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民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58届本科生,自幼跟家里长辈学中医,后至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后被保送北京中医药大学(当时为北京中医学院),成为经方大家宋孝志的女婿及门人,跟随宋老30余年,临床治疗善用经方,被吕仁和教授称为东直门仅存的经方家。

高齐民教授本科毕业分配至湖南,与湖南名医刘炳凡一起出诊,当时以经方“猪膏发煎”治疗蚕豆黄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今与大家分享其治疗经验。(PS:高老写的自己的临床经验集真的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书,其中介绍他的学习之路也是可以作为我们年轻学子的参考,强烈推荐!)

猪膏发煎治疗溶血性黄疸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篇中载:“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本方证列在黄疸篇,肯定是一种黄疸,但又不像“谷疸” “酒疸”“女劳疸”那样,各有自己的临床症状。因为难以辨识其症状,只写“诸黄”二字。

临床上使用该方治疗的病案不多,多以理论阐释,未见临床应用。

高齐民主任与60年代与湖南名医刘炳凡老先生在湖南血吸虫防治所,治疗小孩食生蚕豆所致急性溶血性黄疸,使用猪膏发煎,效果很好,当时刘炳凡老先生亦告知他,其抢救“蚕豆黄病”多例,效果很好,亦是用此方,等溶血止后,再服用参芪补气善后。

高齐民主任使用该方加减治疗“蚕豆黄病”40余例,皆取得很好效果,并且用此方治疗其他不明原因的溶血性黄疸亦有很好作用。

附病例:

王某30岁,农民,湖南湘潭人,

自述:1969年8月因头痛,气短,胸闷不舒,到湘潭地区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溶血性黄疸”,随即收入医院治疗。因不能控制溶血的发展,又转到湖南医学院住院,最后用泼尼松控制住溶血,住院40天,血色素由5g/dl上升到11g/dl,出院回家休养。

1975年8月,旧疾复发,再到湘地区人民医院检査,化验检査血色素10.2g/dl,予以肌注维生素B12及B6,在门诊观察,5天后病情未能控制,血色素降至7.2g/dl,同年9月28日,至本院门诊查治,肝脾未触及;化验检査:血色素5.5g/dl,白细胞7400/mm3,血小板70000/mm3。否认有蚕豆接触史。同意前诊断。

现症:心中懊憹,头晕,耳中似有水在漉漉作响,望其面色苍黄,目黄,一身尽黄,尿如酱油色,六脉细弱无力,

观其脉证,系邪热伤及阴络,法拟凉血润燥止血,方用猪膏发煎加味。

处方:猪油1两,血余炭3钱,黄芪4钱,当归3钱,栀子3钱,豆豉3钱,阿胶3钱。2剂。

9月30日二诊

小便由黄转清,各种自觉症状都同时减轻,效不更方

10月10日三诊

因劳累太甚,尿色昼黄夜清,大便略干,脉滑数有力,邪热有嚣张之势。

猪油1两,血余炭3钱,阿胶珠3钱,水牛角3钱,生地5钱,丹皮4钱

10月18日四诊

大便通畅,精神倍增。HGB:8.0g/dl

猪油1两,血余炭3钱,阿胶珠3钱,生地5钱,丹皮4钱

10月28日五诊

自觉症状全部消失,仅近几日食纳略差。化验检查:HGB:8.7g/dl

猪油1两,血余炭4钱,阿胶珠4钱,党参5钱,山药6钱,焦山楂8钱,大枣6枚。

11月2日六诊

如常人,HGB:11g/dl

​回乡观察3年未复发

看黑板划重点:

猪膏发煎是治疗溶血性黄疸的专方,药少效红,基本上3—5剂尿转清,不过临床上还需要结合患者情况辨证加减治疗 。

文章内容部分摘自《高齐民先生经方临床经验集》,中国古籍出版社,作者/高济民。编辑/校对/小丸子她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

黄疸病方剂(急慢性溶血性黄疸)(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