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在网上看到,有人感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但凡是从那个时代里过来的人,几乎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那么几部经典的港片。

而在那些众星璀璨的经典港片里,有几个人成为了那个时代难以绕开的丰碑。就像是成龙之于动作片,周星驰之于搞笑片,徐锦江之于风月片,林正英之于僵尸片。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1)

如今的香港电影早已没落,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唯独港式僵尸片至今无人能取代。在林正英去世后的22年里,港式僵尸片也孤独了22年,在这期间一直有人试图模仿,却终究是东施效颦。

就像是一位观众说的那样:“林正英走后22年,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他是港式僵尸片的开创者,也是巅峰,更是终点。”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2)

1952年12月27日,在香港靠包伙食为生的一对夫妻,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林根宝(林正英原名)。

和兄姐一样,贫寒的家境没办法让林正英走读书这条路,所以在读到小学二年级后,他就不得不辍学,开始学习一门让自己不饿肚子的手艺。

1963年,年仅11岁的林正英拜入京剧名家粉菊花的门下,并和罗家英、陈龙、孟海等人成为了师兄弟。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3)

都说人生每一步都不白费,作为第一代中国功夫女星的粉菊花,奠定了林正英日后步入香港电影圈的基础。从1963年到1969年之间,林正英一直醉心于京剧表演,虽然这并未让他大放异彩,却练就了矫健的身姿和灵活的步法。

1969年,林正英正式进入香港影视圈的龙头公司——邵氏电影,并在其中担任龙虎武师,因为瘦小的身材,再加上轻盈的身姿,他曾给当时不少女星做过替身,也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波人气。

1971年,电影《唐山大兄》的拍摄,是林正英与功夫巨星李小龙的第一次触电,由于精湛的武打技巧和无间的招数配合,让李小龙对眼前这个瘦小的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4)

自此以后,李小龙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将林正英带上。但凡跟李小龙合作过的人都知道,没有林正英在片场,他宁愿不开机。

70年代末的香港电影圈迎来了一场大地震,正值壮年的李小龙突然薨逝,雷厉风行的洪金宝组建洪家班,而失去贵人的林正英也开始真正一个人去寻觅自己的演绎之路。

1980年,灵幻功夫片的开山之作——《鬼打鬼》的热映,在香港电影圈掀起了“鬼怪热潮”。一时之间,香港电影“鬼怪横行”,不少模仿作品层出不穷,金牌武术指导的林正英也开始在同时期灵幻功夫片中客串角色,并总能给人留下惊鸿一现的震撼感。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5)

如电影《败家仔》中的咏春名师梁二娣,《人吓人》中的老迈道士二叔公,前者让林正英收获了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后者又让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提名。

但林正英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1985年的一部电影,让他从一个幕后的金牌武术指导,成为了荧幕前所有人心中的茅山正道。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6)

很多人对于林正英的固定印象,就是那个手握桃木剑,身着黄道袍的严肃道士。而奠定林正英这一形象的,正是1985年的僵尸片——《僵尸先生》。

区别于好莱坞式恐怖僵尸片不一样的是,《僵尸先生》植根于东方文化,以民间传说为基础,配合黄符、桃木剑,茅山术等风俗元素,在恐怖紧张的电影节奏里又穿插不少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成分,让人前一秒还置身在僵尸的恐惧里,下一秒却又忍不住笑出声。

《僵尸先生》无疑是成功的,1985年在香港公映后共斩获了2000多万港元的票房,这一记录在同类型的电影里,至今没有被打破。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7)

而《僵尸先生》的成功,也进一步刺激了香港电影圈的“鬼怪热潮”,一时之间同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但粗制滥造的电影质量,也让港式僵尸片一度陷入困顿。

在当时,林正英这三个字成了票房保证,但凡是林正英出演的僵尸片无一例外,都是精品。

向来严谨的林正英为了保证僵尸题材能一直火下去,在随后退出的电影里与时俱进地吸收了不少新元素,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如1986年的《僵尸家族》,首次引进一家三口都是僵尸的设定,而且还赋予了僵尸些许人性,和电影中黑心的古董商相比,僵尸似乎显得更善良;

在1987年的《灵幻先生》中,饰演九叔的林正英不再只与僵尸对抗,他需要面对的,是依靠旁门左道为祸人间的术士之流,期间配合不少民间传说,影片光怪陆离,给已经审美疲劳的观众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1989年的《一眉道长》,首次引入西方吸血鬼的设定;1990年的《驱魔警察》,以警察身份对抗东瀛邪术的故事也引人入胜。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8)

和同期其他僵尸片不一样的是,林正英总有无数的新想法来勾起观众们的兴趣,也正是在林正英的坚持下,港式僵尸片的热度虽然起伏不定,却总活跃在观众们的眼前。

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明星引领一种类型的电影。

80年代的成龙,已经开始《警察故事》 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奖;90年代的周星驰,也因为《赌圣》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而备受关注;而同时期的林正英,也靠着一己之力推动着港式僵尸片不断向前。

1995年~1996年之间,林正英凭借《僵尸道长》系列开始了自己的电视生涯,而这一系列也为香港亚视收获了极高的收视率。

而1996年,距离林正英去世只剩下了一年。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9)

荧幕形象向来严肃的林正英,在戏外也是个沉默少语的人,他曾笑着跟身边人说:“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能拍一部爱情文艺片。”

谁愿意去跟一个道士谈恋爱,林正英的精湛演技曾让多少人心中产生过疑问:这人可能真是个道士!

可偏偏这世上有人懂,一生没拍过爱情文艺片的林正英,却为一个女人,将人生活成了爱情文艺片。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10)

她叫苑琼丹,大名鼎鼎的的石榴姐,香港影视圈出了名的绿叶。

1995年的《僵尸道长》,让林正英与苑琼丹因戏生情,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苑琼丹大方坦白是自己主动追的林正英。

“因为他给别人的印象比较古板,所以大家很少有人敢同他开玩笑。可能他当时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个疯婆子总来搞我?”

可是爱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如果我真的爱你,哪怕你是末世的冰山,我也要用自己的心去融化你。

1996年,苑琼丹从跑马地迁来西贡,只为了跟林正英经营好一个小家。两个人一起逛大排档,去花鸟市场遛弯,甚至商量着一起看一间铺子,把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

但留给林正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向来木讷不善言辞的林正英在得知自己罹患肝癌的消息后,不发一言地搬离和苑琼丹的爱巢,谢绝所有亲朋好友的探视,一个人住到妹妹家养病。

就像是林正英静如沉水的为人一样,当到了人生终点时,他不想拖累任何一个人,只想静静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1997年11月8日,林正英辞世,享年45岁。在他死后,他用生命去呵护的女人苑琼丹,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了林正英的爱情。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11)

在林正英的葬礼上,苑琼丹以未亡人身份答谢宾客,在人来人去的灵堂里,这个坚强的女人用了自己的方式和林正英告别。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12)

林正英死后,原本筹备拍摄的《僵尸道长》第三部就此搁浅,此后22年,一批又一批电影人都想重新唤醒港式僵尸片的魂,希望让港式僵尸片重新林正英时代的光彩,但无一例外没有成功。

这座被林正英亲手缔造的电影大厦,也在林正英走后后继无人,逐渐荒芜在观众的心中。

林正英僵尸片细思极恐的细节(我再也没有看过僵尸片)(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