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永字八法”,似乎家喻户晓。但我今天说的“永字八法”,99%的人没听过,也没思考过。因为很有价值,所以分享。

永字八法的历史以及影响力就不说了,自己百度去。我不说百度上有的。我说这八个字的深刻含义。

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讲解最清晰的永字八法(1)

古代大书法家所写的“永”,看上去形态各异,但内在的用笔逻辑是一致的,这就是“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讲解最清晰的永字八法(2)

永字八法,并不是八种不同的笔画,而是以古汉语中的某种动作去类比用笔的状态。

1,侧原意:不用正面,而是用侧面对着运动的方向,比如,侧着身子从拥挤的车厢中挤到车门口。

用笔:入笔后,直接下压,笔锋偏于一侧,笔画的厚度靠笔肚来完成。

2,勒原意: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作为动词,表示收束,由松向紧。

用笔:由轻快过渡到重缓。

3,努原意:尽其力。

用笔:万毫齐力,铺毫沉着前行。

4,趯(音“跃”,同“跃”)原意:凭借支撑,向上跳。

用笔:调锋肯定后,向上一纵且收笔。

5,策原意:赶马的小竹鞭,引申为扬起鞭子,故作姿态地抽打。懂马性的人都知道,马怕抽打,驱动它只需要吓唬吓唬,实际落在马身上很轻。

用笔:重起轻落。

6,掠原意:拂过物体表面,轻快且随物体之形,比如燕子掠过水面,绝不是一个猛子扎到水里。

用笔:轻快自然、有弹性,线路较长。

7,啄原意:鸟之啄食。

用笔:行笔快速,笔锋峻利,疾走急停。

8,磔原意: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云:文凡言磔者,開也,張也。刳其胸腹而張之,令其乾枯不收。

用笔:铺毫,尽力向下侵入展平再收回。

综上所述,永字八法并非今天理解的八种笔画形态,而是用八种不同的动作来类比用笔的方法。这种类比,古人用得特别多。这很好,但也不好,因为我们现代人已经远远脱离古人的生活状态,所以不太容易理解。但你不得不折服,古人的类比多么传神,多么精妙。

你也必须承认,需要有一个翻译者来让你迅速搞懂。我就原意成为这样一个“使者”,把远古的信息转译过来,传递给你。如果你觉得有启发,请发表在这里,请分享到圈里。

很有意思对吧?你可以花点时间学习《书法入门百问第三辑——笔法基础》,38节课,让你豁然开朗——原来,笔法这么容易理解!一点都不神秘!

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讲解最清晰的永字八法(3)

关注中书汇书法学苑微信公众号,更多好文,咨询课程详情。zshsf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