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能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作物品质、提高农业效益。但土地流转不是万能的,当一切内外条件不具备时,土地流转隐藏的巨大风险就会爆发。根据调研中的了解,我觉得促进土地流转,一定要避免四个“忌讳”:

土地流转的注意事项(土地流转有四个)(1)

忌讳一:逼农民流转土地

对于那些仍然要靠土地来维持生计的农民,土地仍然是养家糊口的保障。如果硬逼着这些农民流转土地,就会遭遇农民的激烈反对,在群众思想工作没有做通、生计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强制流转土地就会人为地制造矛盾,造成上访、纠纷的出现。即使农民被迫流转土地,也会出于不满和怨恨,盗窃、破坏流转土地上的作物。

忌讳二:“插花式”流转

“插花式”流转,是指流转后的地块不集中,如插花一般,这一块、那一块。地块不集中,造成无法统一规模化经营、管理,农作物容易遭受人、畜的破坏和糟蹋。

忌讳三:流转后仍种植粮食

在现有粮价格局下,如果流转后仍种粮食,扣除掉交付的流转费用(800斤小麦或800元左右)后,往往利润不多,流转对象长期经营的积极性下降,甚至会出现撂荒现象,反而影响了粮食安全。

忌讳四:流转对象挂羊头卖狗肉

有些流转对象,通过各种关系,并非要本分地经营农业,而是奔着种粮补贴、其他农业补贴去的。以往并没有经营农业的优良记录和成绩,却希望通过借助脱贫攻坚、特色种植等渠道申请大额政府财政补贴。一旦流转给这些对象,往往造成土地闲置和浪费,伤了农民,损了政府形象。

土地流转,适合经营高效益的经济作物,适合有资质的爱农的新农人,适合原有农户已经有稳定的就业门路,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以土地流转为名,往往会伤害农民利益。所以称之为土地流转的四大“忌讳”!

欢迎读者们分享你们的见闻

欢迎关注@中建观社会,我们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