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唐山全域治水项目

“乡村振兴”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土建主体施工全部完成

在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上

打造出生态综合治理创新样板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1)

2019年12月

在技术中心牵头组织下

一航局水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面对我国存量巨大的河湖底泥

研发中心瞄准

河湖底泥改良技术所蕴藏的广阔前景

立即组建团队展开研究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2)

目前业内处理淤泥的办法主要有

填埋、焚烧、建材利用和土地利用等

技术团队将目光锁定在土地利用上

土地利用处置方法是将底泥

通过深耕、播撒等方式

施用于土壤中或土壤表面的污泥处置方法

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3)

但底泥经过长时间污染和沉积

并不适宜作为耕地土壤

技术团队首要工作

就是对污泥进行改良

研究团队从河湖底泥的离心法

和微生物法室内改良试验入手

对底泥重金属含量、障碍因子

和其他土性的改良效果

进行关键数据和技术储备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4)

2021年

唐山市全域治水项目开工

作为河北省内最大治水项目

清淤河道达34条,长达161.9公里

施工过程中

大量河道底泥需要弃置

同时河岸铺设又需要大量种植土

如果将清淤出的河道底泥改良为种植土

即可实现土方平衡

不仅降低工程成本

环保意义更是巨大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5)

技术团队制定了12组

不同配比进行现场试验

并对各组试验料堆温度

进行1个月的连续监测

其中一个试验组

满足了“高温灭菌”的时间规定

实现了底泥无害化

试验后30余项指标

全部满足种植土使用的规范要求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6)

如今

沿河而建的景观大道上

红叶李、海棠、格桑花等种满两岸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沿河景观道

成为唐山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河湖底泥改良制作种植土工艺的成功应用

填补了国内河湖底泥

大规模制作绿化种植土工艺的空白

实现了底泥的安全土地利用

更成为一航局水环境领域的核心技术

水底淤泥固化技术(把淤泥变成沃土)(7)

中心成立至今

先后形成了一批以

“污染底泥快速环保固化成套技术”等

为代表的行业领先技术成果

同国内多家水环境行业高校院所

建立了深入合作交流机制

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极大提升和拓展了

在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中的

服务领域与深度

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