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与遗传、环境、精神心理、神经递质失衡和微量元素异常等有关。发作时意识是清楚的,但不能控制抽动的出现或停止。近年来,小儿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目前小儿多发疾病之一。
一、抽动症的主要表现
主要为不自主动作,最多见的是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群肌肉或数群肌肉的小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摇头、转动躯体、甩动手臂、抖腿、扭腰、身体扭转、腹肌抽动等运动性抽动,也可为类似咳嗽声、清嗓声等发声性抽动,或不停地吐唾沫、不自主的秽语、骂人、说脏话等,以及冲动性触接动作,甚至模仿别人、猥亵举动,也可能发生自伤或伤人行为。
一般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在某一个时期内常以同一个症状为主,有时可转换为另一群肌肉的抽动,即症状的变化性。患儿常伴有多动、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障碍、睡眠差、焦虑等问题。
二、中医对抽动症的认识
在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中有其相似症状的论述:“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则上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扎也”等。
本病的发病与五脏均有关系,尤其与肝、脾、心、肾有关,小儿脏腑轻灵娇嫩,肝常有余,加之如今患儿学习任务重、社会环境中负面因素影响,容易肝气不舒,气机郁滞出现肝风内动;脾常不足,肢体肌肉缺乏濡养,则脾土虚弱,痰热内生,肝风和痰热胶结,而发本病。
本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辨证论治,通过平肝息风、清热化痰、健运脾胃等治疗原则,病久出现阴虚风动症候的要滋补肝肾,息风潜阳,口服中药、小儿推拿、捏脊、刮痧等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三、日常生活预防
1.作息规律,要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多鼓励,培养患儿建立自信。
2.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但避免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
3.避免油腻、生冷、巧克力、兴奋性饮料、含铅量高的食物,应以清淡饮食为宜。
4.预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症状复发、加重。
5.减少看电子产品,尤其是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
在治疗期间应按医嘱及时复诊。
【本期专家】
梁晨,沈阳市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厌食、腹泻、腹痛、便秘、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儿童抽动症、脑瘫、遗尿等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