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文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的康波长周期理论后,本篇将视角转向克里门特·朱格拉提出的中周期理论。

朱格拉曾经是位法国医生,后来可能是看破了世间疾苦,弃医开始研究经济周期。在他的理论中,政治、战争、农业、气候等因素并不是周期的根源,造成周期波动的是经济现象,也就是与人的行为、储蓄习惯、对可得信用与资本的运用方式等。曾经身为医生的朱格拉指出,危机就像疾病,在某种程度上周期波动可以被预见并缓和,但无法完全抑制。笔者估计这就跟感冒似的,一个周期得病一次。

在其理论中,朱格拉提出市场经济存在9-10年的中周期波动,按繁荣、危机、萧条三个阶段周而复始,而判断周期位置的指标则是设备投资占GDP的比例。本文笔者尝试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设备投资数据出发,探寻当下经济所处的朱格拉周期位置。中国市场经济至今经历了大约4个经济中周期,分别是1981-1990,1990-1997,1997-2008,以及我们所处的2008至今,如果以10年为一个周期的话,那么2018年或将迎来拐点。

首先看下宏观数据。从GDP支出法上来看,资本形成总额的实际同比数据波动频率较高,78年改革开放之前数据的波幅明显高于在其之后。笔者认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数据并不具有过大的参考价值,78年之前数据标准差达26.13之高,而改革开放之后标准差仅为7.46,数据可参考价值更高。可以看到,若以每个高点为一个周期,从78-85周期跨度为7年左右,85-93周期为8年,93-03的跨度为10年,峰谷周期基本遵循8-10年的朱格拉周期跨度。而从08年往后,假设以10年为一个周期的话,那么下一个拐点有可能将出现在18年附近。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累计同比数据上看,上一个周期从07年到16年经历了9年左右的时间,16年年底同比数据出现反弹,但笔者对这波反弹究竟能持续多久并不乐观。再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数据,虽然整体看上去同比数据呈现长期下浮趋势,但细分来看,可以将03年到08年看作一个较短的5年周期,从08年年底到16年年底看作8年的周期,这也预示着新周期或将于近一两年启动。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1)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2)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3)

其次来看行业数据。从设备制造上看,电站锅炉数据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朱格拉周期。可以看到01-09年该数据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中周期,从09年至今步入下一周期。而从图上来看本轮周期并未结束,同比增速的下降趋势或将依旧持续。从“蓝翔”挖掘机上看,产量数据也呈现较为规律的周期现象。08年年底到13年年初为一个5年左右的较短周期,下一个周期始于13年年初至今,而3年左右的上升周期已经在17年年初出现拐点,而接下来的走势可能也不尽乐观。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4)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5)

从通用设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数据上看,周期性也较为明显。99年年初到09年年初为一次历时10年左右的中周期,09年年初到15年年底为下一个历时6年左右的周期,而后新一轮周期开启。同样地,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数据也呈现此趋势。图中第一个周期从2000年到2009年,历时9年左右,第二个周期到15年结束,历时6年左右,彼时新周期开始。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两个数据的累计同比做了个比较,发现每次周期中阶段性的下滑均出现在成本与收入倒挂区间。最新一期17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通用设备指标出现倒挂,专用设备小幅为正,从该数据上来看,新周期是否开启存疑。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6)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7)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8)

再次来看指数。从工业企业角度上来看,5000户工业企业景气扩散指数中设备投资情况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走势基本吻合。具体地说,图中二者的朱格拉周期均起始于98年一季度,下一次探底时间为09年一季度,历时11年左右。从09年到16年,又经历了一个7年左右的中周期,后再次反弹。值得注意的是,前后两次周期中的繁荣和萧条阶段时间跨度有明显不同。前者的繁荣阶段明显长于其萧条阶段,而后者却恰恰相反。笔者猜测后者在繁荣阶段得以快速反弹的原因在于08年年底启动的四万亿计划,在强刺激下,企业生产动力增强,设备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反弹。

朱格拉周期有几个阶段 克里门特朱格拉(9)

可以看到,上述数据指标存在一定分化。固定资产投资、电站锅炉、挖掘机等数据显示当前位于朱格拉周期的萧条阶段,而通用设备显示新的周期可能已经开始。朱格拉周期作为一个中周期理论难以判断短周期所处位置,对短周期的分析需要参考约瑟夫·基钦提出的短波理论,对其分析将在下文进行。

克里门特·朱格拉提出的中周期理论首次发表于1862年《论德、英、美三国经济危机及其发展周期》一书中,理论一开始提出时所搜集数据计算出的周期平均在9-11年。在其后汉森将1795-1937年数据纳入周期后,将其长度扩展至8-11年。在此笔者尝试表述的是,周期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长周期韧性略高于中周期,而中周期由于其弹性原因,可能存在被抻长或者缩短的情况。同时,由于生产技术不断更迭,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这或将缩短周期的时间跨度。另一方面,政策的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平滑经济周期起到效果,但仅凭这一点无法判断周期整体是否被缩短。综合来看,笔者将生产效率看作经济调控政策向产出传导的系数。在生产函数Q=f(L,K)中,可以看到生产力和资本均为该函数的自变量,故此,技术革命使得生产力及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经济调控政策对社会可得信用与资本扩张或收缩的作用将由于生产单位价值所需时间的降低,更快作用于经济,进而使得周期存在被缩短的可能性。

观点粗浅,请斧正。谢谢。

债券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