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上,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丁·查尔菲(Martin Lee Chalfie)接受峰会组委会及国内媒体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95后科学家有望成诺奖(在睡梦中完成实验的科学家)(1)

Q

很多科学家都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表示关注,今年的峰会也有很多年轻的科学家到场,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最大的建议就是不要寻求他人的建议。我遇到过很多的学生,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能给他们赋予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举例来说,我的一个新研究生,学业刚刚开始,有天她来找我说:“我发现了一样事物,之前从来没人发现过。”我并没有告诉她怎么去研究,于是她就自己开始研究了。如果我给她一个研究方向,可能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有所发现就这么兴奋激动了。总之,要让他们知道可以寻求帮助,会有人支持他们,同时又有做与众不同研究的自由,能走自己的路,发现不寻常的地方并继续研究下去。

Q

据我们所知,您是一名生物学家,而您又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您来看,化学、生物和医学的关系又是什么?

我不是医学博士,除了偶尔去看医生外和医学没什么关系。不过我有时会在思考一些生物问题时联想到医学上。它们都是工具,比如你学的生物专业,但不止上生物相关的课程,同时还要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课程,因为以后这些在研究中都用得上,缺一不可。有时化学家对诺贝尔委员会的决定持很大的意见,他们质疑为什么要把化学奖授予生物学家,比如GFP(绿色荧光蛋白),因为获奖的有下村修、钱永健和我,当时大家看到名单就问化学奖的化学体现在哪里?这完全就是生物学范畴,从始至终都是生物学研究。我认为他们授奖不仅是给我们三个人的,而是授予的这种分子,这种奇妙的分子才是获奖者,然后化学家们才对授奖表示认可。

95后科学家有望成诺奖(在睡梦中完成实验的科学家)(2)

负责决定化学奖获得者的委员们思想很开放,他们更关注研究的内容,他们广泛听取意见。我认为不论是化学还是其他学科研究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对问题召开研究并寻求解决办法。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我和几位工程师合作,昨晚我们还碰了次头。我们和这些大学的工程师合作就是因为我们的实验需要,他们能帮上忙。所以不能想着我是生物学家,没法和别人合作,你大可和任何人合作来研究找出你需要的答案。

Q

您如何理解获奖和科研中的好运?

我记得有个很有名的电影制作公司MGM(米高梅),经久不衰数十年。中间的字母G指的是山姆·戈德温。他曾有句名言:我的工作越艰难,运气也就越好。也就是说你做的越多,成功的也就越多,而这些成功就会带来好运。所以只尝试几次就灰心丧气地宣布放弃的人,运气自然不会好。我也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有好运降临,只不过你不尝试的话,哪里会有好运呢。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做还是不做,以及在此过程中保持热情的问题。

Q

您认为好运可以设计吗?

当然可以,你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增加好运的几率。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多做实验;第二,多和大家讨论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第三、思考,有时甚至可以跳过这一步,去度个假放松一下。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比如有人在梦境中突获灵感,其实并不是梦给了他灵感,而是他一直不停的在思考这个问题,甚至做梦时也在想。大家都知道凯库勒,他就是梦见了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环形,于是猛地醒过来,从而发现了由6个碳原子构成的苯环结构,这个梦境也并非直接给出了答案,而是他一直在思考然后突然灵光一现的结果。

95后科学家有望成诺奖(在睡梦中完成实验的科学家)(3)

我记得好像是在1921年左右,曾有一项有名的医学奖项授给了奥托·勒维(Lowei)。当时大家都认为神经细胞传导电流,并通过电流与其他神经细胞相连。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也有可能是神经细胞之间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我所知道的故事版本就是说当时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证明有化学物质的存在,而不是生物电。然后他做了个梦,在梦中得出了实验方案,他半夜醒来对自己的实验设计十分兴奋满意,然后就又睡着了。结果第二天醒来完全不记得做了什么梦,第二天晚上他又做了一模一样的梦,这次他学聪明了,在床边准备了一摞纸和一支笔,醒来之后记录下自己梦到的实验,然后再接着睡。可是睡醒之后根本无法辨认自己的笔迹,所以再一次错失良机。第三天晚上,听上去很好笑,要说到第三次才成功,我也不确定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就在第三天晚上,他又从同样的梦中醒过来,这次他穿上衣服直奔实验室按照梦中的设计完成了实验。

实验设计的确很奇妙,证明了是化学物质在起作用。他准备了两个青蛙心脏,大家都知道用电流刺激心脏内的神经,心脏就会跳得更快。这个实验设计得很巧妙,两个心脏上下排列,刺激其中一个,另一个先放着,从上面的心脏往下灌水,一直流到下面的心脏那里。当然水流吸收了上面心脏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并灌入了下面的心脏内,于是下面的心脏也开始跳得更快。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的确有化学物质产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证明了除了电流,还能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传递。

那么这种例子中的运气从哪里来?除了需要在脑海中不停的思索,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直到得出答案,此外还要睡个好觉。

95后科学家有望成诺奖(在睡梦中完成实验的科学家)(4)

诺奖得主医学峰会

cnwnpls

95后科学家有望成诺奖(在睡梦中完成实验的科学家)(5)

诺奖得主最新资讯

科学前沿最新动态

扫描右侧二维码,快速获取

长按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