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个时代,因为《三国演义》的添墨着色,愈加辉煌灿烂,绚丽夺目。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等等三国人物也更加光彩照人,活生生在站在人们的面前。
而在诸多的三国人物中,最趋于尽善尽美、性格上无隙可击,当属常山赵子龙。
在《三国演义》中,赵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银枪白马,杀敌无数,未尝一败,号称常胜将军。
长板坡一战,赵子龙单枪护幼主,七进七出,予取予求,所向披靡。曹操高处遥观,叹:“子龙真天神也!”
关于赵子龙的神勇表现,黄忠往汉中抢米,赵子龙见其不归,率二十几骑去救,且战且退。曹操怕有伏兵退去。赵子龙引强弓追射曹操。刘备事后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另外,赵子龙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建兴七年,赵子龙寿终正寝,后谥顺平侯。
远在河北临城县的澄底村西1.3公里处,有一大墓冢,封土东西长35米,南北宽27米,高5米,面积945平方米,传说为赵云墓,该县赵姓人家及百姓1000多年来常在春秋于此祭祀。
另外,河北正定、临城两县关于赵子龙故里之争也很激烈。
不管赵子龙墓是否在临城,也不管赵子龙故里是正定还是临城,2015年,临城政府已经决定在澄底村兴建赵云公园了。澄底村副支书刘建通听到这一消息后,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们老百姓不太关心赵云到底是哪里人,只要政府能给我们村带来项目,解决发展和就业,那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就道破了“故里之争”的本质。
总体来说,史学界还是公认四川大邑县锦屏山是赵子龙的埋骨之所。
据史书记载,赵云曾在大邑锦屏山御羌多年,而蜀汉有赐葬大臣于生地或主要活动地的葬制,则赵云去世后,后主刘禅“敕葬赵云于成都锦屏山之东(今大邑县锦屏山麓),建立庙堂,四时享祭”。据明曹学全著《蜀中名胜记》载:“《本志》云,‘静惠山,一名东山。山下土城,相传是蜀汉将军赵云筑。盖云尝防羌于此,有云墓及庙存。’”惜乎子龙祠墓毁于明末兵火,后经多次兴废,一直规模不大。清《四川通志•寺观》、《邛州志•祠寺》、《大邑县志•祠庙》等均有相关记载。
然而,大邑县文化体育局局长戴勇却说,因为历史遗留原因,子龙墓遗址多年来始终被学校占据,致使许多当地的年轻人都不知道。
“最近的一次维修是在民国初年。”戴勇说,现在还保存下来的赵云祠墓是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由当时的乡绅、地主捐资培修。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原因,多数的祠堂、庙宇被用来办学校,赵云祠墓也不例外。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一所中学,到了80年代改为职业高中。在办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拆除了一些老建筑。
在子龙街上长大的68岁老人杨文辉说,他是亲眼看着赵云墓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的。
杨文辉回忆说,1968年时,赵云墓还保存得比较完好,一进大门就能看见一个巨大的照壁,上面有“汉顺平候庙”几个大字。大殿里的赵云像,呈坐姿,双手扶膝,头戴四方侯爷帽,金盔金甲,白胡子一直垂在胸前,双目炯炯有神。可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被毁。
杨文辉说,当时有人不分白天黑夜地轮流掘墓,“一共挖了三天,就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刚挖出来的坑,被雨水带着泥土冲进去填平,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挖到,“到第四天大家放弃的时候,雨居然就停了”。
大邑县文管所所长刘红彬说,原来的赵云墓,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古柏森森,从来没有被挖掘过,今后也不会主动进行挖掘,这是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所规定的,古代墓葬只能是被动式挖掘。
现在,大邑县晋原镇子龙街343号的赵云墓遗址尚存大殿、因山阁等6处遗址。而因山阁只剩下主体结构,门窗早已破败不堪。因为要重建,学校已经在去年搬到了离此不远的新校区,墓地遗址周围已经围上了木栅栏,但门口仍有“大邑县高级职业中学”的字样。
戴勇说:“目前,子龙祠墓已被列为大邑县文体局灾后不可移动文物类修复项目,重建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也已完成搬迁,施工单位即将进场。其远景规划面积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域约20亩,缓冲区约10亩。其中,第一期的维修重建重点保护维修面积有10650平方米,预计明年初可与公众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