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最近梨白看戴建业老师的视频有点“上头”,脑海里、嘴边上总是挂着那句“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大家想想一代文豪李白,带着其余两“小弟”文豪杜甫、高适都对寻仙、修仙如此痴迷了,还指望啥一般老百姓能知道自己在搞迷信呢?!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1)

《千里江山图》局部

于是,梨白收集了一些宋朝关于应对“天灾”的神操作,对应李白和好友的那一套,也来一句顺口溜,“出宫人、贬大臣、下诏罪己、夙夜祷告”,看看宋朝因为“天灾”而备受身心折磨的一批人。

出宫人以应天变

“出宫人”应天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是什么稀奇事,宫人数量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一个帝王是否奢靡无度,而奢靡无度的帝王是应该受到上天惩罚的,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干旱无雨、大雨不止、洪水、地动等等。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2)

《清平乐》中被宫人环绕的徽柔

宋朝的“出宫人”应天边在宋太祖时期就已经有了。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就记载过,宋太祖时,宫人不满三百人。这个数量在历朝历代不算多,即便如此,“因久雨不止”,所以又出了十多人,以此希望上天知道太祖是个勤俭节约的好皇帝,雨适可而止吧。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3)

宋太祖,赵匡胤

要说北宋时期最迷信的皇帝应该就是东去泰山封禅,西去汾阳祭祀的宋真宗不过作为儿子的宋仁宗也有遗传自己老爸的基因,不然一辈子也就不会活在他妈和老天惩罚他的阴影之下了。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4)

《清平乐》剧照,宋仁宗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嘉祐四年六月,发生了月食现象,于是出宫百余人,以应天变修阴教。在古代,出现“月食”、“日食”可是一件大事,人们认为这是上天对于执政者的一种警示。即便是守成颇有建树的宋仁宗面对此异象,依然选择“出宫人”,向上天、百姓表明自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名君,希望上天不要降罚。

贬大臣以应天变

早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包拯拉着宋仁宗的袖子,表示不能升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的官时,梨白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原因很简单,当耿直、公正的包大人说地震就是因为张尧佐升职时,画面还是有点违和的。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5)

《清平乐》剧照,张贵妃

从宋仁宗宠爱的张氏成为修媛开始,张尧佐就开启了沾侄女光的升迁之路。等张氏成为贵妃之后,张尧佐升任三司户部判官和副使,之后又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历迁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后,加官为龙图阁直学士,升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再看一遍张尧佐的简历,梨白依然觉得真的是张贵妃一人得道,全家鸡犬升天!

皇祐元年的时候,张尧佐被任命为三司使!三司使那是什么官啊,那就是全国最高经济长官啊,放在现在就是财政部长,这下可把朝中的御史、谏官给惹祸了,于是就有了包拯抱宋仁宗大腿一事。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6)

《清平乐》包拯拉着宋仁宗的袖子

宋仁宗面对大臣们的上谏表示认同,却仍旧为张尧佐升官,于是大臣们祭出一招,《宋史》记载,

谏官包拯、陈升之、吴奎言:“比年以来,水冒城郭,地震河溢,盖小人道盛。天下皆谓尧佐主大计,诸路困于诛求,内帑烦于借助,法制剚敞,实自尧佐。臣等窃惟亲昵之私,圣人不免,惟处之有道,使不践危机,斯为得矣。”

说别的宋仁宗也就左耳朵听,右耳朵出了,可包拯等人将张尧佐的升迁和洪水、地震联系的起来,宋仁宗就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宋仁宗祭祀明堂,改张尧佐为户部侍郎,寻拜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赐二子进士出身。包拯等人还是不依,又追着宋仁宗要求贬张尧佐的官,这下张尧佐被说成了问皇帝要高官,置皇帝名声与不顾的外戚。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7)

《清平乐》宋仁宗和包拯

众人直言如果皇帝不能降张尧佐的职,那么就是不顺合天意等等,又把地震的事情拿出来说了一遍。张尧佐一看皇帝顶不住谏官,自己再硬挺着就是地震、洪水问题的根源了,就自己佐辞宣徽、景灵使,宋仁宗也就顺势而为了。

梨白认为《涑水记闻》中宋神宗和宰相曾布关于“地震”的一段话就很好的诠释了当时“天变”和皇帝执政之间的关系。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8)

宋神宗

宋神宗问曾布关于当时发生地震的原因,曾布说是“阴盛”。宋神宗问他“谁是阴”?曾布答道,“臣者君之阴,子者父子阴,妇者夫者之阴,夷狄者中国之阴,皆宜戒之”。宋神宗对此不以为然,又去问吴长文,他的答案是“但为小人党盛耳”,宋神宗听了这个答案也是不怎么高兴。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9)

《清平乐》剧照

以上这段由“地震原因”引发的对话,也刚好诠释了包拯等人对于宋仁宗因宠爱张贵妃升张尧佐的官引发“天变”的原因,这是大臣们对于皇帝的不好行为规劝的一种最强理由!

官家感天动地的祈祷

前一阵和大家讨论过,我正在二刷电视剧《清平乐》,依然感觉非常“压抑”。宋仁宗眼里,生不出儿子、幼子幼女早夭、宋军大败、变法失败都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只因为自己没能在生母李氏活着前与其相认,更不用说孝敬了。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10)

《清平乐》剧照,仁宗一切压抑的源头

于是他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了表弟,结果两人的生活鸡犬不宁,宋仁宗又自闭了,他认为这依然是天上的母亲对自己不奉养的惩罚,总之这个问题无解。由此我们能看出宋仁宗其实也是一个迷信且钻牛角尖的人,迷信上天、母亲和自己的心魔。

亲历三年五月的时候非常干旱,丁亥日夜里终于下雨,宰相章得象等人高兴的进宫道贺。宋仁宗表示自己刚听见雷声的时候,就“露立于庭”,“仰天百拜以祷”,结果就下雨了。下雨后宋仁宗和嫔妃们皆淋了雨,却也不敢避雨。雨停之后,他才带领着嫔妃、宫人再拜,然后才敢回去。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11)

《清平乐》宋仁宗

章得象表示,正是因为宋仁宗心诚,才感动上天得以下雨。宋仁宗表示确实如此,因为天不降雨,他准备下诏罪己,避寝撤膳,后来又觉得这样太过形式化,浪得虚名,还不如夙夜精心祷告好。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12)

从宋仁宗和章得象的这段对话中,我们也知道了古代其余应对天变的方式,比如皇帝下罪己诏,或是不吃不喝,再不就是不睡觉的祷告,除此之外还有大赦天下、开坛祭天地等等。

结语

现在看这些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就是迷信,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些所谓上天的警示确实在一定意义上劝诫了君王的一些不好的行为。

宋朝加强皇权的表现(宋朝应对天变的神操作)(13)

《清平乐》剧照

梨白有时在想这些英明一世的帝王们真的认为这些“天变”是自己引起来的吗?从上面来看应该是的,起码像宋真宗、宋仁宗是相信的;至于其他皇帝信不信,不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他们是天子,背负“天选之子”这个名称时就要承担“天变”,他们可能不信,但是在古代封建时代的百姓却是相信的,所以不信也得信!

关于宋朝应对“天变”那些事儿今天就分享到这了,小伙伴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梨白期待大家的点击、关注、评论、点赞。

参考书籍:

《宋史》

《涑水记闻》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