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三和人才市场》
日本NHK电视台在今年五月推出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以下简称《三和》。讲述的是中国深圳龙华新区,有一处名叫“三和人才市场”的大型职业介绍所。周围小巷内残破建筑物林立,廉价网吧、旅馆鳞次栉比,每天都有众多底层求职者。而本片聚焦的是这群人中的异类,号称“三和大神”。他们与一般打工者不同的地方在于,不愿找一份富士康厂工之类的稳定工作,他们对工作的诉求就是工资高,来钱快,做一天结一天。生活逍遥,对物质要求不高,干一天休三天,无聊时就在网吧通宵打游戏。睡在15元一个床位的旧房子里,或露宿街头。
如果在看之前对三和大神做一些了解的话,会在很多新闻报道中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他们游走于三和人才市场的边缘,手提蓝白“大水”、吃着5元钱“挂逼面”、夹着红双喜散烟,以各种姿势“瘫”在大街上。”于是观影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去寻找“大水”“挂逼面”、散烟这些符号,试图从中解读涵义,但这部影片都没有使用。如果把《三和》的叙事比喻成摄像机镜头,那么这个镜头从深圳都市中心转到三和人力市场,再切中景三和大神群体,然后特写新晋大神东东、日结职介郑大海、三和大神宋春江、第一代农民工、残疾创业者陈用发等人。NHK意图通过这部纪录片立论三和大神的形成原因是他们作为中国第一代打工者的后代,度过了留守的童年,没有父辈的雄心,只能在虚拟现实的世界里满足欲望。而实际上,以上采访信源和留守儿童与三和大神之间的因果联系都不够充分有力地构成意指链条。
简单地说,影片仅仅展示给了我们看,当今中国存在着一群叫“三和大神”的人,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没有剑指背后的形成原因,体现出解构主义无中心的叙事方式。这些不断更换工作的年轻人,干一天休三天,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并非是像很多文章解读的,为了反抗什么,或者为了坚持什么才这样做。外来打工者这个能指符号在90年代初的电视剧《外来妹》中,意指勤劳坚忍的劳动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底层人可以白手起家;在2013年的《天注定》中,用自杀和杀人来发出声音,底层用暴力去表达愤怒。到了《三和》,我们发现无法对这个符号作出解读,三和大神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完全和主流价值观所宣扬的富强、平等、公正、敬业无关的,他们懒惰、享乐,对物质甚至没有需求。与影片中另一个外来创业者陈用发在右手因工伤截肢的情况下白手起家经营早餐店的事例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对比不在于两者的处世方式,而在于他反对三和大神的生存状态,但自己却在因为女儿没有深圳户口不能入学,回家上学又只能与父母分离的为难境地中徘徊,这种让人感同身受的现实压力使得我们在批判三和大神自我的满足和自由时,失去底气。
沈育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