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平:苏州大学原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华东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建筑师。

13818182340,Email:yanran000111@163.com。

摘要:在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三十年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对标志性建筑的追求和标志性建筑的争议。时至今日,依然产生诸多关于标志性建筑议题的原因,正是由于我们对标志性建筑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本文从学理的层面上梳理了标志性建筑的定义和目的,比较了五组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效果差异,最后提出了对标志性建筑的批评模式,旨在对标志性建筑的决策和评价提供了理性框架。

关键字:标志性建筑 技术经济批评 社会价值批评 环境影响批评 形式美学批评 文化表达批评 创作心理批评

1 标志性建筑何为

近些年以来被称为"大裤衩"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被称为"大秋裤"的苏州"东方之门"以及被称为"比基尼裤"的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馆在网络和媒体上引起了关于"三条裤子"的热议。在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三十年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对标志性建筑的追求和标志性建筑的争议。时至今日, 对标志性建筑认识和评价还是没有充分的讨论和厘清。而今,依然产生诸多关于标志性建筑议题的原因,正是由于我们对标志性建筑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从学理的层面上梳理标志性建筑的含义、价值以及决策的路径。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标志性建筑为何?标志性建筑是为城市服务的,它作为城市的名片是为了显示城市的特色,激发城市的经济和文化活力。城市的标志性地段呼唤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地段通常有:行政文化中心,滨水公共区,制高点,门户区等。城市的标志性功能区呼唤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功能区有:文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高级办公楼等。

那么何为标志性建筑?"标志性"的英文landmark; "标志性建筑"landmark buildings也称地标性建筑,它常常作为象征物(symbolic),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就是"识别性"(Identity),它的动词叫"Identify"即"识别",就是凸显差异性的意思。标志性建筑是要从众多建筑中凸显出来成为主角。因此,标志性建筑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形态和最少的笔画来唤起对于它的记忆,就像埃及、、巴黎埃菲尔铁塔、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1]

2 标志性建筑的比较

司谷特(Geoffery Scott)指出建筑评论在"方便、坚固、愉悦这三项价值之间不稳定地摇摆,并且往往自己也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少企图提出它们之间关系的任何说明,从也不探根求源地查清它们所涉及的后果。"[2]所以,对标志性建筑的讨论也常常是众说纷纭或是人云亦云,似乎难以达成共识。譬如, 位于浦东新区,外形特点的官方版本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但民间解释褒贬不一,比如"冰糖葫芦"、"鸡爪",等。[3]

建筑的根本问题在于价值观。批评始于比较,相互的参照和比较就是批评。下面我们比较当代国内外几个标志性建筑。

2.1 公共性与开放性比较——北京国家大剧院与奥斯陆国家大剧院

2007年7月,由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国家大剧院工程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主体建筑呈"巨蛋"形,椭球壳体外环绕,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这座 "湖中明珠"壳体外围环绕着水色荡漾的人工湖,使公众可围观而难以近赏。经由国家大剧院北门主入口进入大剧院的内部主体建筑,首先需通过位于人工湖下方的北水下长廊。不买票的人们只能到达它类似地铁站的地下前厅。人工湖宁静清澈的水面和静谧宏大的椭球壳体给人冷漠的表情,四周是总面积达3.9万平方米的绿化带,难觅可以停留的场所。

安德鲁设计的"巨蛋"形没有反映剧院建筑的真实空间,而是给剧院安装了昂贵的假蛋壳,尽管它已经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剧院,具有强烈的标志性,但是从社会价值方面来讲,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的公共文化项目,它为公众提供的是有限、单调的街头绿地空间和十分粗糙简单的入口下沉前厅,仅此而已。所以它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不够。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

北京国家大剧院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

北京国家大剧院

同一时期设计招标并于2008年初建成开放的奥斯陆新国家大剧院,它位于城市市中心海湾的突出部,设计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大胆简洁的形体与城市背景的强烈反差,使得该建筑具有强烈的标志性。更重要的是该建筑的屋顶设计成一个向市民开放的广场,人们在此休闲观景,成为一处极具魅力的城市公共场所。设计者刻意避免这个亲水的场所被蛮横的建筑独占,而是完全地留给市民。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3)

奥斯陆新国家大剧院

在该项目招标方案中,不乏形式优美,说辞动人的方案,但评审团还是选择了这个最具开放性和公共性的设计。

对照我国各地城市刚刚建完的一大批大剧院,虽每个造型都是光鲜亮丽,表现地方个性,巨大的公共投资却没有为公众提供无须买票就能随意享受的文化场所。公共项目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涉及建筑设计的社会价值逻辑。

2.2 城市肌理构造与环境影响—— CCTV的两个方案

北京的CCTV总部大楼项目处在北京CBD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库哈斯想做得与众不同,做与历史范例均不同的高层标志性建筑,因而选择做成门洞造型,就是所谓"裤衩"。库哈斯的方案是达到了标志性,决策者选择实施了这个造价昂贵的标志性建筑。其实换一种选择,同一个项目也可以实现不同的标志性。譬如当时竞标时,由伊东丰雄主创,张永和合作提交的低层为主、生态街区式的概念方案。在北京CBD这样一个拥挤的高层高密度城区肌理里,伊东丰雄的方案设计了大量宜人尺度城市的开放空间和很多屋顶花园,对CBD高楼林立的紧张环境中具有环境缓冲和平衡的作用,该方案核心理念是要改善CBD的都市环境,提供生态绿色空间。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4)

伊东丰雄的CCTV方案

现在库哈斯方案建好之后,它确实体现出一种张狂、霸气和雄心,呈现出的效果就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雕塑或者构筑物,但却丧失了公共文化建筑对城市环境的贡献机会。50个亿的投资,它的社会价值就被大大浪费,只呈现出一种突兀的标志性。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5)

CCTV大楼

与此类似,各省各地的广电中心也都是地标性超高层趋向的,缺乏市民性和开放性。

2.3 地标建筑的形态与环境影响——环球188大厦与"东方之门"

苏州的"东方之门"项目,它位于苏州新旧城区交汇的金鸡湖开阔景区西岸,视野非常开阔。城市设计的天际线上确实需要一些制高点,人们也能够从制高点建筑顶层鸟瞰古城苏州和园区新城。这样的地标建筑不乏先例,譬如台北101大楼,上海金茂大厦。在"东方之门"矗立之前,相邻地块2009年已经建成结构高度约188米,总高度282米的环球188项目,是一座集商业中心、酒店式公寓、办公大楼于一体的,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当时是第一高楼。"环球188"建成后,它点式的经典超高层形态和现代玻璃表皮,在城市各个角度都有较好的形象,特别是在金鸡湖西岸的城市轮廓线构图中与周边建筑群构成了恰到好处、非常和谐的天际线。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6)

环球188制高轮廓线

稍后成形的东方之门建筑高度301.8米,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的。整个楼是双子塔结构,在顶部双子塔合二为一,构成一扇门的形状。这座88层的大楼将于建成,届时将超过"环球188"等超高层成为苏州的最高楼。 该建筑由英国RMJM公司中标,设计灵感来自于苏州古城门。

但是,随着这个被称为"大秋裤"的建筑日益完成,我们发现整个金鸡湖原来和谐的天际线被破坏了,而且苏州"东方之门"巨大的体量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影响了金鸡湖景区的尺度感。这就造成到城市景观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因为门式建筑不同角度观感不同,多个角度会产生自身叠加的问题,再次证明门式建筑不适合作为全景聚焦建筑,只适合作为终端对景建筑。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7)

东方之门破坏了轮廓线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8)

东方之门尺度不当

2.4 个性表现与城市场所——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与多伦多安大略儿童博物馆

很多时候,标志性建筑往往由极具个人特色符号的明星建筑师设计,但是由于标志性建筑位于城市重要地段,场所融入与创造同样是设计灵感的触发点,也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城市责任。弗兰克· 盖里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形式主义者,创造了抽象、扭转和变异的个人形式语言,但笔者通过阅读他的自传和实地考察作品,发现他在建筑功能处理方面十分娴熟老练,并具有很好的城市设计修养,这与他的学习经历和早年的职业建筑师生涯有关。譬如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位于十字路口,他设计的造型貌似随意的动感堆积,其实体量的主次,凹凸的变化都迎合着十字路口,因此,它在路口的视觉效果非常和谐。建筑的后部是十分理性的方体功能建筑。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9)

迪斯尼音乐厅

他的另一个著名代表作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貌似随意伸展,其实在临水临桥处的场所营造也是精心处理,十分理性的。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0)

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1)

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总图

同为明星建筑师,丹尼尔·李伯斯金德自从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建成以来,尖锐折线体和铝板表皮成为他个人化的建筑语言,一直重复使用。但是以犹太人流放遇难为特定隐喻的折线体其实并不适合表达其它项目。更重要的是由于生硬地坚持套用折线体,李伯斯金德就毫不顾及城市场所与文脉因素,造成新旧建筑的冲突和城市街景的破坏。他设计的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安大略省儿童博物馆,就直接将折线体与历史建筑冲突并置,建筑与街道的界面呈现随意怪异的处置。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2)

安大略省儿童博物馆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3)

安大略省儿童博物馆

2.5 相似的造型与不同的角色——上海大剧院和哥本哈根大剧院

1998年8月27日建成开业的上海大剧院建筑设计由建筑师中标;设计师的理念是"水晶的宫殿",建筑造型模仿中国的宫殿建筑,但采用钢构屋顶和透明玻璃体现现代感;建筑采用中轴对称构图。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4)

2005年1月落成的哥本哈根歌剧院(Copenhagen Opera House)由丹麦著名建筑设计师汉宁•拉森(Henning Larsen)设计,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哈曼岛(Island of Holmen)。这是欧洲最新的歌剧院之一。正方形的建筑基座上立起一个庞大的建筑结构体,正面是一个圆鼓鼓的玻璃幕墙结构,顶部出檐深远,朝北的入口广场和门厅当可俯瞰整个海港。建筑也采用中轴对称构图。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5)

哥本哈根歌剧院

两个剧院建筑表面上看十分相似,但其实设计理念迥异,首先夏邦杰采用对称的殿堂建筑是为了迎合"中国式宫殿"的立意,哥本哈根歌剧院没有此立意。其次,上海大剧院的位置是在人民广场由政府大厦和上海博物馆构成的南北主轴的西翼,紧邻上海市政府大厦,设计采用的中轴对称并不贴切,与政府大厦形成"正正相冲"。不如采取不对称的形态"正谐相融",既符合剧院艺术性,又能更好地烘托政府大楼和人民广场主轴线。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6)

上海大剧院与城市轴线

在竞赛方案中,的投标方案就是不对称的方案,希望衬托政府主楼。环境文脉不同的是,歌本哈根大剧院虽然隔着河,但处于丹麦皇宫和皇宫教堂构成连跨多个街区的主轴线上,设计师为了强化和维持这条城市轴线,所以采用了对称的殿堂建筑形式。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7)

哥本哈根大剧院选址

因此,两个项目对各自城市角色的理解和表达具有天壤之别。两者真是同形异趣,形同神不同啊!

2.6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标志性建筑?

由此,笔者希望大家讨论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年我国的标志性建筑为何屡屡引起争议?从保罗· 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到CCTV新大楼,我们是需要一座座雕塑式激进的建筑,还是需要被大众接受,并能最大化共享和使用的建筑?这 些争议的背后,实质是关于标志性

建筑的价值观问题。标志性建筑涉及的社会、环境、艺术价值方面是十分值得探讨的。"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性建筑不仅要体现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性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性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水平下,标志性建筑(群)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4]

3 标志性建筑的批评模式

由于缺乏对价值观问题的讨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越怪越新就越具有"标志性"。这确实也捧红了许多善于"杂耍"的建筑明星,但当我们意识到对建筑的认识越发混乱时,我们就需要为标志性建筑确立一些共识和原则。

从建筑批评学的角度,在建筑批评中将涉及建筑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生态价值。建筑的实用价值是指建筑的功能价值和功利价值,表明建筑的物质性,实用性的作用。社会价值是指建筑、建筑现象和建筑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能力。社会价值包括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艺术价值是一种审美价值,艺术价值是为了反映世界的客观审美价值,通过人的创造活动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它凝聚、体现和物化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5]

郑时龄先生在《建筑批评学》中将建筑批评的类型总结为建筑的价值批评模式、建筑社会批评模式、建筑的文化批评模式、建筑的科学方法论批评模式、建筑的科学与技术批评模式、建筑的心理批评模式、建筑的环境批评模式、建筑的形式批评模式、建筑的类型学批评模式等等。[6]

依据上述批评模式分类,结合标志性建筑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标志性建筑的批评模式归纳为 技术经济批评模式,社会价值批评模式,环境影响批评模式,形式美学批评模式,文化表达批评模式,创作心理批评模式。前文指出了标志性建筑实质是被选择的,是基于价值观的决策,那么我们应该从以下批评模式来评判标志建筑。

3.1 技术经济批评模式

建筑的技术经济批评注重建筑设计的技术理性,科学而客观地分析建筑的技术经济因素。[7]虽然标志性建筑一般具有充足的投资,高于普通建筑的建设标准,但是也常常因技术不合理的设计而预算失控,或造价倍增。历史上有悉尼歌剧院案例,它建设历时14年,严重超支到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利亚政府还发行了悉尼歌剧院债券。

库哈斯设计的CCTV新厦大楼与1992年彼得· 艾森曼在柏林的马克思·莱茵哈特大楼类似,艾森曼方案由于造价过高而未能实施,但是形态构思被中央电视台新厦所继承。[8]柏林的业主在考量埃森曼1992年设计的马克思莱茵哈特大楼的时候,他们知道这个楼造起来肯定全世界都会出名,但是他们放弃了,因为觉得这样造一个办公楼极不经济。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8)

柏林马克思莱茵哈特大楼与北京CCTV门形建筑

CCTV项目的决策者明知道库哈斯的方案技术经济不好,但还是选择实施它,实际就是决策者缺失技术经济的评价,因为标志性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少花钱也能做标志性的东西。

除了CCTV之外,我们还建成了一批昂贵的标志性建筑,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急于要向世界宣示强大富裕起来了。因此,我国的公共地标建筑决策常常给人以"宁要贵的,不要好的"印象。但凡快速富裕的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

3.2 社会价值批评模式

社会价值说起来有点老套,但对作为公共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很重要。标志性公共建筑要尽可能为公众提供更多文化休闲场所,在设计理念上要融入城市生活,塑造城市生活的舞台。譬如夏邦杰设计的上海大剧院,它虽具有殿堂式的标志性,但也是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而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美术馆确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广场,可以休闲乃至穿越。

3.3 环境影响批评模式

对标志性建筑要从城市或场所的环境影响来评价和抉择。否则,突兀的标志性建筑常常会破坏整体环境。网上一些非专业的评价说苏州的"东方之门"是一条"低腰秋裤",其实东方之门建成后,人们更多会联想到是一个大拱门。当代超高层拱门也不少见,但是,门形建筑比较适合在视觉对景终点(如巴黎的拉·德芳斯新区的代表建筑"大方拱门"),不适合全角度视景需要。东方之门对金鸡湖区的尺度产生影响,而且与天际线不融入,多个城市视点都有不佳视觉效果。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19)

东方之门尺度与轮廓不宜

同样,北京国家大剧院最受争议的也是它造型及材质与周边建筑环境的不协调。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0)

北京国家大剧院造型与材质与周边建筑环境不协调

3.4 形式美学批评模式

建筑的形式批评模式是一种从纯视觉和感受的方面,根据建筑所属类型的艺术特征而对其进行评价的一种批评模式。形式美学批评注重作品的形式分析,将艺术作品看作是独立自主,不须借助外界的因素而存在的本体。[9]

标志性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网上流传的被称作"比基尼"裤的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场馆。从我们专业界的解读来看,这个设计师目的是要做流线体建筑,这是建筑圈内近年来的时髦方向,近年来,设计师希望打破过去体育馆与馆之间没有呼应、各自独立结构形式的布局。在当代网架结构等轻型结构的技术条件下,设计有意识地把这些场馆"扭"成整体,追求这种更加有机的形态。该设计师应该没联想过 "比基尼"裤。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1)

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场馆

就杭州奥体的外观来看,体育场馆用网架做成一个拱流体场馆,它本身是合理的。但如果人为地片面地将体育建筑做成艺术建筑,也会导致功能和使用不合理,造价浪费等问题。北京奥林匹克主场馆"鸟巢"外表皮其实是"伪鸟巢",而且与体育建筑本身结构体系无关,也并不是"编织"的,而是浪费钢材仿造所谓"鸟巢"。现在建成后构件粗笨、复杂,违背了当代体育建筑简洁有力的审美原则。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2)

鸟巢

由于缺乏理性的评价过程,快速富裕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会陷入了追求"新、奇、特"的误区。在中东迪拜你可以看到难以想象的奇特建筑,而且混杂在一起,触目惊心。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3)

迪拜商务港怪楼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4)

迪拜商务港怪楼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5)

迪拜商务港怪楼

笔者曾设想,如果组织我们的政府官员去实地见识迪拜无数奇特建筑泛滥的景象,或许能让他们警醒。

3.5 文化表达批评模式。

因为标志性建筑通常有强烈的文化表意性,所以建筑表达文化语义时就会有品味和艺术层次的评价。标志性建筑为了区别于别的建筑,要挖空心思去找一个独特的形象,网上也给大家提供了中国最奇特的三栋建筑:一栋是沈阳金色的"铜钱银行",整个建筑外观就是一枚"铜钱";一个在河北的"福禄寿"旅店,五十米的大楼做成三个人像,完全像人像雕塑;还有就是北京"盘古大观"那个龙形七星酒店。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6)

沈阳方圆大厦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7)

龙形七星酒店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8)

福禄寿旅店

它们这样也实现了标志性。但是,用"福禄寿"这三个人物做成建筑造型去表达升官发财;用铜钱表达银行的财力;将建筑做成"龙头"等就显得太低俗了。鄂尔多斯市民文化广场上的博物馆以"煤块"明喻煤矿产业,未必能代表当地历史文化;相邻的图书馆又以书本形象直接造形,也是肤浅的符号表达,导致了文化建筑丧失了应有的空间特征和形象气质。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29)

鄂尔多斯博物馆图书馆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30)

鄂尔多斯博物馆图书馆

因此建筑师要把握形象表意和建筑美学之间的平衡,首先它要符合建筑美学,其次又要表达一种高雅的意象。

最近上海陆家嘴平安银行又表达了另一种低俗的标志性。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建了那么多的银行,大家都追求建筑本身的标志性和现代感。而平安银行却要做得财大气粗,裙房建筑就象是把古希腊的神庙搬了过来。然后整个高层部分也是每两层一圈石头柱子,里面是玻璃幕墙,没有任何柱式构图,完全就是炫耀有钱,或许他们还有"八千八百八十八根柱"的口彩。古典建筑美在有它的搭配,有它的比例,而平安银行全部用同样的柱,一圈一圈围过去,这就像是暴发户把项链、脚链、腰链全部带上,给人一种粗俗、炫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讲的文化品位的问题。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当代标志性建筑怎么看)(31)

上海陆家嘴平安银行

标志性是要与众不同,文化表达也是各种各样的。但历史上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经典,很多丑陋的东西会被历史淘汰。

3.6 创作心理批评模式

创作心理批评模式是针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的一种批评模式,从建筑作品的分析入手,研究建筑师及其思想意识。有的著名建筑师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建筑一直做同一种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如里伯斯金德、安藤忠雄、扎哈· 哈迪德等,如何看待这种个人的标志性,这是我们设计标志性建筑的途径吗?《建筑批评学》中指出: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是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以自身的经验作标准,或者千方百计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好恶,无论什么项目,无论什么环境,都用自己所惯用的手法去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一种我向思维的表现。[10]

我向思维是指受个人的经历,身份,地位,修养,学识,信仰等的影响所形成的思维,带有明显的个人物征的一种思维。一方面,我向思维既隐含着由于个人的局限性而具有一种可能的偏见和误解,一种主观的意识投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表达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的精神创造。[11]

必须指出,我向思维再强的人——即使他通常的形式语言是一贯的, 但因为项目的场所、基地、功能等方面或多或少会有所限制和差异。所以他们的作品还应该因地而异。当然,这种"异"不必是风格的"异",但是他们应该将个人的标志性和项目场所、功能需求等方面的结合。亚伯在《建筑与个性》一书中批评极端的我向思维:方案中缺失的是多重的个体抉择、冲突和不同个人及利益群体之间的对话,而这些正是现实生活中生长和发展的基础。[12] 这些设计丝毫没有让外界介入设计过程中建筑师的思路和价值观。这些手法和方案都不是产生于人类活动自发生成的模式。相反,他们指出了建筑学自身的一种弊病。不能放弃精英意识和主角心态,……这些建筑是只好设计了一些复杂性的假象来掩饰他们日益狭窄的视野。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人类发展和对话,而是一个可怜的替代品,通常披着晦涩的外衣,让人难以了解其实质。这股风潮曾经宣扬一种更加开放的设计过程,但是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愈发的故弄玄虚和自恋。[12]

笔者认为我向思维的建筑师偏执地做一种风格大多是为了塑造个人品牌,维护着自己设计的标志性,而业主也不应该盲目地选择他们。 亚伯认为"在这个广泛开放、资源共享的互联网世界,建筑职业在这种落后时代的谎言和假象中还能支撑多久,是值得怀疑的……如果建筑师的创造性因为无法摒弃他们阶层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气而最终丧失殆尽的话,结果将是悲剧性的。[12]迪洛尤其清楚建筑复杂性的真实来源:"在当代生活中,只有将建筑完全暴露在人类事物的复杂性当中,才能恢复建筑独特的活力。"[12]

现实中更多的建筑师会淡化风格,而是注重对项目本身的挖掘。就标志性建筑而言,我们应更注重项目自身的个性内涵的表达。从艺术的角度来讲,画家最初要让别人记住他,他要具备一种"法",但是到一定境界就要忘掉自我,到了最高境界就要做到"法无定法"。所以我们看到像柯布西耶、莱特这些早期的大师最后就接近"法无定法"的状态。现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些贴标签的建筑师获得媒体关注,但我们更应追求"法无定法,回归本真"的创作境界。

4 结束语

本文从标志性建筑的热议出发,比较几组国内外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效果差异,引出标志性建筑决策背后的价值观和评价问题,最后根据当代建筑批评学的原理,针对标志性建筑,归纳和阐释了六种批评模式,希望为标志性建筑的决策和评价提供理性框架。(完)

注: 本文为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中心重点项目《快速城市化先发地区的经验与教训》课题研究论文;也是苏州大学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当代建筑设计的逻辑思维体系研究"课题论文。

参考文献

[1] 标志性建筑.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71339.htm.

[2]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23.

[3] 标志性建筑.百度百科. .

[4] 标志性建筑.百度百科. .

[5] 郑时龄.建筑批判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86.

[6]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22.

[7] 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31.

[8] 邓庆坦,邓庆尧.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24.

[9] 郑时龄.建筑批判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40.

[10] 郑时龄.建筑批判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8.

[11] 郑时龄.建筑批判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7.

[12] 克里斯·亚伯 著.张磊,司玲,侯正华,陈辉 译.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