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没有“彼”也就没有“我”,没有“我”,同样也就不会有“彼”的存在。有阴才会有阳,有东才会有西。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就是指只有指定了参照物,才能对被参照者进行更准确的描述。这可以说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认识到这个规律在庄子看来就算是接近识“道”的境界了。然而我们还是不知道这一切到底受什么所驱使。仿佛冥冥中有一个叫“真宰”的掌管着这一切,真想一窥究竟,却又寻不到它的端倪。

庄子此处所称之为“真宰”的事物,感觉和老子所说的“道”差不多。不仅先天地生,而且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庄子的人生哲理句句入心(庄子齐物论人生苦痛)(1)

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

“真宰”是可以通过实践得到验证的,然而你却又看不见它的形体,真实的存在而又没有具体的形态。

不禁让人想起了《道德经》中老子对道的形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

庄子的人生哲理句句入心(庄子齐物论人生苦痛)(2)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

这个主宰对于万事万物是不是有什么偏好呢?会不会喜欢好人厌恶恶人呢?从而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庄子用人们身上的内脏器官举例进行了说明。第一次读庄子,正看到“有情而无形”感觉要进入哲学高大上的层了,突然问喜欢什么器官多少有点突兀。

庄子的人生哲理句句入心(庄子齐物论人生苦痛)(3)

百骸就是人身上众多的骨节;所谓九窍分别是指:双目、双耳、双鼻孔、口、尿道、肛门。六藏则分别是心、肺、肝、脾、肾五脏,由于肾有两个,故称之为六脏,也就是六藏。

百骸、九窍、六藏全都齐备地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那我们究竟跟它们中哪一个最为亲近呢?你对它们都同样的喜欢吗?还是对其中某一部分格外偏爱呢?

庄子的人生哲理句句入心(庄子齐物论人生苦痛)(4)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回答,人们不可能对百骸、九窍、六藏有什么偏爱,即使有,你也做不了什么,总不能把不喜欢的丢弃掉吧。(不禁想起了经典相声《五官争功》,好像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庄子的人生哲理句句入心(庄子齐物论人生苦痛)(5)

不论人们喜欢与否,百骸、九窍、六藏各有其功能,不用谁来统领也能自如的运行。不就像管理一个国家的大臣们各司其职一样吗?这些大臣们似的仆属又是怎样实现相互治理的呢?还是轮流坐庄,分别担任君臣的角色呢?感觉有点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的感觉。这种设想肯定是不可能,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机能在正常情况都能正常运行,说明什么问题,或许果真有什么“真君”存在其间。

庄子的人生哲理句句入心(庄子齐物论人生苦痛)(6)

这个结论的得出给人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其实细想之下,也情有可原,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从出生到死亡,确实没有人为能够控制的,但是它却能如此良好的运行,确实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特别是古人又想象出了什么奇经八脉、气血平衡什么的,统御它们的恐怕除了“道”也确实想不出别的什么了。无论是否能寻求到真君是否确实存在,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就是我们追寻“真君”真实情况的努力肯定是白费力气的。由此可见,人们在此追寻道路上的付出恐怕只会是白白虚耗自己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