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赏析与讲解(让苏轼搁笔受皇帝称赞)(1)

1.《浣溪沙》

雨过园亭绿暗时。

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

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2.《菩萨蛮·百花含蓓东风里》

百花含蓓东风里。

南园小雨朱扉启。

春色一年年。

年年花共妍。

清谈招隐去。

莫认如宾处。

华发好风光。

林间此味长。

3.《鹧鸪天·欲上南湖采舫嬉》

欲上南湖采舫嬉。还思北渚与岚漪。

圆荷盖水垂杨暗,鸂鶒鸳鸯总下时。

持此意,遣谁知。清波还照鬓间丝。

西楼重唱池塘好,应有红妆敛翠眉。

4.《临江仙·常记河阳花县里》

常记河阳花县里,

恰如饭颗山逢。

春城何处满丝桐。

纶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风。

重向梁王台畔见,

黄花绿酒谁同。

新诗别后寄南鸿。

回头思照碧,人在白云中。

5.《点绛唇·回雁风微》

回雁风微,养花浓淡天容好。

似春知道。吉梦佳辰到。

共乐春台,携手蓬莱小。

同倾祷。愿春不老。岁岁寻芳草。

6.《满庭芳·闲说秋来》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

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

7.《清平乐·黄花过也》

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

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

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

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忘餐。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

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8.《清平乐·寒风雁度》

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

也到文闱校文处。也到文君绣户。

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

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9.《西江月·似有如无好事》

似有如无好事,多离少会幽怀。

流莺过了又蝉催。肠断碧云天外。

不寄书还可恨,全无梦也堪猜。

秋风吹泪上楼台。只恐朱颜便改。

10.《减字木兰花·萍蓬行路》

萍蓬行路。来不多时还遣去。

会有重来。还把清尊此地开。

隋河杨柳。见我五年三执手。

红泪多情。待得重来走马迎。

11.《渔家傲》

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12.《满江红·月上西窗》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

水漏涩、铜壶香炉,夜霜如雪。

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

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

鸾钗重,青丝滑。罗带缓,小腰怯。

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

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

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13.《蓦山溪·兰台仙史》

兰台仙史,好在多情否。

不寄一行书,过西风、飞鸿去後。

功名心事,千载与君同,

只狂饮,只狂吟,绿鬓殊非旧。

山歌村馆,愁醉浔阳叟。

且借两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

古来毕竟,何处是功名,

不同饮,不同吟,也劝时开口。

14.《水龙吟·去年暑雨钩盘》

去年暑雨钩盘,夜阑睡起同征辔。

今年芳草,齐河古岸,扁舟同舣。

萍梗孤踪,梦魂浮世。别离常是。

念当时绿鬓,狂歌痛饮,今憔悴、东风里。

此去济南为说。道愁肠、不醒犹醉。

多情北渚,两行烟柳,一湖春水。

还唱新声,後人重到,应悲桃李。

待归时,揽取庭前皓月,也应堪寄。

15.《好事近·归路苦无多》

归路苦无多,正值早秋时节。

应是画帘灵鹊,把归期先说。

就中风送马蹄轻,人意渐欢悦。

此夜醉眠无梦,任西楼斜月。

16.《虞美人·梅花时候君轻去》

梅花时候君轻去。曾寄红笺句。

胡麻好种少人知。正是归时何处、误芳期。

谁教又作狂游远。归路杨花满。

当年不负琐窗春。老向长楸走马、更愁人。

17.《定风波·跨鹤扬州一梦回》

跨鹤扬州一梦回。东风拂面上平台。

阆苑花前狂覆酒。拍手。东风骑凤却教来。

谪好伯阳丹井畔。官满。平台还见片帆开。

上界虽然官府好。总道。散仙无事好追陪。

18.《江城子·娉娉闻道似轻盈》

娉娉闻道似轻盈。好佳名。也堪称。

楚观云归,重见小樊惊。

豆寇梢头春尚浅,娇未顾,已倾城。

章台休咏旧青青。惹离情。恨难平。

无事飞花,撩乱扑旗亭。

不似刘郎春草小,能步步,伴人行。

19.《诉衷情·小园过午》

小园过午,便觉凉生翠柏。

戎葵闲出墙红,萱草静依径绿。

还是去年,浮瓜沈李,追凉故绕池边竹。

小筵促。忽忆杨梅正熟。

下山南畔,画舸笙歌逐。愁凝目。

使君彩笔,佳人锦字,断弦怎续。

尽日栏干曲。

20.《青玉案·十年不向都门道》

十年不向都门道。

信匹马、羞重道。

玉府骖鸾犹年少。

宫花头上,御炉烟底,常日朝回早。

霞觞翻手群仙笑。

恨尘土人间易春老。

白发愁占彤庭杳。

红墙天阻,碧濠烟锁,细雨迷芳草。

苏轼诗词赏析与讲解(让苏轼搁笔受皇帝称赞)(2)

晁补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