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姜王后被妲己处死(封神演义第三回)(1)

中宫娘娘姜皇后,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女儿,太子殷郊、二王子殷洪的母亲。这天,已是半夜时分。姜皇后还未就寝,耳边只听得阵阵晚风送来音乐之声,问左右侍从,才知是纣王与妲己正在夜宴,心想:“天子荒淫,不理朝政外臣劝谏,竟遭惨死,我身为皇后,岂能不闻不问?”于是,带着宫娥来到寿仙宫。

纣王这时已喝得半醉,听说姜皇后来了,十分高兴,一面命人给皇后设坐倒酒,一面让妲已起来歌舞。可是姜皇看也不看妲己一眼,反而规劝纣王戒酒戒色,勤理朝政。劝毕,便辞别还宫去了。

纣王正在兴头上,听了姜皇后的一番规劝的话语,就像冷水浇头般,怒气冲冲地对妲己说:“这贱人不识抬举!明日朕废了她,让你做皇后!”

一天,各宫嫔妃都来中宫朝贺。姜皇后当着众嫔妃的面,斥责妲己不该迷惑天子,沉湎酒色,残杀大臣。妲己满面羞愧,回到宫中,写下一道密旨,命人偷偷送给费仲,叫他设法谋害皇后。

费仲接到妲己密旨,想了老半天也没有想出个办法来。正在纳闷间,忽然看见家将姜环,不觉计上心来。忙将姜环唤上前来,附在他耳边嘀嘀咕咕了一阵,说道:“此计如成,你我富贵无穷。”姜环点头,领计去了。费仲连忙将所用之计写在信中,命人悄悄传与妲己。

第二天一早,纣王听从妲己的劝说,前去上朝,刚走到分宫楼前,突然,门角旁闪出一个大汉,手执宝剑,大声喝道:“昏君无道,我奉主母之命前来杀你。看剑!”说着,一剑劈来,纣王身边护驾官见有人行刺,一拥而上,将刺客擒住。

纣王又惊又怒,来到大殿,文武百官听说有人刺驾,也都大吃一惊!纣王问道:“众卿,谁去审问刺客!”班中闪出一人奏道:“臣费仲愿往!” 原来,这正是费仲陷害姜皇后的诡计,他怕别人审出真情,所以毛遂自荐。

费仲出殿审问刺客,不一会就回殿复旨:“臣已审问明白,但不敢奏 闻。”纣王和文武百官都很奇怪:既然审问明白,为何吞吞吐吐?经纣王再三催问,费仲这才说道:“那刺客姓姜名环,是东伯侯姜楚的家将, 今奉中宫姜皇后懿旨,行刺陛下,要夺王位,让姜桓楚为天子!”纣王听奏,拍案大怒:“姜后大逆不道,速命西宫黄贵妃查问回旨!”说完,怒气冲冲地回到寿仙宫。

众文武大臣此时议论纷纷,难辨真假。上大夫杨任高声说道:“姜皇后慈祥仁爱,绝不会做此大逆不道之事,内中定有委曲不明之情,列位大人不可退朝,等听了西宫黄娘娘那里的消息后,再做定论!”百官见他说得有理,都在九间殿等候。

那西宫黄贵妃是黄飞虎的胞妹,接到圣旨,就去查问姜皇后。姜皇后人在深宫,祸从天降,不禁放声大哭,连连喊冤。黄贵妃心知她遭人诬陷,立即来到寿仙宫启奏纣王:“皇后冤枉,实无此事。”纣王听黄贵妃这么一说,迟疑起来,只见妲在旁,微微冷笑:“不加重刑,怎么肯招认!陛下可传旨,如再不招,就剜去她一只眼睛。她怕痛苦,自然招认!”纣王点头称是。

黄贵妃听妲己这么说,心中着忙,赶紧去见姜皇后,劝她不如招认免受剜目之苦,姜皇后泪流满面,宁死不肯听从。正在此时,奉御官前来宣读圣旨,并剜去姜皇后一只眼睛,姜皇后血染衣襟,一下子昏死过去。

黄贵妃见姜皇后遭此惨刑,流着眼泪同奉御官来见纣王,纣王看见血淋淋的一只眼睛,又知姜皇后宁死不招,倒有些后悔,回头责怪了妲己几句。妲己说:“事已如此,一不做,二不休,如再不招,炮烙她双手,不愁她不承认!”纣王沉吟片刻,点头答应,命黄贵妃再去查问。

谁知姜皇后心如铁石,还是一口否认,奉御官不由分说,将一只烧红的铜斗放在姜皇后手上,只烙得筋断皮焦,骨枯肉臭,姜皇后惨叫声,又昏死在地。

纣王听说姜皇后酷刑之下,还不招认,一时没了主张。妲己奏道:“刺客姜环现在,可押进西宫当面对质。”纣王传旨,命大将军晁田、晁雷,押解姜环进宫对质。

姜环来到西宫,一口咬定是姜皇后主谋,正在此时,太子殷郊、二殿下殷洪闻讯赶来,见母亲浑身是血,两手枯焦,放声大哭。姜皇后听到哭声,睁开一只眼睛,看着两个儿子,喊道:“我的儿!你们要为娘明冤洗恨,也不枉我养你们一场!”喊罢,大叫一声:“痛死我也!”随即气绝身。

封神榜姜王后被妲己处死(封神演义第三回)(2)

太子殷郊见母亲惨死,又见姜环跪在一旁,顿时火冒三丈,拔出宝剑,先将姜环一剑砍为两段,然后奔出西宫,口中喊道:“我去杀妲己为母亲报仇!”晁田、晁雷见太子提剑赶来,以为要杀他俩,转身就往寿仙宫跑去。

黄贵妃知道坏事了,忙叫股洪将郊喊回黄贵妃说:“殿下,你太暴躁。如今杀了姜环,死无对证,你现在又提剑去杀妲己,只怕晃田、晁雷上奏昏君,祸事不小!”殷效听罢,后悔不及。

再说晁田、晁雷二人慌慌忙忙跑到寿仙宫,口中喊道:“二位殿下砍死姜环,持剑赶来了!”纣王大怒,骂道:“好逆子!竟敢持剑进宫父,晁田、晁雷,取朕的龙凤剑,速将二逆子首级取来!” 晁田、晁雷二人捧着龙凤剑来到西宫,只见黄贵妃拦在门口二人,上前说道:“奉天子命,来取二位殿下首级。”黄贵妃大喝一声:“这匹夫!刚才二位殿下追赶你们,一起出了西宫,你们如何还来我西宫寻人?还不速退!”晁田兄弟二人一想不错,连忙转身去别处寻找。

黄贵妃忙进宫中,对殷郊兄弟二人说道:“我救不得你二人,快到九间殿请文武大臣们劝谏相救,才能保你们无事。”

九间殿上,众位大臣正在等候宫内消息。忽见殷郊和殷洪慌慌张张、战战兢兢地来到殿上,黄飞虎上前问道:“殿下为何这等慌张?”殷郊一把拉住黄飞虎袍服,大叫一声:“黄将军救命!”接着,将父王怎样听信妲己谗言,母后怎样被剜去一目,烙去双手,惨死宫中,以及自己兄弟俩眼下又被追杀之事,一一哭诉。满朝文武听了,人人切齿,个个长吁,却又拿不出办法来。正在此时,只听得一声大喊,似晴空霹雳:“纣王无道,杀妻灭子,炮烙忠良,我等不如反出朝歌,保二位殿下去东鲁借兵除掉昏君,保全社稷!”

众人看时,却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只见方弼夹住殷郊,方相背着殷洪,口中高叫:“反了!反了!”奔下大殿,冲出朝歌南门去了。

这时晁田、晁雷也赶到九间殿上,听说方弼、方相兄弟背着二位殿下反出朝歌,连忙禀报纣王,纣王大怒,立刻下旨,命武成王黄飞虎前去追赶捉拿,黄飞虎接到圣旨,独自跨上五色神牛,往南门外追去。

这五色神牛日行八百里,不一会儿,就追上了殷郊等四人,但黄飞虎不忍心提拿殷 郊、殷洪兄弟,反命方弼保二位殿下去东鲁见姜桓楚,方相去见南伯侯鄂崇禹,请二侯调兵进朝歌,除奸洗冤。吩咐完毕,又跨上神牛回朝歌复旨,只说是追赶不上。

妲己见没有拿到殷郊、殷洪兄弟,忙请纣王再派殷破败、雷开领三千骑兵,连夜追赶。二将来到帅府领兵,黄飞虎推说天色已晚,人马未齐,直拖到天明,才拨三千老弱之兵,让二将领去。

再说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前行,这一天来到三叉路口,四人商定分路各自躲藏于是,殷郊投奔东鲁,殷洪投奔南都,方弼、方相兄弟,各投小路而去。

封神榜姜王后被妲己处死(封神演义第三回)(3)

殷郊往东鲁大道行来,不觉天色将晚,见道旁有一座府第,便上前敲门借宿,没想到里面出来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辞官还乡的老丞相商容。殷郊流着泪,把纣王与己的种种恶行细说了一遍,商容听了顿 足大叫道:“殿下放心,让老臣与你一起回到朝歌,当面劝谏天子说完,吩咐家人备饭!”

殷郊正在吃饭,外面闯进一个人来。商容一看,却是殷破败。原来殷破败、雷开领兵到三叉路口,二人分头追赶,殷破败是商容的门生,追到此间,特来看望商容,没想到正巧撞见殷郊,不觉大喜,立即要带殷郊回朝。商容见此情形,对殷郊说道:“也罢,殿下,你同殷将军前去,老夫随后就到!”

殷破败押着殷郊来到三叉路口,那雷开也已将殷洪捉回。兄弟二人相见,抱头大哭。二将则喜气洋洋回宫复旨。

纣王听说捉回了殷郊、殷洪,手拿御笔写了“行刑”字交与殷破败、雷开,命二将立即将殷郊、殷洪斩首正法。黄飞虎闻讯,早已请来文武大臣,在午门前拦住二将。上大夫赵启抢上前来,劈手将殷破败手中“行刑”旨扯得粉碎,又厉声大叫道:“昏君无道,礼义全无!诸位大臣请一齐到大殿,鸣钟击鼓,请驾临朝,犯颜直谏。”黄飞虎命部将黄明、周纪等留下守住殿下,以防暗害,然后率领百官齐上大殿,鸣钟击鼓。

纣王在寿仙宫听见钟鼓之声,知是百官前来保奏,便问妲己如何对付,妲己让纣王一面传旨百官明日见朝,一面传旨殷破败立即行刑,百官听了奉御官宣读的诏旨,明知纣王故意回避,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殷破败接到纣王催刑圣旨,正要行刑,突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地暗天昏,伸手不见五指,过了好一会,只听得一声响亮,风息无声。众人睁眼一看,二位殿下已不知去向。原来,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二位仙人正好云游到此,见状大发慈悲,命黄巾力士驾起神风,将二位殿下救往山中去了。殷破败不见了二位殿下,连忙进寿仙宫面奏纣王纣王听了,觉得奇怪,却又无计可施,众文武闻说大风刮去殿下,个个喜不自胜。

封神榜姜王后被妲己处死(封神演义第三回)(4)

这时候,老丞相商容赶到朝歌,听说此事,十分惊异。商容来到午门,百官上前迎接商容道:“老夫此来,面见天子,今日必冒死直谏,舍身报国!”说完,叫执殿官鸣钟击鼓,纣王听得不耐烦,只得来到大殿,见商容,吃了一惊。商容上前将本献上纣王展开奏本,句句指责他施行暴政,是个无道人君;末了,还要求他改邪归正,将妲正法,为姜皇后及太子伸冤。纣王看完奏本,不由得火冒三丈,将本扯得粉碎,喝令当驾官:“将这老匹夫拿出午门,用金瓜击死!”左右才要上前,商容大喝一声:“谁敢拿我!”手指纣王连声大骂:“昏君!昏君!”望后一闪,一头撞死在龙盘石柱上。

文武大臣见状,面面相觑,而纣王仍怒声不息,吩咐左右将商容尸体抛到城外,不许掩埋。这一下恼了上大夫赵启,他指着纣王大声骂道“无道昏君!你人伦道德,一字全无,枉为人君,死有余愧!”纣王一听气冲斗牛,切齿拍案,命左右把炮烙烧得通红,将赵启烙成灰烬,这才息怒回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