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招工方案(产业链布局带动招工需求扩大)(1)

汕头首场线下招聘会火热开场,大量求职者前来咨询应聘,呈现供需两旺的火爆场面。蔡沚彦 摄

兔年新春伊始,“人才”成为汕头最热的关键词之一。无论是全市首场大型招聘会上,汕头企业“花式抢人”的热闹场景,还是汕头人社部门开动“千里直通车”,主动奔赴劳动力输出地“逆向招工”的暖心举措,都让人感受到汕头新年返岗复工的加速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火热度。

春节后的首月,是劳动者求职返岗的关键窗口期,也是企业招工用工的重要时间点。以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汕头多措并举加大招聘力度、做好引才留才服务,全力对接“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企业用工需求,并通过落实“稳岗位、提技能、促发展”一揽子优惠政策,为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提供人才支撑,激活汕头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 蔡沚彦 通讯员 林晓

引才▶▷

节后招聘热 跨省接人忙

春节假期一结束,一场场“抢人大战”在汕头悄然打响。1月30日至31日,为期两日的“春暖鮀城稳就业 助企引才促发展”2023年汕头市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林百欣会展中心举行,吹响了新一年的招工号角。

这也是汕头在兔年的首场大型线下招聘会,两天共汇聚458家次企业进场设展招聘,包括汕头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企业及其他综合类优质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326个,招聘3921人,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劳动者“粤就业越幸福”。

据悉,多数企业的岗位月薪普遍在4000元至7000元,部分科技公司、建筑项目公司项目经理及科技研发职位则开出了1万元至1.5万元的月薪,甚至有企业开出50万元的年薪,用岗位和诚意招才纳贤,用真金白银引人留工。

在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展位上,记者看到,该公司带来了近80个招聘岗位,大多为工程师、营销经理、储备干部等高层次人才。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张若璇告诉记者,“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三年间产值从3亿元增长至8亿元,对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希望招揽更多优质人才,服务公司发展大局。”

“面对面招聘的效果很好”,星辉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部长汤秀珠说,“我们也希望汕头能够多举办这类招聘会,搭建用工需工的双向平台。”据介绍,该公司现为国内华南地区聚苯乙烯生产规模第二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汕头保税区建设年产30万吨聚苯新材料生产项目,一、二期项目都已经投产,相关的产业链也逐渐形成,从而带动用工需求扩大。

“我主要应聘软件开发的岗位,一圈逛下来,已经有好几家意向公司了。”求职者卢先生表示,“汕头城市未来很有发展潜力,所以决定回来,留在汕头。”同样在招聘会上看到心仪岗位的,还有求职者彭先生,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汕头工资涨了很多,自己所从事的机械类工作在汕头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据统计,该招聘会两天进场人数近4000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88人次,“直播带岗”观看量18388人次。

此次招聘活动,仅仅是汕头招人的“第一枪”。汕头市人社部门积极衔接省内外地区,更是直接将招聘会搬到了农民工“家门口”,实现务工人员“从家门到厂门”,将外地劳动力带回汕头。就在2月3日下午,从贵州省遵义市出发的“返岗专车”,载着30多名贵州遵义籍务工人员,跨越1400多公里,抵达汕头市龙湖工业园区,并向每名务工人员发放了爱心礼包。

刚下大巴的李庆海马上兴奋地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他高兴地说:“坐上这个车,不用担心买不到票,也不用搬着行李到处跑,还能直接到公司宿舍,感谢政府和公司的贴心安排。”新员工宋元庆同样表示汕头人社部门组织的返岗专列特别方便,下车收到这样的问候,感觉很温暖:“我是跟着老乡第一次来汕头,能有这样的服务,感觉汕头很不错。”

截至目前,汕头市人社部门已分期分批通过大客车接返贵州省遵义市来汕务工人员近300名,帮助汕头东京电子有限公司缓解用工需求,增强了企业新年开工的信心。

留才▶▷

政府优环境 企业下功夫

企业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不仅需要“引进来”,更需要“用到位”“育新才”。

据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陈纯介绍,作为汕头市纺织行业的上市龙头企业,该公司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条腿走路,不断深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带来更多活力。第二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将于今年3月份在汕头举行,据陈纯透露,公司人员团队已经组建起来,各方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在筹备当中。

努力在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是不少汕头企业改进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有创新才有高质量发展,企业才有生命力。”汤秀珠同样表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定要引进创新型人才加以培养,并通过岗位平台的发展空间吸引人才、塑造人才。

从全市层面来看,汕头向来重视人才培育,特别是推动技能人才的“长期学习”。就在去年,汕头市举办“强技能 促就业”政策宣讲会暨首届技能人才活动季启动仪式,发布技能人才活动季系列活动内容,宣传技工教育、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政策,进一步加强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

据悉,汕头市人社部门还将在今年3月初举办“校企合作 共谋发展”汕头市校企人力资源合作对接交流会,通过邀请省内外院校来汕与产业企业对接毕业生输送、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合作项目,让人才能够依托院校促“学”、在岗位实践上“练”,加快培养速度,缩短成长周期。

长远来看,劳动力和人才并非“一引了之”,之后更要做好“留人”服务,在培训、社保、维权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在政策保障上,汕头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根据人才需求不断修订完善人才政策,形成有汕头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在汕头市举办的多场招聘活动中,都设置有政策咨询服务专区,为参会人员提供人才认定、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劳动关系、社保等政策咨询,吸引了众多求职者驻足。

事实上,2022年以来,汕头市聚焦援企稳岗纾困重点工作,多措并举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惠企利民政策,把员工留下来,让机器转起来,使市场活起来,在稳就业、保民生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22年,汕头市已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500多万元,惠及企业4.23万家、职工37万余人;累计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16亿元,惠及企业6.33万家;累计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约463万元。

同时,汕头落实拓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政策,全年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0.72万人次,总额1044.95万元,并从失业保险基金提取7646万元充实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统筹用于职业技能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汕头市在省内率先出台《汕头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明确建立以社保卡实体卡和社保卡电子码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用3年时间逐步实现全市各领域的“一卡通用、一码通城”,让社保卡成为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民生卡”和居民的“幸福卡”,为来汕就业创业的人才提供更多便利。

,