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表姐潇潇是一个4岁女孩的妈妈。和很多全职妈妈一样,产前潇潇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她本是一家外企的部门主管,工作比较辛苦,生产之后,双方父母都没办法帮忙,她也实在不放心把宝宝交给外人照顾。无奈下,她辞了职,做起了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能在家做什么工作(全职妈妈想工作)(1)

一转眼,宝宝上了幼儿园,潇潇有了一些闲暇,想重新开始职业生涯。可是却面临一个难题,她不想被工作的朝九晚五困住,想更多时间照顾孩子。因此,这份工作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第一,这份工作需要时间灵活。她要接送孩子上下学,不想孩子成为幼儿园最后一个回家的宝宝;她想错开周末高峰,随时和孩子出去玩。

第二,这份工作要有发展。潇潇产前在外企工作多年,见识广泛,对于她来说,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还附加着成就感、高平台等需求。她期待通过专业的工作,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让自己未来有选择的自由。

第三,这份工作要性价比高。想找一份时间灵活的工作并不难,可是折合成小时工资,工作的区别立竿见影。潇潇期待在一定的积累和努力之后,这份工作收入的效率更高,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资源。

和潇潇一样,很多全职妈妈都面临类似的选择。孩子上学之后,不需要自己时刻守在孩子身边,但是却需要“随叫随到”。怎么找到一个时间灵活的好工作呢?有哪些工作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呢?

我们知道,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给人打工”和“自己做老板”两类。“给人打工”的工作,又可以分为“拿固定工资”和“按劳分配拿提成”两种。这么分下来,我们可以把工作分为三类:一是按劳分配型;二是固定收入型;三是自己当家型。下面咱们就进一步看看,这三类工作里,有哪些适合全职妈妈。

Ps:由于每个妈妈专业背景不同,下面的介绍可能会抛开专业背景,更有通用性。

一、 按劳分配型

几乎所有按劳分配型的工作都会自带“销售”属性。选择卖什么产品就成了关键。男怕入错行,找工作时,行业的选择是所有因素中的重中之重。“高需求”是判断行业发展趋势的一个关键要素。

1、保险代理人

在高需求的行业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工作是“保险代理人”。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保障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保险。保险代理人的提成率比较高,以重疾险为例,一份年缴1万,共20年交的保单,代理人能拿到首年保费80%以上的提成,也就是说,一张保单可收入近万元,大额保险产品的收入更成倍增加。同时,在从业过程中,很多客户特别是高端客户,可以帮我们打开眼界。很多培训师也都是业内大咖,半天的课程可能都会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保险代理人入门时,选择关键在于保险公司的产品。说白了,好产品不愁卖。人们传统为“保险骗人”也和“保险产品坑太多”有关。选择一家产品好、做实事的保险公司,可以让工作的过程更快乐更有成就感。

2.保险经纪人

有的妈妈比较看好保险的发展前景,但觉得,单独一家的产品有时有失偏颇。这时候,保险经纪人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保险经纪人和我们熟悉的保险代理人有什么区别的?简单来说,代理人只卖一家公司的产品。经纪人呢?顾名思义,他为各种品牌各种险种做经纪服务,范围涉及到重疾险、寿险、医疗险、财产类保险多种领域,品牌也有上百种。经纪人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更多了对比分析的属性。有时候代理人为了维护客户,弥补自身产品的不足,也会和经纪人强强联合。

很多人说,保险经纪公司只卖小品牌的保险。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确切地说,很多品牌看似小众只是因为起步晚或不重视广告投入。也正因为营销成本低使得其产品在性价比方面存在优势。如果消费者能接受这些相对低调的品牌,经纪人往往会帮其挑选性价比高的产品。而如果消费者对品牌知名度有要求,经纪人同样能根据需求,为客户选择”大”品牌中相对较好的产品。

听起来经纪人涉及面更广对不对?慢着,和代理人相比,经纪人的提成率低很多。比如同样的产品,代理人能获得首年保费80%以上提成,而经纪人很多时候只拿到30~50%,有些性价比超高的小众产品,甚至要低于20%。综合来看代理人每单的经济收益更加明显,而经纪人的模式更有利于实现高成交率。

做个总结,在你看中保险行业的大前提下:如果你不爱言辞但是喜欢分析,经纪人可能更适合你;而如果你本身沟通能力不错,但是不喜欢太辛苦的对比分析,代理人的性价比更高。

全职妈妈能在家做什么工作(全职妈妈想工作)(2)

3.教育咨询

和保险一样,教育无疑是一个朝阳产业。

同学大雪原来是一名公职人员,最近却萌生了做教育咨询的念头。她在考公务员之前就在某知名的教育机构做咨询,现在做了妈妈,更需要灵活的时间。在她看来,她现在朝九晚五的收入和当年教育咨询的收入差不多,时间还自由,如果她更努力,收入会更高。她最近考虑放弃公职回到老本行。

除了收入有一定保证之外,教育咨询附加好处在于,可以和自家孩子的教育相结合。比如一些教育机构针对自己的员工,有优惠活动;在做咨询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念等,还可以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各种家长交流。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过程。

二、 固定收入型

固定收入型时间灵活的工作也不少,比如开滴滴、餐饮服务半年制等,除了市场上常见的工作之外,咱们下面稍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1、 考证

很多证书比如建筑师资格证、一建、给排水、造价等都比较值钱,还有一些更难考的证可能含金量更高。 一般有理工科背景的人,都具有相关行业的考试资格。

也有不少妈妈说,考证好难啊,没有时间准备复习。想想考下来一年至少几万的收入,动力够不够?

另外,在所有证书中,有一个咨询工程师的证书难度极低,当然含金量也有限,聊胜于无。

同时,应注意评估相关的行业风险。

2、码字

新媒体时代,“作家”的概念泛化起来,已经不在限于狭隘的文学领域。

从内容上看,有评论、有抒情、也有经验总结,甚至你的家常菜做得好,宝宝辅食有新意,养育宝宝有见解,都可成一系列文章或者课程。

从形式来看,作品的传播渠道已不限于纸媒等官方媒体。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发声。前几年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创作出不少百万作家。在知识焦虑时代,各大互联网公司也主打不同作品。比如前两年比较火的听书稿,单篇书稿的薪酬在1千到1万不等。而今年,头条的青云计划又投入巨额扶持青年作者,连续更文,兼职收入几千块并不是难事。每一波红利期,都会打造出一些知名作者。

而码字挣钱除了小满足一下自己的文学梦之外,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倒逼自己读书。可以说,码字不失为一种一举多得的工作。

上面介绍了码子的基本市场,那如何更有效地进入这个市场呢?找到一个连接者是一个非常效率的途径。这个连接者,可能是一个爱好写作的普通网友,可以通过他找到其他连接渠道;这个连接者也可以是一个写作老师,通过付费学习,让自己的能力更突出;通过这样中介来找到更优的资源,每一个资源又是一个新的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课程繁杂多样,有一些是大咖,有一些则是刚入道的新手,还有一些老师,甚至会盗用别人的写作课。选择老师时擦亮双眼,事倍功半。

全职妈妈能在家做什么工作(全职妈妈想工作)(3)

3、 讲师

和教育有关的另一份工作就是讲师。一般来说,一技之长是我们教别人的前提。

比如,如果你读书的时候数学不错,也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理念,辅导机构的数学老师可以作为备选。

可是没有一技之长怎么办?你曾经的经历经过一定的总结,也可以成为一种教授内容。

如果你考过公务员,分数不错,自己又善于表达,可以申请成为公考机构的培训教师。如果你用码字赚钱,“如何码字”也可以成为一门课。总之,你的专业能力,以及你有经验的事情,都可以作为一种分享,成为可以讲授的内容。

一般市面上讲师多按照课时收费,时间比较灵活。经过一定努力之后,达到名师的水平,这份工作的性价比指数上升。从此也可以结交不少朋友。甚至在机会成熟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自己创业。

此外,在新媒体时代,“讲师”的定位也更加泛化。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开课,各种合法内容也都可以在网上传授。比如知识星球、饭团等应用,为我们成为讲师提供了可行的渠道。从高大上的法律金融,到接地气的洗衣做饭,只要你的课有吸引力有实用性,慢慢积累“学生”也不是难事。

三、 自己当家型

很多人都想自己创业。但创业风险大,一般家庭,拖家带口经不起太大折腾。下面以三个例子作为引子,介绍一点“小本营生”。

1、 微商

话不多说,微商大家都知道是啥。从长远来看,好的产品是关键。现阶段微商的监管还有待加强,有些商品经不起长时间的考验。选择良心产品、正规产品更是长远之道。

2、 开店

先举个例子。

邻居家有个小妹妹,20岁出头,自学烘焙。她的甜品谈不上复杂,小巧好看,属于一般主妇自学一段时间就可以达到的水平(我觉得自己可以哈哈)。最重要的是她用料地道。她店里品种不多,不过几样简单的盒子蛋糕和生日蛋糕,但就靠着实在的用料,通过外卖,积累了不少回头客。最初,自家小厨房是自己的“外卖工作间”,之后租用了小区底商,又请人帮忙,产品更加丰富,收益也不错。

邻家小妹从开店到稳定收入,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在开始时,她的固定投入只有一些烘焙工具和原材料,初始投资不高。然后一步步做大,渐渐增加投入,获得更大的收益。

其实开店并不用投资太大,从小本生意慢慢试。一个小门脸,小窗口,都可能大有未来。

现在一些加盟形式也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开小店看似和“高大上”有一定的距离,而其中的学习思考过程,并不亚于CEO呦。

3、 民宿

说到民宿,人们常想到两方面:一是旅行,二是有房。但这两方面都是对民宿的误解。

大学同学小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是一家小民宿的老板。小桐在某二线城市有一套闲置房屋,一室一厅,他不想出租。因为:(1)一个月一两千的租金太低(2)他怕房子被租客糟蹋。后来他外出住宿用民宿应用平台,发现民宿还挺有市场。于是抱着尝试的心情,自己投入几千块把房子布置得简约干净,再加一些软装饰,整个房间看起来文艺清新。之后把房子挂到小猪等民宿平台,开店之初为了招揽客户,他设置了亲民价格,一晚上只要200块。同时,他还对租客的信用和生活习惯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他经营的第一个月赶上小长假有人探亲,一次短租了一周。有时候还经常有人因探亲访友出差等需求,一次性短租一两个月。经过半年的经营,他的房子已经成为优质店铺。他还常因为客满拒绝客户。他也因为对房子的保护,拒绝吸烟的客户、信用低的客户等。

一年下来,一个月有的时候入住率至少达到三分之一,有的时候全满。这么算下来,他一个月的收入,一般高于同期租金,多的时候可能4倍于租金。如果他对客户不那么挑剔,可能收入要更加乐观。

当然啦,开民宿比出租要费心。每一单生意都要重新做卫生,也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后来为了方便,他直接找小区做物业的阿姨,清扫一次30块,大家都方便。

小桐说,本来他也觉得,民宿在旅游城市才能存活。没想到,大家短住的需求那么高,一个非旅行城市的民宿入住率还不错。他说,他有同行完全依靠租用的房子做民宿,一人掌管十几套房子专职做。一个月下来,好的时候可以净赚几万。

这样看来,民宿并非旅行城市和自有房屋的专属。

而这个经营过程,有钱挣,有朋友交,在文艺清新中实现了商人梦。

写在最后:

容易挣钱、时间灵活、有发展的工作听起来好像奢望?看起来也不难。

对于全职妈妈,找工作不仅是为了糊口谋生,而是用行动告诉孩子:抱着包容和学习的态度,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前进的希望,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林双:看剧读书八卦的中年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