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文章给各位小伙伴复刻了某Tube网站上一个很厉害的UP主的内容。

今天继续,分享一下一个在设计界很知名的“视差”效果在PPT中的实现。

“无图无真相”,我们先看看这个视差效果做出来啥样子: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

看完效果,我们就正式进入复刻环节。

下面的内容可能看上去挺复杂,但其实都是一些基本操作,没有什么太”超纲“的地方。只不过这些内容更加考量的是我们对这些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糅合能力。

1、首先在空白页面中用OK插件的插入“全屏矩形”功能插入一个无边框的全屏矩形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2)

2、插入无边框全屏矩形后,调节此矩形透明度。可以调节得高一点,例如29%: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3)

3、更改此全屏矩形颜色,并按下图插入其他四个矩形,设置好颜色后,都设置透明度并旋转。

这里5个矩形颜色可按自己喜好随意设置,目的在于后续操作时方便分辨不同矩形,设置的颜色和最终效果没有关系的。

此时下图中的层级关系如下: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4)

4、选中淡黄色矩形,Ctrl C复制一下,再单击左侧蓝色矩形,选择“合并形状”中的“相交”,得到下图。可以看到,左侧原蓝色矩形已经消失,变为左侧深一点黄色的倒梯形: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5)

5、Ctrl V,粘贴刚才复制好的淡黄色矩形,再选中左侧绿色矩形,同样“相交”,得到下图: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6)

此时左侧非常明显有两个倒梯形,分别是绿色和黄色。

6、用同样的步骤,将右侧2个矩形也相交,生成倒梯形,如下图: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7)

7、此时再按Ctrl V,把刚才的淡黄色矩形粘贴过来,并将其置于最底层: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8)

8、选中左侧2个倒梯形,添加阴影,按下图设置阴影参数: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9)

9、同理,右侧2个倒梯形,按下图设置阴影参数: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0)

10、OK,现在,最关键的两步来了。

现在,我们要设置幻灯片背景为图片。在此页幻灯片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设置背景格式”;在“填充”中,选择“图片或纹理填充”,选择下面的“图片源”再点击下方的“插入”按钮,选择一张图片,作为背景插入: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1)

由于现在页面上所有形状我们都已经设置了透明度,所以插入背景图片后,现在可以隐约看到这张背景图。

11、Ctrl A选中页面上全部5个形状,在这5个形状的属性设置页面中,选择“幻灯片背景填充”,具体步骤和效果如下动图: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2)

是不是用背景填充后,马上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12、按下图右侧参数,再调节一下这些形状的阴影: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3)

OK,到这一步,基本的形状及其设置就完成了,下面该设置动画了。

13、首先选中左侧最上层的倒梯形,给它添加“直线和曲线”动画中的“向左”动画。具体参数如下: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4)

14、当前这个“向左”动画,往左移动的距离有些长(即下图中白色框中线条的长度)。调节此线条的长度到初始长度的五分之一,比较合适: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5)

15、为左侧最上层的倒梯形再添加一个“放大/缩小”动画,设置其方向为“水平”,其他参数按下图设置: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6)

16、其余几个倒梯形,可以用“动画刷”功能把动画复制过去。只不过右侧的2个倒梯形需要注意下,要把它的方向改为“向右”。

17、对于最下层的原淡黄色矩形,需要添加一个”向右“动画和”放大/缩小“动画,参数如下图所示: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7)

18、最后,要添加文字,设置字体和颜色,并将文本框放置在最底层原淡黄色矩形之上,第二层左右2个倒梯形之下,这样才能在初始状态下使文字被遮挡住一部分: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8)

好啦,所有的设置就是这些。

看上去感觉挺复杂,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实际上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操作,并没有什么超过常规的操作。

可能唯一问题就在于:这些基础操作单独用没任何问题,一旦混合起来综合应用,可能就不是太好理解。

这点非常正常。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我们PPT定制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客户/领导对你的要求实际上是对你个人能力的一个综合考量。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你的综合素质在提升。

所以我认为,这种效果的复刻,它的意义就在于此。

OK,有关”视差效果“或”Parallax Effect“在PPT中的实现,就是这些啦。

大家都”学废“了吗?

老规矩,源文件我也给大家准备好了,方便大家确定具体参数:

ppt动画视觉(听上去高大上的)(19)

END


————壹分钟了解@斜杠前线————

Far more than PPT, 始于PPT,不止于Power Point,我是斜杠前线。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关注我哟,一个有知识、有情趣、不会让你失望的头条干货主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