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自己应该对一件事始终有百分百的热情,是自己给自己的最大局限。

倦怠情绪是指对工作或生活已经缺乏热情,并且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的一种常见的生活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理性部分已经无法驱动感性部分。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

图片来源于:StockSnap

比如在很多事情上,理性告诉自己需要坚持,但刚开始做事的那股冲劲就好像被抽空了的气球一样,干瘪空洞,而且那股冲劲好像以后都无法再生。

一、我们为什么会有倦怠情绪?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2)

倦怠情绪其实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大脑也需要得到有效且正向的反馈,如果它持续收不到反馈,就会启动保护机制,停止在这方面投入能量。

所以,倦怠情绪本质上只是一种生理性的,偏本能的自我提醒。

1、心理上:缺乏达成目标的时间周期感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这句话说的是坚持,但本质上也是在强调我们对于一个目标的时间周期感。

所有人都知道坚持很重要,但谁也不知道这美好的后天具体是指哪一天。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3)

回忆一下,我们通常在什么时候会比较有耐心呢?

在我们提前知道明确的终点与进度时。比如:电脑安装软件的进度条、导航软件的缩略图、线上打车软件的司机行迹表。

这些形形色的软件其实都在无形之中安抚我们的等待焦虑,可是,我们的生活和职业目标很难被这样精准衡量。因此,除非你之前实现过这个目标,已经拥有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周期感,否则,我们注定要面对这种等待焦虑。

2、行为上:过于留恋舒适区,没有及时迭代目标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一头驴因为厌倦了整天围着磨盘转圈,想和邻居家的马一样走遍名山大川,聪明的农户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在让驴拉磨的时候事先用黑布蒙住它的眼晴,让驴误以为自己像马一样每天都在走不一样的路,最后,被误导的驴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工作到了老去的那一天。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4)

图片来源:Free-Photos

我们很多时候,也会像刚开始的驴一样,每天重复性的工作内容已经将我们的热情消耗殆尽,幸运的是,我们不用像驴一样让别人蒙着黑布欺骗自己,我们可以灵活的优化、升级我们的工作目标。

3、认知上:无法正确的看待倦怠情绪,认为它并不合理

认为自己应该对目标始终有百分之百的热情,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最大局限。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很少主动达成目标的那批人总是以为,喜欢的事是没有倦怠期的,其实不是。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5)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已经坚持跑步30多年,他曾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中提到跑步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他便感到快乐。可是即使如此,他也在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才去跑!”

而坚持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即使我们要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倦怠期,我们依然没有放弃想要去的地方。

二、处在倦怠情绪中应该怎么办?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6)

1、心理上:巧用进度条技巧提高时间周期感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

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在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

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7)

图片来源:Melk Hagelslag

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心理学家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8)

这就我们要借鉴的“进度条”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定好总目标,其次我们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后期执行时,再将已经实现的目标进行对照。

在分解目标时,有两点要注意:

①总目标要可以被衡量,而不是一个笼统的名词。

比如:成为全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这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不好衡量,比较建议的是用数据来定目标。

比如:2020年要写多少篇文章或者要写多少万字,或者要赚多少稿费,出几本书也是可以的。总之,一定要具体,可以用数据来衡量。

②分解的目标越往后越要适时的加大难度。

我们的能力不像跑马拉松,越到后面,可能会越累,越跑不动,所以,马拉松的后期目标难度不能越来越大,但我们生活中做事的时候不是这样,我们实现的目标越多,能力只会越来越强,所以,后续分解的目标必须要在前一个目标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比如,7月份写了12篇文章,那8月份就不能只定12篇了,必须往15或者18篇文章靠了。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9)

图片来源:Free-Photos

2、行为上:巧用计时器让付出可视化,消解虚假疲怠情绪

湖畔大学的梁宁曾在《B站、拼多多、抖音,智能时代的核心是精准》文章中提到一个关键词:“数据可视化”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0)

数据可视化是指将个人的一种朦胧的感觉通过数据分析从而找到准确的原因。换句话说,你所有的感受数据都能给你答案。

文中梁宁举了自己用8个月时间准备跑半马的故事,对,还是跑马拉松的故事。

在开始跑步之前,她说她其实跑400米都有点难受,所以教练特意让她买了一款可以显示她她运动时身体参数的手表。

好处之一是,如果她跑步觉得很累,通过数据就可以看到是因为心肺功能偏低,所以她就可以针对心肺功能制定适合她的运动频率,直到她能适应。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1)

图片来源:fancycrave1

这样做了之后,梁宁发现她每一次累都知道具体原因在哪,还知道怎么去适应。最终,她只用8个月的时间就轻松的拿下了半马。

而我们也可以借鉴她的这个办法。只不过,我们需要的工具是计时器。

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感觉自己写稿的速度非常慢,你不妨用计时器记录一下自己完成每篇稿子的时间;

如果你想在业余时间学习一门技术,却感觉自己迟迟没有进步,你也可以用计时器记录一下你在这件事情上所花的时间;

又或者你是一个电视剧重度痴迷者,你也可以记录一下,你花在电视剧上的时间。

总之,这个计时器就像一个照妖镜,可以治好所有的假性努力综合症(以为自己非常努力,实际上花的时间非常少)

而且,它还是那些愿意真正付出努力的人的自信助推器,它能让你真正的感到踏实、自信。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2)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使用手机上的计时器功能,因为你肯定会忍不住刷手机的。

3、认知上:行动很重要,等待也很重要

在一档知名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中,主持人许知远在采访日本艺人木村拓哉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在等今天和我做访谈的人”

“是不是等待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是的呢”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3)

知名的自媒体创业者粥左罗先生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从不在当下要结果,现在的结果是以前的行为造成的,未来的结果才是现在造成的。”但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干什么都没有耐心,比如:

才吃了两个星期的健身餐,就希望自己体重能有大突破;

才贴了几次面膜,就希望自己的皮肤像明星一样白皙透亮;

才看了几本书,就希望自己能娓娓道来......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4)

图片来源:Pexels

拥有这样想法的人,无法和时间做朋友,时间自然也无法回馈他们短暂的付出。

三、写在最后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如何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倦怠情绪?

怎么改变乏力没精神(感觉有些倦怠却又无力改变)(15)

1、心理上:巧用进度条技巧提高时间周期感

2、行为上:巧用计时器让付出可视化,消解虚假疲怠情绪

3、认知上:行动很重要,等待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