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新疆大地,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始终激励着各族干部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天斗地、建设家园,这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

胡杨精神,也成为电影人创作的来源,情感的力量。他们将镜头对准在新疆这片热土上,以胡杨精神建设家乡的人们。他们中有:扎根边疆奉献一生的军垦第一代;兢兢业业建设新疆不图回报的知识分子;回到家乡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大学生;带领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援疆干部……

《冰山下的来客》《大漠青春》《五十八座·半》《我们的青春岁月》《守边人》……这些电影取材真人真事,在银幕内外,“胡杨精神”催人奋进。

《冰山下的来客》:他在冰山脚下谱写一曲援疆赞歌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1)

《冰山下的来客》海报

银幕内——

影片描述了江西援疆干部杨冰来到帕米尔高原,带来先进生产经验,手把手帮助柯尔克孜族牧民转变传统游牧生活方式,过上幸福安康生活的故事。其中,他和退伍老兵阿米尔一家的故事,感人肺腑。

国家要给高原上修水库了,杨冰负责整个乡的搬迁工作。可是老边防战士阿米尔为了沉睡在库区的战友们,不惜和视若亲人的杨冰绝交。

杨冰的妻子丁一竹是一位优秀的眼科医生,她瞒着杨冰毅然报名参加援疆医疗队。

阿米尔老人上雪山采草药,不料腿部受到了重伤。杨冰闻讯带着丁一竹等人及时赶到,背着老人走下山来。

老人得救了,同时他因白内障几近失明的眼睛,也得到了丁一竹的医治。

杨冰没有让任何人失望,牧民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居。杨冰和丁一竹一起给县里的方副书记递交了一份申请,要求继续援疆三年。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2)

《冰山下的来客》剧照

银幕外——

《冰山下的来客》以现实中的阿克陶县苏巴什村、江西新村、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白沙山、冰川公园、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园和江西风光为拍摄场景,反映的都是真实事件。当时,已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即将离疆的援疆医生喻子良说:“在喀拉库勒湖外景拍摄现场,我们江西援疆干部重温了援疆誓词 ,回顾这一年半援疆历程,我感觉到无怨无悔,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来新疆,还能来克州,进行对口医疗援疆工作,实现我的人生梦想。"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3)

《冰山下的来客》剧照

《守边人》:他用一生铸就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4)

《守边人》海报

银幕内——

24岁的魏大有相亲认识了刘小好,正是她,陪他远赴新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原兵二连,住地窝子、骑马巡边。

为了照顾这个团队多年的辛苦,上级将其改为地方编制,而大魏不想进城“享福”,找到团部力争留守边关,得到上级的批准,他戍边的决心更加坚决,即使后来小女儿为了上学,寄宿在县里兰芝家,受委屈、想父母,也丝毫没动摇他护边的决心。后来,老魏到了退休年龄,长大的女儿多次要接他进城养老,可他让老伴去了,自己继续守着老屋,升国旗、巡边。

银幕外——

魏大有以“时代楷模”魏德友为原型,魏德友是新疆塔城公安边防支队吉也克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护边员。1964年,他从部队退伍后远赴西北屯垦戍边,50余年如一日坚守在中哈边境上的萨尔布拉克草原无人区,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未发生过一起涉外事件,被边防官兵誉为边境线上“活界碑”。2016年10月,魏德友获得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人物。2021年6月29日,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5)

拼版照片:左图为魏德友年轻参军时的照片;右图为放羊途中的魏德友(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五十八座·半》:他倾尽心血以水利事业惠及和田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6)

《五十八座·半》海报

银幕内——

电影《五十八座·半》以新疆著名水利专家、原和田地区行署副专员王蔚真实事迹改编创作。影片讲述了王蔚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扎根边疆,在和田这个中国最干旱的地区工作30多年,和当地水利工作者、当地人民一起修建了58座半水库、24座永久性渠首、2万多公里的水利渠道,使和田绝大多数农田成为稳产高产田,为了和田的水利事业和民族团结奉献一生,最终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的感人故事。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7)

《五十八座·半》剧照

银幕外——

1991年,王蔚曾在病床上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奉献精神最可贵,踏遍昆仑四十载,只为团结幸福水”的诗句,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而之所以片名中有个“半座”,是因为他设计了最后一座水库,但还未开始修建就离开了人世,这项工程便是乌鲁瓦提水库,五十八座半水库就是他留给和田人民的永恒财富和丰碑。王蔚也被和田人民称为“水神”,他去世后被按照生前心愿安葬在水库旁,永远凝望着一池碧水。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8)

王蔚(左)生前照片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蔚从未走出新疆人的记忆。岁月的洗礼,反而让他的形象愈加清晰挺拔,愈加撼动人心。这部影片讲述的事迹,贯穿了王蔚与当地民众一起修建水库的30多年。

《大漠青春》:他们远赴新疆三尺讲台绽芳华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9)

《大漠青春》海报

银幕内——

影片讲述了保定学院毕业生田英普、岳超和来自江南的志愿者刘诗雨,到新疆且末县库勒乡中学任教的故事。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三人忍受与亲人、爱人两地分割的煎熬,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用真诚和质朴感动着乡村的维吾尔族少年们——原本顽劣如一匹野马的努尔江在老师的引导下,转变为一个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少年;濒临辍学、不善言辞的希玲娜依,在老师的帮助下,勇敢地走上了县演讲比赛的赛场……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10)

《大漠青春》剧照

银幕外——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11)

2000年,保定学院首批15名毕业生奔赴且末中学任教。

2000年,保定学院首批15名毕业生奔赴且末中学任教。接下来的20余年里,保定学院的毕业生们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西部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影片艺术地再现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乐观向上、倾心育人的感人事迹。

《我们的青春岁月》:他们从黄浦江畔来到塔河河畔

弘扬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礼赞胡杨胡杨精神)(12)

《我们的青春岁月》海报

银幕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几个从黄浦江畔来到塔里木河河畔支援边疆建设的洪江海(烈士戴根发的原型)和他的战友们,在一场场部(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六团辖区内)工作生活。他们从一开始不适应,到后来彻底爱上了这片洒下汗水和泪水的土地。

银幕外——

电影中的“洪江海”原型是烈士戴根发,他1964年从上海到新疆支边。1974年8月8日,阿克苏河水位急剧上涨,洪水流量每秒1000多立方米,戴根发与另外3名水文观测员划着小船,在抢测最大一次洪峰流量时,被巨浪吞没,献出了26岁的生命。戴根发生前曾被评为“开荒能手”“行军模范”等,曾经救过落水老人,冲进大火抢救过国家财产,抱着被褥、铺板堵过冲垮的渠道,把新发的棉鞋送给有困难的同事,而他自己一套褪了色的军装却补了48个补丁。

(文/秦金俐 图/据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