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再加上新冠疫情的肆虐,三菱汽车与业界同行一样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工厂停工销量暴跌,导致传出“三菱退出中国市场”的谣言,在不少弱势车企负面频出的背景下,这场谣言似乎显得略有些真实。那么三菱汽车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局面,下面,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官方辟谣
事件的起因还要从三菱汽车近期的股东大会说起。在此次股东大会上,CEO加藤隆雄就三菱汽车的相关经营和未来计划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将通过结构改革来进行固定费用的削减,用以提升各国的盈利性。其中包括:将削减在欧洲和中国等大型市场的业务,同时,美国市场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此消息一出,再加上媒体的过度渲染,就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三菱汽车会不会与重蹈雷诺的覆辙,退出中国市场。毕竟近年来在长安标致雪铁龙、长安铃木、东风雷诺先后解体退市,再结合三菱汽车在国内的惨淡表现以及其CEO加藤隆雄的表态,让人们都觉得三菱汽车似乎离退出中国市场已经为期不远了。
虽然官方澄清了谣言,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份声明对比其三菱汽车国内的表现略显苍白无力,所以很多人仍然认为,三菱汽车早晚有一天会推出中国市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销量惨淡跟不上节奏
老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三菱汽车在国内的销量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这也导致品牌影响力不足。去年,广汽三菱全年累计终端销量13.62万辆,同比增长3.5%,虽然出乎意料的在车市寒冬中实现了逆增长,但与同为日系品牌的丰田、本田、日产的销量相比仍然不够看,甚至不及深陷退市传闻的马自达。
虽然国内疫情已经趋于稳定,5月份很多车企逐渐回暖,然而广汽三菱的销量仅有可怜的7001辆,同比下滑了29.65%,1-5月份累计销量为2.26万辆,同比下滑56.42%,可见这场疫情让边缘品牌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
此外,根据日前三菱汽车公布2019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数据显示,公司营业利润为1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暴跌89%,创最近三个财年的最低水平,甚至到了年底连股东的分红都没有派发,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决定在两年内继续消减20%以上的开支(约合人民币66亿元)。
产品线单一 质量堪忧
销量下滑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三菱品牌在市场上的声量越来越低,而背后原因之一就是其产品线过于单一。目前广汽三菱在售3款燃油车型、2款进口车型、1款新能源车型,而且都是SUV车型,与其他合资车企相比,广汽三菱的产品布局实在是不够看。
从目前来看,广汽三菱依然靠着“顶梁柱”欧蓝德支撑度日,但任何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所以一旦欧蓝德顶不住了,广汽三菱退市的谣言或许就成为现实了。此外,除了产品更新换代不及时,质量问题也愈发严重。
召回原因是由于燃油泵总成的泵芯叶轮材料密度低等原因,燃油侵入可能造成叶轮膨润变形,与泵壳和泵盖发生干涉。造成燃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无法给发动机正常供油,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车辆行驶中发动机熄火,存在安全隐患。解决方案是,广汽三菱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改善后的燃油泵芯,以消除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从广汽三菱的召回新闻版块可以看到,自2015年以来三菱因质量原因召回事件已经多达40次,原因涉及变速器、发动机、车门、刹车以及雨刮器等方面。通常情况下,车企主动对车辆召回可以看作是对消费者负责,有责任担当的表现,但过于频繁的召回也从另一方面看出车企在品控上的不足。
占得先机 却被对手逆转
三菱汽车1973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中型卡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汽车公司,甚至比大众都要早11年,至今已经有47年历史。
现如今,沈航三菱的主要产品为4A9系列及4G6系列发动机,客户包括广汽三菱、东南汽车、长城汽车等。而东安三菱的主要产品为4G1系列、4G9系列及长安D系列发动机,客户包括长安汽车、东风柳汽等。
而之所以中国品牌在同一时间选择国产三菱发动机,首先是当时中国汽车技术比较落后,只能购买成品来组装。其次,三菱发动机拥有皮实耐用、成本低、维修方便等特点,这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品牌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三菱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错过了在国内市场建立合资车企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就算在东南三菱引入了轿车生产线,其销量也未能达到2003年的水平。
不过,虽然找到了广汽集团这座大靠山,但对三菱来说却始终没能迎来爆发,在广汽集团中的存在感较低。今年前五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63.8万辆,而广汽三菱累计销量2.27万辆,占比仅3.56%。而像本田和丰田,“双车战略”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就连相对小众的马自达,都有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两个合资销售渠道。
全文总结:可以看出,在疫情的摧残下,三菱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内收缩战线,未来重心将放在东南亚和大洋洲市场。而对于中国市场,惨淡的销量、单一的产品线、质量问题频发,想必三菱汽车已经无心经营了,或许退出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三菱汽车到底会不会够布雷诺和铃木的后尘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