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代的科举制度,首先是从文举考试开始的,而通过选拔的都是治国理朝的文人能士,因此,文举成为了科举制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武举制考试科目(大家都关注文举考试)(1)

在唐朝,文举的科目比较多,明经、明法、明字等五十多种,经过演变,明经和进士两科,变得最受重视。最开始,这两科的试策跟现在的申论、作文类似。后来,慢慢的变成了进士科注重诗赋,明经科注重“帖经”和“墨义”。

帖经主要是指:将经书随意打开一页,然后,左右两边遮住,只露出中间一行,再盖住其中的三个字,让应试者填空。

而墨义则指的是:针对经文的诗句进行简单的默写。

帖经和墨义,只要是认真诵读诗经的考生,基本上都可以考中。但是,到了写作环节,就是展示其真正技能的时候,也是进士科举及第很难的主要原因。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武举制度,从她执政的时候就开始了。武举人与文举人相比,重要性较低,地位也不如文举人高。公元702年,武举人考试由兵部主持,科目分为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到了宋代时期,对于武举考试,不仅要求考生要习武,还要懂军事策略,精通兵法。而到了明朝,改为以谋略为主,武艺次之的选拔政策,但是,如果在答策笔试中不合格的考生,则不可以参加武试。

武举制考试科目(大家都关注文举考试)(2)

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朝有了不同。

从制度上看,清朝虽然延续了明末时期的考试制度,在程序和方法等方面改变不大,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是游牧民族,能骑善射,所以,其对武举的重视程度比前朝都要大。清代的武官虽然还是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但参加武举,并由此进入仕途的人却不在少数。

而且,当时对武举考试较为重视,相关的流程和录取也相对公正,也给了很多有背景的习武之人一个走向仕途的途径,因此,在民间习武之风一时兴盛了起来。

此外,唐朝时期,武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当时,对考生的外貌要求比较高,要求身材挺拔,仪表堂堂的人才能作为帅才委以重用。到了宋代时期,武举不只看武力水平,还要看“副之策略”,要对孙吴兵法等知识了解,熟悉。

可见,当时武举人,不仅要有武略,还要有文韬。到了清朝时期,游牧民族的特性凸显,考试也改为了先试马步骑射,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等。而且,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参加笔试。

武举制考试科目(大家都关注文举考试)(3)

在宋代之前,并没有设立“武状元”的名额。

第一个武状元出现在宋神宗时期,是福建人薛奕,后来,在与西夏的战斗中牺牲。此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名将也是武举人出身,比如:唐朝时期的郭子仪,北宋时期的徐徽言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武举人考试始于唐朝。每年,在兵部的主持之下,为天下的武士们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考试,从中选拔出武艺超凡,策略过人的优秀武将人才。对于考试合格的人,朝廷会授予武将的职位。并且,自唐朝以后,武举人考试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历代王朝都沿袭了这一制度,并在其中加以改革,将其逐渐演变成了封建帝国选拔优质习武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制度。

此外,在唐朝时期,对武举人的选拔中,非常重视其在马上的枪法能力。但是,由于是始创制度,其中,很多流程和方法还不是非常健全,只能说它是武举人考试的基础时期。从宋代开始,武举人的考试被正式纳入了到了整体的科举考试之中,不仅设立了三组考试程序,以及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而且,还在不断革新,越来越正规。

武举制考试科目(大家都关注文举考试)(4)

到了元朝时期,武举考试被废止。明、清两代王朝,对武举考试最为重视,且民间也非常盛行习武。特别是到了清代,武举人的地位不仅得到显著提升,连朝廷对武举人的任用都更加重视。

当时,清廷将文试称作“内试”,武试称作“外试”。第一场先考“外试”中的马射,第二场再考步射和技勇,技勇包括拉硬弓,耍大刀和举重,最后第三场再考策论。但是,在策论时,卷子上要标明考生前两场的武试成绩以备参考。而且,策论考试的内容也在不断削减,由《武经七书》减为《孙子》、《吴子》、《司马法》。最后,甚至连策论都取消了,只要默写出兵书百余字不出错即可通过文试。

此外,在清代时期,武举人考试中中榜的武状元,将被授予在正三品的参将职位,武榜眼则被授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则是正四品的都司。虽然,在当时武状元还是不如文状元那么受人瞩目,但是,中武状元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特别是对民间没有升迁渠道的普通人才说,通过习武,利用较为公正的武举制度,成为可以为朝廷效力的人,自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这也是习武之风在清朝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唐代武举考论》、《明代武举制度论述》、《中国历代武举制度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