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维
曾因给天文馆纠错走红的9岁男孩严弘森,最近给全校同学上起了航天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火箭男孩”引发全网关注。
提及科学,许多人想到的是枯燥的公式、繁琐的图表、复杂的推演。但科学其实很美,小至DNA的双螺旋结构,大至浩瀚的星云宇宙,科学美在大道至简,也美在其不确定性——多少人小时候信誓旦旦,立志成为科学家呢?
做好知识的“转译”,让科学走近日常生活,是科普的意义所在。孩子们普遍求知欲旺盛,相较于口头上的灌输,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无疑是更理想的“现实版教科书”,更能激发兴趣。严弘森和航天的结缘,得益于四年前父亲曾带他现场观看火箭发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航天,严弘森爱上了天文学和军事;因为需要电脑查阅资料,他又爱上了电脑和编程。一次“偶然”的科普,让梦想的种子产生了“连锁反应”,“火箭男孩”的成长轨迹,正是无数个追梦少年的缩影。
让科学之美被看见,需要“引路人”,也亟待让科普活起来、燃起来的生动课堂。纵观近期几起和科普有关的热点,无论是航天员王亚平的“天宫课堂”,还是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的“21世纪车间”,还是被数十万人催更的81岁退休老师的物理直播课,它们无不是打破了科学的沉闷,换一种更接地气、更易接受、更有参与性的方式和人们相遇,用一颗热爱科学的灵魂,去点燃另一颗灵魂。“火箭男孩”身上,或许也展示了这样的可能性。
从中可以看到,科普存在多种形态,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的分内之事。像严弘森的父母那样,尊重孩子的飞天梦,鼓励他在探索中成长,也是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身居一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让科普和科创“比翼齐飞”,是时之所趋,也是“国之大者”。让“火箭男孩”们的梦想照进现实,有趣有料的科普应该成为“标配”。
【作者】 高维
南方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