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楷书四大家"之一(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

赵孟頫博学多才,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 赵孟頫篆、隶、真、行、草书皆为擅长,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

赵孟頫 · 书法《千字文》

赵孟頫是中国美术史上承前启后的书法大家之一。无论在创作还是对于后世的影响方面,均堪称一个里程碑式的领军人物。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关于书法有不少精到见解。他认为: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 ; 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

元代书法一改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潮流,转而取法书圣二王,以继承、发扬古法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位置。领导书坛这场“革命性”运动的领袖人物是一代宗师赵孟頫。赵孟頫博学才高,精力过人,无论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经史文学方面,他都有令人称道的业绩。尤为突出的,是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其书六体皆能,可抗衡唐宋,正如元史中所说:“孟俯家稻兮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3)

赵孟頫在继承二王笔法的基础上,创建出儒雅遒劲、妍丽精绝、清和洒落的书法境界;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艺术个性,卓立於当时的书坛。元代卢熊说,“本朝赵魏公识趣高远,跨越古人,根柢钟王而出入晋唐。不为近代习尚所窘束,海内书法为之一变。后进咸宗师之”。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4)

赵孟頫的书法风格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审美爱好,他的书法不仅笼罩元代、影响明清,而且至今也有极深的影响。

近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潘伯鹰先生这样写道:“自从赵孟頫之死,到今日已经六百多年,还不曾再生出一个象他那样伟大的书家来”。这样评价赵孟頫并不为过。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5)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6)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7)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8)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9)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0)

赵孟頫 ·《吴兴赋》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1)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2)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3)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4)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5)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6)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7)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8)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19)

《归去来兮辞》- 赵孟頫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0)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1)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2)

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四家中的赵即是赵孟頫,其他三家均出自唐代,有唐一代是楷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其法度和水准自是其他朝代难以比拟的,而赵孟頫能跻身楷书四大家,则足以证明其楷书所取得的成就。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3)

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4)

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5)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

赵孟頫67岁楷书法作品(赵孟頫的书法儒雅遒劲)(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