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叫“女怕嫁错郎”,这话现代女性的体会或许还不深,毕竟嫁得不合适还能二次选择,但对古代女子来说,这5个字却太真实了。对于她们来说,选择的机会或许只有那么一次,出嫁后则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若是所托非人,就是一辈子的不幸。在那些被婚姻所误的古代女子中,宋代才女朱淑真是很让人心疼的一位。

形容宋朝第一才女的诗(宋代才女所嫁非人)(1)

朱淑真是宋代四大才女之一,在4人中她的水平仅在李清照之下。出身官宦之家的她自幼才思敏捷,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可惜父母眼光不佳,将她嫁给了一位小吏,这场婚姻成了她一生悲剧的开始。婚后丈夫不懂她那些诗词,与她没有共同语言,后来干脆就在外花天酒地。所嫁非人令朱淑真日日愁苦,写下了不少伤情之作,后来被收录在《断肠集》中。

形容宋朝第一才女的诗(宋代才女所嫁非人)(2)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朱淑真的一首咏花诗,诗名《黄花》。这是一很霸气的才女诗,字里行间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婚姻我誓不将就。全诗短短28个字,有见识更有水平,其中一人千古名句,说出了不少剩男剩女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黄花》

宋.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形容宋朝第一才女的诗(宋代才女所嫁非人)(3)

文坛有不少咏菊名句,比如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陶渊明的“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与这些咏菊诗相比,朱淑真的这首诗重点不是写菊花之美,而是写它的不凡气节。

首句“土花能白又能红”,写的是菊花有多种颜色,有白有红。诗人用了两个“能”字,可见在她眼里能白能红是菊花的一种能力。白是冷色调,红是暖色调,放在婚姻里则是爱与恨。显然这一句既是在写菊花,也是表达自己的敢爱敢恨。第二句“晚节犹能爱此工”则是对菊花的礼赞,菊花直到晚秋仍能迎霜怒放,这体现了它与一般花的不同。

形容宋朝第一才女的诗(宋代才女所嫁非人)(4)

接下来的两句是历来备受世人推崇的名句。与百花相比,菊花是凋谢得最晚的,哪怕到深秋它都不愿意在秋风中凋零。诗人抓住了菊花的这个特性,将菊花人格化,写出了它的坚韧。“宁可”二字加强了语气,而“抱香枝头老”5个字又极具画面感,令人印象深刻。

纵观这首咏菊诗,诗人通篇以花喻人,表达了自己独立的婚姻观和价值观。面对所嫁非人的现实,朱淑真就像她笔下的秋菊一样,不愿意将就。她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后来她便以一首《断肠谜》和丈夫决裂,回到了娘家。关后朱淑真最后的命运,目前有不少说法。有人说她孤独终老了,也有人说她被闲言闲语逼得跳了湖。但不管怎么说,朱淑真当年逃离那场婚姻的勇气是令人佩服的。

形容宋朝第一才女的诗(宋代才女所嫁非人)(5)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真在800多年前写的这句诗,是如今不少剩男剩女的心声。对于他们来说,爱情是不能将就的,婚姻也是需要慎重的,如果等不到那个对的人,宁缺毋滥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