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电影家协会消息,著名导演黄蜀芹于昨晚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

黄蜀芹1939年9月9日生于天津,翌年随父母到上海。1959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64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她跟随谢晋,任《啊!摇篮》和《天云山传奇》副导演,1981年开始独立拍片,先后执导《当代人》《青春万岁》《童年的朋友》《超国界行动》《人·鬼·情》《画魂》《我也有爸爸》《嗨,弗兰克》等8部电影,《围城》《孽债》《承诺》《上海沧桑》《啼笑因缘》等电视剧;以及电视电影《丈夫》和《红粉》,昆剧《琵琶行》,话剧《金锁记》。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2)

作为中国第四代成就卓著的导演,女性的身份给了黄蜀芹独特的观察视角,代表作《人·鬼·情》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女性电影”。她的作品力求完美,屡屡获国际、国内大奖。她追求艺术上的鲜明个性,提倡“小题材大感情”。

黄蜀芹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2016年3月27日,荣获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3)

早年经历:从“艺二代”到新锐导演

1939年9月9日,作为戏剧艺术家黄作霖(黄佐临)和金韵之(丹尼)的长女,黄蜀芹出生在天津祖父母家的老宅,取名“蜀芹”——“蜀”意为母亲在四川怀孕,“芹”取其祖母名,以示纪念。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4)

1947年,8岁的黄蜀芹在桑弧导演的文华影业公司第一部电影《不了情》中客串一名北方口音、 会弹钢琴的“缺牙龙”女孩。电影公映后,跟着刘琼等大明星去街上做宣传,被围观。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5)

18岁时,热爱艺术的黄蜀芹高中毕业,报考电影学院,可惜那年北京电影学院不招生。为了完成电影梦,她下乡待了两年,1959年,她如愿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四年大学毕业,她回到上海,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场记、助理导演、导演 。

1979年,黄蜀芹在谢晋筹拍的电影《啊,摇篮》中担任副导演 ,负责管理剧中的驴子。1980年,在第二部给谢晋做副导演的影片《天云山传奇》中,她开始执笔整理导演台本,得益匪浅。电影拍完,谢晋宣布“黄蜀芹毕业”,可以独立拍片了。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6)

1998年黄蜀芹祝贺谢晋从影50年

初出茅庐:收获“女性电影”的标签

1981年,黄蜀芹拍摄个人电影处女作《当代人》,这是关于她所理解的当代人生活题材的影片。1983年,她独立导演青少年题材电影《青春万岁》,第二年获第8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纪念奖。1984年,黄蜀芹又拍了一部关于孩子的影片,《童年的朋友》次年获得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奖、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7)

《童年的朋友》获首届“童牛奖”,黄蜀芹与主创及该届主持人于蓝合影

1987年,黄蜀芹与李子羽、宋日勋合作编剧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也是目前为止被公认最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人·鬼·情》。女性的身份注定了黄蜀芹与生俱来的关怀取向,这部影片也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8)

黄蜀芹(右)在《人·鬼·情》拍摄现场

事实上,黄蜀芹对“女性电影”的真正认知,是从儿子郑大圣这里开始的。那天,她写完一段剧本,特别开心,告诉儿子“我今天写了场好戏”。郑大圣听完母亲的叙述脱口而出:“你搞女性电影啊?”那是黄蜀芹头一回接触到这个词。所以,导演的女性意识并非一种自觉的主题先行,而是隐约之中在寻求一种关乎于自我身份的表达。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9)

电影《人·鬼·情》剧照

相比之下,其父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倒是被执行得彻底。譬如影片的结构就是虚实两条线,一条聚焦女主人公秋芸,刻画一个反串女演员的艰辛,另一条探入秋芸的表演世界,跟着钟馗送妹妹出嫁。又好比她吸取丈夫郑长符的建议,用全黑背景来表现虚化的钟馗世界,在中国电影史里开创先例。《人·鬼·情》完成后,黄佐临特地写了贺词——“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悟得情与理,是戏还是艺”。这么多年,他头一次直接表扬女儿。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0)

河北梆子名伶裴艳玲和她的钟馗是黄蜀芹《人·鬼·情》的灵感来源

影片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第五届巴西利亚国际影视录像节电影金鸟奖;1989年获法国第11届克雷黛国际妇女节公众奖、美国圣巴巴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1)

《人·鬼·情》荣获第8届“金鸡奖”7项提名及最佳编剧和最佳男配角奖

走向小屏幕:拍出留给时代的作品

普通观众熟悉黄蜀芹,或许还是因为电视剧。

1990年,钱锺书、杨绛答应把小说《围城》的电视剧改编权授予黄蜀芹这位“贤侄女”。骨折休养100天后,黄蜀芹由丈夫郑长符推着轮椅上片场,用拍电影的方式执导10集电视连续剧《围城》。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2)

要说拍《围城》,黄蜀芹曾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因为父亲黄佐临当年和母亲从英国剑桥硕士毕业后,转道法国坐船回天津,办完祖父的丧事后又辗转到四川教书,一路风雨坎坷,最后回到上海……时间、路线,几乎和钱锺书先生笔下的方鸿渐一样,她完全能感受到“走到哪儿漂到哪儿”的心理状态。可真当剧本落到她头上,忐忑是最大感受。

《围城》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72个。黄蜀芹意识到,72个人物一个都不能马虎。她在脑海里预演人选,但因经费紧张,每次去请人,她都这样做开场白:“我们这戏酬金比较低,但是,是向大师致敬。”结果,请谁谁到,史无前例的中国电视剧最隆重演员阵容出现了。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3)

黄蜀芹对围城精神底蕴的准确把握,陈道明、英达、葛优等演员对人物尴尬状态的完美诠释,把钱锺书文字的幽默、机灵、感伤完全转为活生生的人物群像,城里城外,世事沉浮,令人不胜唏嘘。

该剧赢得钱锺书、杨绛高度评价。钱锺书在回信中说,录像带他们一家三口“费半夜与半日,一气看完”;杨绛更是触笔灵动地告诉她,“我们院内的领导和许多同事看了《围城》电视录像都欣赏得不得了,有一人坐在桌上笑得跌下来”。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4)

黄蜀芹、孙雄飞拜访钱锺书、杨绛夫妇

许多年过去,这部根据钱锺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仍被认为是中国当代电视剧的经典之作。荣获第11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男主角奖和第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几年后,黄蜀芹又交出一部留给时代的作品。根据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孽债》于1995年在上海电视台以沪语播映,创下了42.62%的超高收视率。“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五个孩子从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的故事,牵动着无数普通人的心。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5)

功成名就,依旧没有停下创作脚步

1996年,黄蜀芹执导父子题材电影《我也有爸爸》,获得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特别奖。2001年执导影片《嗨,弗兰克》,随后还出版了黄蜀芹自述成长经历和拍摄《嗨,弗兰克》等影片过程的图书《东边光景独好》。2004年4月,65岁的黄蜀芹执导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年代剧《啼笑因缘》。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6)

黄蜀芹和《我也有爸爸》男主演吴大维、女演员马晓晴以及小演员等

2000年,黄蜀芹执导昆剧《琵琶行》,坚持在三山会馆古戏台作回归传统的庭院式表演,首创把演员装扮过程呈现在观众眼前,强调戏剧的写意和间离效果。9月,昆剧《琵琶行》受邀赴德国演出,好评如潮。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7)

黄蜀芹执导昆剧《琵琶行》(左二起:编剧王仁杰、主演梁谷音、执行导演张铭荣)

2004年10月,黄蜀芹首次执导话剧,张爱玲原著、王安忆编剧、黄蜀芹导演的《金锁记》演绎了“三个上海女人一台戏”的佳话。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8)

话剧《金锁记》剧照 (关栋天和吴冕)

2007年,黄蜀芹筹拍上影集团与上海京剧院合作的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后改由儿子郑大圣执导,影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19)

郑大圣接过母亲导筒,执导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

2016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将杰出贡献奖颁给了黄蜀芹,因长期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代她上台领奖的是儿子郑大圣。

郑大圣导演今晨回复亲友消息说:“我妈妈过世了。骤衰,走得很快,没什么痛苦。”另外他表示,后事从简,“度过特殊时期再说吧”。

黄蜀芹一生虽不算特别多产,但作为一个力求完美的女艺术家,她的作品跨越青少年题材、女性题材、老年人题材、父子题材,镜头始终对准平民百姓,用小题材抒发大感情。在凡人的喜怒哀乐中,她难得地呈现出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她将作品留给时代,留给这座城市。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20)

黄蜀芹导演,一路走好!

观众永远记得您!

记者:臧明华

部分素材综合自上海文联、新民晚报、文汇报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程晨

著名女导演黄蜀芹因病(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昨晚在沪过世)(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