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

2022年9月8日,伊丽莎白二世在巴尔莫勒尔堡去世,终年96岁。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也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性君主。作为跨越两个世纪的重要人物,伊丽莎白二世的个人历史写下终篇,我们是否见证了她的人生跨越。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2)

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堡

青春·王之位

1952年2月6日,身患肺癌的乔治六世在睡梦中被血栓夺去了生命。25岁的伊丽莎白和菲利普正在遥远的非洲丛林探险。随后,搭载着顺位继承人伊丽莎白的专机从肯尼亚飞抵伦敦,当她走下飞机看到那辆被她儿时戏称为“灵车”的黑色宫廷轿车时,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改变了……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加冕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在加冕礼上,坎特伯雷大主教将圣爱德华王冠戴在“无可争议的女王陛下”的头顶,王冠曾经属于查理二世国王,在返回王宫时换戴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王冠。加冕礼上,年轻的女王将手放在《圣经》上庄严宣誓,在场的7500名贵族、神职人员、政治家、外国使节,还有守候在教堂外、街道旁边的无数民众都聆听了女王的宣誓。在英国伊丽莎白二世拥有了一个很长的尊号“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据说有超过一半的英国人是围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直播或电视新闻,而更多的欧洲人则是通过广播第一时间感受到女王加冕的盛况。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3)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加冕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

1953年11月,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与菲利普亲王开启了长达5个半月的“英联邦之旅”,伊丽莎白继位伊始,英联邦仅拥有8个成员国,如今已扩大到56个,而女王几乎访问过所有成员国家。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4)

1952年举行的英联邦元首会议上只有8个成员国,经过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精心努力,如今已拥有56个成员国。

伊丽莎白女王对于国家和英联邦的奉献精神一直受到肯定,这也是她获得民众支持和爱戴的原因之一。而她的成长之路上也曾经有过不少高光时刻。

火线公主:“一切都会好起来”

1926年4月21日凌晨,伦敦西区布鲁顿街17号,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家人给她取名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Elizabeth Alexandra Mary)。她的父亲是英王乔治五世的次子阿尔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母亲是出身苏格兰名门望族的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利特·鲍斯-莱昂(Elizabeth Angela Marguerite Bowes-Lyon)。当天下午,女孩儿的祖父母乔治五世国王和玛丽王后赶来看望他们的第一个孙女。这个原本不在王位继承顺位上的公主,竟然在26年后登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4年后,伊丽莎白公主的妹妹玛格利特·露丝(Margaret Rose)出生,姐妹俩在伦敦西区最繁华的皮卡迪利大街145号度过了自由快乐的童年。相较于妹妹的活泼顽皮,伊丽莎白给人的印象是严肃、理智,做事讲究条理,表现出同龄孩子少有的冷静与思考能力。而她对权力的关注力及对清规戒律的接受,也为日后维护自己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伊丽莎白从6岁开始在母亲的督导下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内容包括礼仪、语言、文学、神学、数学、历史、绘画、舞蹈等。她的历史老师是当时伊顿公学的校长,而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她神学的领路人。如今她能流利地讲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还获得4所大学授予的音乐和法学博士学位,这些能力和认可与从小接受教育以及个人努力都有关系。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5)

伊丽莎白(右一)与父母和妹妹

1936年1月,祖父乔治五世去世,同年12月,继承人爱德华八世为爱情放弃了王位,伊丽莎白的父亲阿尔伯特王子继位成为乔治六世,伊丽莎白成为了王位第一继承人。此后,伊丽莎白和家人搬进了白金汉宫。从那时起,她的功课里多了关于英国宪法和国体的学习科目。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6)

4岁生日时,伊丽莎白收到祖父乔治五世送来的一匹名叫“佩吉”的设得兰矮马,从此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做了种种努力想保持曾经拥有的平静生活,但残酷的战争很快打破了平静,将他们推向一场危难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伊丽莎白年仅13岁。伊丽莎白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后(其与乔治六世国王并肩成为英国在二战中的精神象征,希特勒称其是“欧洲最危险的女人”)曾说过:“孩子们不能在没有我的情况下离开,我也不能在没有国王的情况下离开,而国王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离开这个国家。”1940年,14岁的伊丽莎白通过广播节目“孩童时光”发表了演说:“我可以向你们所有人如实地说,我们这些在家的孩子充满了欢乐和勇气。我们正全力以赴帮助我们勇敢的士兵,努力承担着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伊丽莎白的第一次公开演说慷慨激昂,声情并茂,有力地安抚了民众的情绪和士气,极大地鼓舞了人心。“一切都会好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语,而她本人也在这段艰难的战争岁月中建立起“王者的态度”——国重于家。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7)

1940年,14岁的伊丽莎白通过广播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极大地鼓舞了人心。

1945年,19岁的伊丽莎白说服国王和王后,穿上军装,奔赴前线。她加入到支援战争的妇女团体中,接受地方勤务部队的相关训练,还学会了驾驶和维修汽车。当年乔治六世国王与王后视察来到她所在的兵站观看她结业考试时,他们几乎没认出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正从车底钻出,穿着沾满油污的连衣裤,双手漆黑……正是这段部队生活,使她结识了许多普通家庭的女孩,体验了她们正在做的事,也了解到以前不熟悉的人群,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历,更增强了她的责任感。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8)

1945年,伊丽莎白在妇女本土服务队服役,学会了驾驶和维修汽车,还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

战争残酷,浪漫犹在,伊丽莎白与年长5岁的希腊王子菲利普·蒙巴顿(1921-2021)正是定情于二战时期。交往8年后,两人于1947年11月20日结为伉俪,菲利普被授予爱丁堡公爵头衔。1948年11月14日,伊丽莎白在白金汉宫诞下长子查尔斯。就在查尔斯刚满月不久,菲利普被英国海军派驻马耳他,“军嫂”伊丽莎白随军前往。购物、美容,同其他“军嫂”一起聊天消磨时间……伊丽莎白和菲利普在马耳他度过了一段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民化的生活。1950年8月,他们第二个孩子安妮公主在伦敦出世。在两人携手走过的74年里,菲利普亲王一直全身心地支持着妻子,从不出露风头,从不逾规越矩,始终伴妻左右,做她的坚强后盾。不过,英国《每日邮报》也曾披露,虽然公开场合爱丁堡公爵以女王为尊,可私下里也有跟妻子发火的时候,有时甚至骂她“笨蛋”。对于爱丁堡公爵的暴躁与抱怨,某王室成员说:“爱丁堡公爵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将女王视为普通人的人,也是唯一能够这么看待女王的人,因此女王很珍惜这一点。”这些年,随着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和菲利普亲王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两位暮年老人减少了外事活动,常在一起饮茶、聊天、散步,彼此陪伴,一如当年马耳他的宁静、安逸和自由,直到2021年菲利普亲王去世,9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进入了人生最后的阶段,2022年2月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新冠检测阳性,此后被传闻去世。而伊丽莎白二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9月6日接见并任命新首相特拉斯,这是伊丽莎白二世在位70年中任命的第15位英国首相。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9)

恬静内向的伊丽莎白公主有一颗强大而坚定的心

小贴士:伦敦桥行动 正式启动

伦敦桥行动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驾崩后各项活动安排的专有行动代号,该方案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确定,每年都要进行更新,有些决定是由女王亲自参与做出,有些需要由继任者在女王去世后做出。“伦敦桥塌了”成为向特定人士传递女王驾崩的“暗语”,但其使用情况未得到官方证实。据最新消息,女王遗体将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停灵3天,供公众悼念,之后将在温莎城堡的圣乔治礼拜堂下葬。

王座之上的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0)

2015年9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打破了维多利亚女王创下的“63年216天”的统治纪录,成为“英国历史上统治最久的君主”。

在君主立宪体制之下,伊丽莎白二世面对着各种挑战,始终稳如磐石。70年的王座之尊,伊丽莎白二世留下了哪些印记,历史将如何定论,需要给后人一些时间。而中国读者是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开始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呢?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大部分时间在伦敦市中心的白金汉宫居住和办公。几十年来,女王每天在白金汉宫的生活十分规律:早上8点前起床后喝一杯茶,然后淋浴;9点吃早餐;10点开始办公——成堆的信件和内阁会议记录需要审阅和签字,这是非常繁琐的日常工作,但女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旺盛的精力使得每一次审阅都是全神贯注,从不敷衍了事;13点30分吃午饭,接着遛狗、散步,之后继续处理公文;17点下午茶;18点会客;20点晚餐;23点休息。其中每周二的会客时间都是留给首相,包括最后一次会见新首相特拉斯也是在周二(9月6日)。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1)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70年经历了15位首相,大多数会面时,她都在“倾听”,倾听他们吐露心声,倾听他们对自己正在着手处理的事情的想法,倾听他们诉说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等等,偶尔也会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每一任首相都对女王丰富的阅历、知识和理解力大加赞赏。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2)

女王与玛格丽特·撒切尔一起参加活动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3)

女王与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一起出席活动

当然,君主立宪制的实质是将君主的地位置于政治竞争之外,因此,理论上讲,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并由政府来实施,但是君主保有最终的仲裁权。宪法赋予王室权力的第一点就表现在对首相的任命上,第二点是有权同意或解散议会。当今,王室可以对首相行使的权力远不如从前强大,“国王听从于首相的意见”这个原则已得到很好的确立。英王一般都会尊重首相的意见,首相也会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王室对政府所推行政策提出的批评与建议,有时候还会做出最大程度的让步。

20世纪80年代,英联邦在如何对待南非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白人政权实施制裁的问题上发生分歧,面临严峻考验。1985年,在英联邦首脑会议上,大多数与会首脑与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展开了激烈争辩,强烈呼吁通过对南非实行经济制裁来推动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悬崖勒马,撒切尔夫人则认为对南非的制裁既难以生效也不明智。1986年8月,英联邦成员国首脑聚会伦敦,试图就制裁一事达成协议。伊丽莎白二世破天荒组织了一次工作午餐会,意在提醒大家要彼此和谐相处,也暗示首相希望她在制裁问题上能找到一条更好的解决途径。最后在女王的斡旋下,各成员国一致同意,鼓励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与在狱中的反种族隔离运动领导人纳尔逊·曼德拉展开对话,支持南非向民主化转变的方式,推动了在南非废除种族隔离的历史进程。撒切尔夫人事后称赞女王:“没有女王陛下作为英联邦的元首,这个国际组织就不会有团结。她扮演的不是一种礼仪性的角色,而是一种真正的角色,而且这一角色在实践中的作用大于在理论上的作用,因此她是一个非凡的人物。她总是知道该如何缓解事态,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贯穿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统治时期,英联邦一直寄托着她最大的政治理想,她也一直努力把各国元首团结在一起。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4)

女王赶在戴安娜葬礼前一天回到伦敦。女王夫妇在白金汉宫外感受民众摆放的悼念鲜花。

尽管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清醒地认识了世界的变化,英国的改变,甚至王室成员的生活都有所转变,但还是经常引起争议,特别是女王的孩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各种婚姻问题,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一直深受人们爱戴,但在1997年戴安娜王妃去世时,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员缺席了公众悼念活动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当时查尔斯王子和两个儿子正和女王在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堡消夏,此时的查尔斯已与戴安娜离婚。在得知噩耗后,查尔斯王子直飞巴黎,护送戴安娜的遗体回国后又回到了巴尔莫勒尔堡。与此同时,来自白金汉宫的消息说,女王唯一的担忧就是两个孩子,她觉得安慰和保护他们胜过一切。这种决定对于一位祖母来说不能算不适当,但却引起众多媒体和民众的批评,觉得王室对戴安娜的冷漠不尽人情。戴安娜葬礼的前一天,女王及查尔斯父子回到伦敦。女王就戴安娜的逝世发表了简短的电视讲话。此时,这位从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表露自己情感的人,在镜头前表达了对前儿媳戴安娜的欣赏,对她的离去感到十分悲伤。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英国的国家象征,她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尊严,同时她的语言和着装也向外界传递了她的个性。白金汉宫是女王的办公场所,在这里举行授勋仪式,安排与首相的定期例会,接见到访的外国元首、外交使节或政经名流。对女王来说,会面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每一次都必须安排得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做好充分准备。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5)

1953至1954年间,女王夫妇开始了漫长的“英联邦之旅”。图为斐济公主向女王献花。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6)

除了在本土的外事活动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还要出访海外。据统计,女王进行过近150次出国访问,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事实上,1951年乔治六世国王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伊丽莎白就开始代替父亲乔治六世出席外交活动,拉开了外交历练的序幕。1951年的上半年,她马不停蹄访问了希腊、意大利和马耳他,下半年又访问了加拿大和美国;翌年年初,女王夫妇于1月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月访问肯尼亚,直到获悉父亲去世的不幸消息,匆匆结束访问回国。英国女王虽然没有实质权利,只是一个礼仪的象征,尤其是对外方面,但伊丽莎白二世是极其出色的外交官——她和善而不失皇家尊严的气质,延展着英国的外交弹性,使战后大英帝国的颓势尽量得以延缓,使英国外交出现了很多特有的缓冲地带。

每次出访前,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都会做足“功课”,去哪儿,见谁,当地的特色,人物的特点爱好,等等,都会仔细了解。1986年访问中国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与中国领导人共进午餐,席间,女王对外交大臣说:“我认为如果邓先生可以在餐桌上抽烟,他会比现在开心得多。”这位大臣后来回忆说:“我还从未见过一个人如此欣喜地点燃其手中的烟。”当年邓小平与她见面时招呼说:“感谢你不远万里来看我这个老头子”。女王幽默地回答:“我就是来看你这老头子的。”伊丽莎白二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国君,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广州等地。伊丽莎白二世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女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这种魅力中又带有一种幽默感,能让对方自然放松下来,被称为“是一位世所罕有的自然而优雅的人物”。2015年10月,中国领导人访问英国,89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骑兵阅兵场主持欢迎仪式,给予了中国领导人最高规格的礼遇。不管中英关系发展面临怎样的局面,几十年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的努力应该被认可。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7)

1986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成为第一位到访中国的英国君主。女王夫妇攀登长城。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之时,英国王室被人们所接纳,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一种至关重要和神圣的角色。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神圣的光环逐渐消退,“君主”更像是英国传统和文化遗产名义上的监护人。但她的独特魅力让其获得了不同于一般君主的爱戴与尊敬。正如英国首相卡梅伦所赞:“从二战到人类登陆月球,再到冷战结束和北爱尔兰实现和平,女王陛下经历了不少世界上的‘伟大时期’,她总是那么坚定。她将一生奉献给了人民,她代表我们的国家,充满魅力,和蔼谦逊地履行王室职责。”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家族关系图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8)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19)

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世界知识画报》1984年12月刊封面)

伊丽莎白二世生平简介(伊丽莎白二世的跨越人生)(20)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世界知识画报》2016年6月刊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