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听起来高大上。它出现的目标是减少高密集的人工,结合数据和算法取代过去单纯依靠经验的农业生产状态,但这通常需要高成本支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智慧农场真的能完全替代传统农业么?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1)

要做就做一流水平

河北省正定县的刘辉是一家大型集团企业的负责人,经营着国内最大的八宝粥生产企业。2018年,他突然把投资的目光看向智慧农场,不惜投资5000万元,还放话要做国内一流水平的智慧农场,而这个农场的运营面积只有一万平方米。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2)

10000平方米,换算下来只有15亩。投资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算都没办法回本,在公司所有人看来这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但刘辉只回复了六个字:可观赏、可持续、可复制。

刘辉开始了他的计划。

可持续

引进高产的、市面上少见的蔬菜品种。拿小青瓜举例,它也叫荷兰小黄瓜,不仅口感脆嫩、瓜味浓郁,而且它一株产果周期能达到半年之久,一株五六十斤的产量是普通黄瓜的四五倍,深受市场的欢迎。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3)

引进先进技术及高科技设备,降低人力成本。爬高有电动云梯相助,运货有自动小车代劳,查看天气都有智能机器人进行详细汇报,农作物更是有无人机进行精确的施肥,蔬菜类农作物更是实现0农药的标准。应对病虫害侵袭,有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来解决。在刘辉的智慧农场里,蔬菜们坐着“摇摇车”不停的转来转去,立体栽培模式让农作物从“平房”住进了“高楼”,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也能更好的利用了太阳光,生长速度翻2-3倍。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4)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5)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6)

蘑菇在生长的过程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给绿叶菜,植物吸进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又回到了微生物的生长车间,俨然“空气永动机”。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7)

在智慧大棚里,指挥中心的大屏可以实时观测全部的农作物,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能解决这样的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不仅节约了十几倍的人工,非常高效。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8)

可观赏

刘辉和当地的村委会和旅行社合作,把智慧农场免费向游客开放。因为智慧农场在当地是第一家,里面的设备和作物新奇又好玩,短短一年时间,智慧农场就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他还专门规划出一小块土地,作为家庭农场出租给城市家庭种菜。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9)

种菜加观光,这个智慧农场还真产生了收益。

不过员工们随后就给刘辉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大量电能和肥料的开支有十几万元,再加上工人工资,每年运营费用也要200多万元,卖出去的蔬菜瓜果都不够给员工发工资的。

真就无法盈利了吗?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10)

其实,种菜和观光只是刘辉的一点尝试,真正产生效益的大头,来自于:

可复制

刘辉经营的八宝粥企业,一天要消耗3000多吨粮食以保持正常生产,这么庞大的粮食需求量,太需要可靠手段保证产量和质量了。为此,刘辉专门在河北安徽等地种植了近三万亩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而这个智慧农场,就是为了保障这些粮食作物的铺垫。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11)

这才是他投资智慧农场的真正目的。

他把智慧农场里已经应用成熟的技术复制到田间地头,更加实战化的施展了智慧农场的物联网技术。比如土壤墒情监测仪搭配上水肥一体化会根据数据来进行喷灌和排水。靠这样的方式,大田的整体产量提高了10%以上,每年仅原料就节约了500多万元,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些都反哺到了他的八宝粥企业,让产业成本更低质量更稳定。

600多亩地年赚三十万(花5000万种15亩地怎么盈利)(12)

一个智慧大棚,一系列技术联动,刘辉真正做到了“可观赏、可持续、可复制”。2021年,刘辉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3000万元,也带动当地农户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