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小成本电影格外受到观众追捧,无论是具有全民热度的《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还是被部分影迷封神的《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成本电影在演员片酬、场面、特效上没有非必要的支出,电影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导演、编剧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也就更接近电影的本质——用画面和声音来讲故事,讲好故事,好好讲故事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1)

相对应的,单单靠几个流量明星强撑的“高投资、大制作”越来越没有市场,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堪忧外,观众的审美水平日渐提高也是重要原因

今天要聊的电影,属于小成本中的冷门——2009年的英国电影《爱丽丝的失踪》(以下简称《爱丽丝》)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2)

先来看看故事简介

丹尼和维克特是两个绑匪,维克特胆大凶狠,一心干票大买卖远走他乡。服刑期间他将目光锁定在20岁的富家女爱丽丝·克莉德身上,于是出狱后策划和丹尼绑架爱丽丝勒索巨额赎金。经过一番缜密策划,他们成功将爱丽丝劫持到事先准备好的公寓。绑架、伪装、制作勒索短片,一切似乎尽在掌握之中,然而短短的几天内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连发生,两个绑匪和一个人质如同坐在一辆失控的汽车之上,朝着未知的方向急速狂奔,前途未卜……

说句实话,《爱丽丝》剧组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穷,真的很穷——三个演员,三个主要场景,三、四套服装硬是演了一百分钟的故事

全片耗资最巨、场面最大的情节也就是烧了一辆面包车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3)

侃哥好奇去查了查,果然,整部电影预算只有一百万英镑,甚至不够一个小鲜肉的片酬

但就是这样一部略显奇葩的电影,竟然带来了100分钟无尿点的观影体验

怎么办到的?老规矩,咱们一步步来看

对于《爱丽丝》,侃哥想给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悬念”

影片一开始就给观众来了个“下马威”,两个形迹可疑的男人,一丝不苟地做着犯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偷车、换牌、租房、挖坑

作案现场布置井然有序:做隔音、隔光、买新家具、换新锁芯

工具也是五花八门:枪支、匕首、手铐、绳索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4)

一切工作不但细致认真,还显得颇具逼格,二人全程一言不发,几乎都靠眼神交流,影片的前9分钟,三个主要角色甚至没有一段完整的对话

难怪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绑匪,才叫专业

这让人对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充满好奇

但是过不了几分钟,画风有了微妙的变化,两个歹徒一个暴躁、一个焦虑,完全不似那种阴沉冷血、杀人不眨眼的悍匪,而且他们和受害人之间似乎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全片只有三个主要场景:客厅、卧室、卫生间

局促、逼旮的空间,加深了影片的压抑感,有效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加上逐一浮出水面的小转折,使得观众时刻处在诧异和对案件走向的猜测中

因为受场景的限制,影片又不得不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旁枝末节,比如如何拿到赎金,如何逃避警方的追捕,事后如何逃遁

但恰恰是这样的取舍,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神秘感和想象空间

侃哥给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反差”

或许用“反差”这个词还显得空泛了些,对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在“反差”的基础上再细化一点,找到更能吸引人的亮点,侃哥想称之为“反差萌”

是的,你没看错,我们确实是认真严肃地在讨论一部犯罪电影,但这部电影真的有些“萌”,而全片的萌点主要集中在两个绑匪身上

绑匪二人组,维克特暴躁易怒、充满了控制欲,时刻处在爆炸的边缘,丹尼懦弱窝囊,始终受维克特摆布,还总拖他后腿

前文说过,二人在绑架的“前期工作”中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度,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观众紧接着就发现,事无巨细的部署不是因为二人计划周详,而是因为心里没底

这俩货压根就是俩菜鸟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5)

维克特用强势的表现来给自己和搭档打气,丹尼则干脆紧张到吃不下饭

完全可以脑补出,二人就是在狱中听信了狱友的吹牛打屁,觉得绑架勒索简单可行,就跃跃欲试要干一番大事业了

但这种小反差只是开始,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二人的关系

英国人拍的电影,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你会想到啥

脱口而出了吧,都会抢答了吧

没错,就是“腐”

胡子拉碴、五大三粗的维克特和胡子拉碴、唯唯诺诺的丹尼竟然是一对儿,二人打家劫舍是为了要双宿双飞,做神仙眷恋

让人不禁感叹,好一对亡命鸳鸳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6)

维克特对丹尼的过度控制不单单是为了“成大事”,还源自强烈占有欲,果然在爱情面前,人人都是盲目的

看着两人含情脉脉的畅想未来,然后情到深处,猝不及防的拥抱激吻,侃哥除了目瞪狗呆外再也做不出别的表情

如果剧中人物的关系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也只能说是英国人的恶趣味,但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就不得不提第三个关键词“冲突”

狭小的空间内,绑匪和人质必将针锋相对,冲突不断,但如何增加冲突的激烈程度和戏剧性?

导演和编剧的脑洞也真是可以——丹尼和人质爱丽丝也是情侣关系

说好的刑事案件变成了三角关系,渣男害死人啊

满脑子小聪明、坏点子的丹尼算盘打得啪啪响,和维克特联手取得赎金,可以杀掉爱丽丝一了百了,也可以找个机会蹬掉暴躁狂男友,和爱丽丝远走高飞,自己可进可退,好不惬意

但他显然高估了自己对局势的掌控,不论维克特还是爱丽丝,显然都不是他能轻易驾驭的

弄巧成拙的丹尼不得不一面应付失控的人质,一面搪塞维克特的指令

期间,爱丽丝两次从丹尼的监视下逃脱并获得了主动权,这也间接导致了最大的冲突——对人质的处置和对赎金的争夺

本就不大的空间里,胜利的天平摇摆不定,压抑吊诡的气氛令人哭笑不得

就只有这部电影拍得最真实(三个人三个场景)(7)

客观地说,《爱丽丝的失踪》是一部格局偏小,但制作精良的犯罪电影,它没有刻意的小题大做,而是扬长避短,将所有的情节、节奏拿捏地恰如其分,三个主演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影片的结局如何,在此就不去剧透了

但这100分钟精彩的“屋内斗”,绝对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