女建造“游泳池”。
在喀麦隆西部河流沿岸,研究人员曾在那里找到非洲巨蛙产卵的巢穴。巢穴区域内,岸边周围的树叶、石子都被清除,露出了其中的凹池。这样的池子有22个,一半以上都有巨蛙幼崽,根据统计每一个池子中含有3000多个卵,有些可以看到不同年龄的蝌蚪。研究人员表示,非洲巨蛙自己建造了这些巢穴,并且重复使用来繁衍后代。
为什么非洲巨蛙对自己的孩子如此上心?这是因为它们刚刚产下的蝌蚪就有鹅蛋大小,被其它动物发现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长期的演变和进化中,非洲巨蛙形成了这种更具家庭感的繁殖习性,雌雄双蛙会24小时守护在池塘边,防止捕食者的偷袭,夜以继日直到蝌蚪变为成蛙体型。
濒临灭绝
非洲巨蛙繁殖能力十分强大,每次可以产下数百颗卵,加上它们护卵的习性,在野外的成活率较高,但就是这样繁殖力很强的非洲巨蛙,现在却面临着种族灭绝的危机。
1906年科学家在非洲原始森林中发现非洲巨蛙,从那时起它们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体型巨大、没有毒、肉质鲜美、野味十足,也许是因为肌肉十分强健的原因,蛙肉吃起来更具弹性。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非洲巨蛙被当做餐桌上的美味珍馐。
这种蛙类只有在非洲特定区域才能够被找到,因此当地人开始大量捕获它们出口欧美,一些还没有成年的非洲巨蛙也会被捕获。肆无忌惮地捕杀,使得非洲巨蛙的数量直线下降。2016年非洲巨蛙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3.1版),州政府也颁布禁令,但效果仍不理想。
一方面在利益诱惑下仍有人冒着犯罪的风险进行捕捞,另一方面非洲巨蛙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它们只能适应非洲雨林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及清澈纯净的活水水源,城市工业对水质的污染,使得巨蛙存活率下降。
有研究显示,化学试剂的排放,会影响两栖动物的免疫力。其中,专门寄生蛙类的壶菌可以趁虚而入,它们寄生在两栖动物的受精卵内,引起发育畸形甚至是大面积死亡。
人们也曾希望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繁殖巨蛙,但直至今日没有成功。
大家族
蛙类是古老的生物物种,距今已有3.6亿年的历史。科学家认为它们是由鱼类演化而成,总鳍鱼类具有原始肺部构造,鱼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在水氧缺乏时可以在岸边短暂爬行吸取氧气。因此,逐渐演化出可以爬行的四肢,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两栖纲无尾目的蛙类。
它们品种多样,有身长7.7毫米的童蛙,有颜色瑰丽但皮肤却能渗出毒素的箭毒蛙,还有能看到内脏的透明蛙……栖息地不仅分布在湖泊、沼泽、湿地,甚至还有山地和沙漠。
蛙类是两栖动物类型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支,因以其它动物不会接触的昆虫为食,成为全球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假如蛙的数量大幅减少,就会导致昆虫数量无限制地增加,威胁公共卫生与食物供应。因此,蛙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
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频繁活动中,一些蛙类成为餐中美食,一些蛙类饱受工业排放污染之苦。世界范围内蛙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下降。虽然有法律、有科学家发声保护这些动物,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当为这些生物做得更多。
参考文献:
1. Mark Rodel,《自然历史杂志》,科学网,2019
2. 王大锐,蛙类哀鸣,知网,2011
作者:树懒 审核:henna 校稿编辑: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